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和评价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财政部门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事业单位的项目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就成为了重点工作。但是很多单位在实施项目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还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实施效果。本文就当前事业单位项目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重投入轻管理、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缺乏评价实施结果的科学体系、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考核及应用力度不够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绩效管理 绩效指标 绩效评价
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多数来源于财政拨款,预算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要坚持预算绩效管理原则。事业单位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目的是使事业单位的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伴随整个预算执行流程、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工作,其实施情况及绩效评价尤为重要,特别是财政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更是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要做好项目调研及实施细化的项目绩效管理,最后做好绩效评价,使项目绩效管理贯穿整个预算执行环节,才能保证预算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
一、项目支出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
虽然近年来在财政部门的要求下,事业单位引入了绩效管理的概念,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流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还存在许多不足,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重视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而不重视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和使用效率,将其视为一项任务,未将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般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是由财务部门牵头、业务部门配合,但是在编制绩效指标时,业务人员往往缺乏主动性,将指标设置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导致在具体实施管理时偏差较大。上级主管部门在审核的时候也较关注资金的额度变化,而对复杂的绩效目标体系的审核很困难,重点是审核项目绩效管理指标设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而对设置指标的理由的充分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审核相对较弱。事业单位对绩效管理目标不够重视,指标设置流于形式,管理成效不明显。
(二)相关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绩效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绩效目标的设定、执行和监督需要跟进整个系统,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不重视绩效管理工作,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缺乏完善的制度及具体的指导标准进行引导,导致其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能力不足,不能够很好地将绩效管理目标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在设定绩效管理目标时,事业单位往往借鉴原有项目的内容进行调整,设定的绩效管理目标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各项目的完成情况,而且为降低执行难度,往往设定的指标多为定性指标,缺少量化指标。项目绩效管理指标编制不够科学合理,使得支出执行情况难以保证,评价结果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项目的绩效管理流于形式,成效差。
(三)缺乏评价项目实施结果的科学体系
在实施项目绩效管理时,绩效管理编制的目标要准确,执行监督要到位,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也很重要,并且对反馈的结果要加以合理的利用。当前事业单位项目绩效管理仍将工作重心放在能不能申请到资金以及能够申请到多少资金上,对资金使用方式和使用效率的评价的认识不足。项目结束后,项目绩效管理人员需要具体结合设置的目标指标进行评价,指标设置与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匹配,最后会导致难以评价衡量绩效指标,没有科学地设置各个指标之间的比重,会导致绩效评价中出现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的现象。有的事业单位会为了体现项目完成率,将项目预期的产出和效果设定得比较低,导致项目很容易实现目标,不能客观地反映项目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
(四)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考核及应用力度不够
目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多是作为项目绩效管理的材料上交主管部门,主要是选择涉及重要民生和重大支出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单位内部对一般的项目不进行绩效评价,而且即使是进行绩效评价,由于单位的内部评价工作带有主观性,往往是朝完成绩效目标的方向来评价。评价结果不够专业,影响内部评价报告的质量。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需引入外部监管。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对项目绩效评价的执行部门进行考核,只注重向上级部门提交完成绩效评价工作的材料,而未在单位管理层面上反馈运用实际情况,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了解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的意义,就不能全面了解绩效评价中发现的工作问题,不能有力地开展这项工作。绩效评价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涉及各个业务科室,如果只有财务人员来做绩效评价,虽然按照绩效评价的工作模板完成了评价报告,但是并没有联系本单位的绩效实际,没有深入研究业务、认真總结经验和教训,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够真实客观。单位未重视此项工作,未将绩效评价的结果用于反馈整改,那么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意义就缺失了。
二、加强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的策略和建议
(一)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制定合理的项目绩效管理指标
科学合理的项目绩效管理指标的设置是事业单位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和问效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在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中要充分考虑到,指引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的具体指标设定的方向。事业单位要着力提高绩效管理指标的编制质量,为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单位要成立专门的内部绩效管理小组,由高层领导负责,从相关部门选取业务骨干,对参与绩效管理的人员开展系统的业务培训,必要的时候请专家或者专业机构、主管部门加强对单位项目绩效管理的培训、指导,以提高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项目绩效管理指标的设置要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充分考虑到工作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率。设置指标的人员要深入项目的执行,了解项目需要实现的目标和效果,客观、准确、规范地制定各项指标,将指标的内容具体化、数量化、明细化,这样才能在评价中明确考核是否完成了目标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首先,要明确项目的支出范围和支出进度。其次,要确定项目的预期产出效果、在不同的时间段需达到的产出效果和总体目标,对指标的充分性、目标的合理性和目标实现的保障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事业单位应该在明确绩效管理总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的特点和支出情况、技术情况设定一级指标,然后再根据具体业务开展情况、部门的岗位工作职能设定二级和三级指标。绩效指标的设定要符合单位的实际工作,全面覆盖项目支出涉及的部门和工作环节,尽可能选用量化的指标,对指标进行详细的描述,对需要达到的效果进行清晰明确的阐述。
(二)健全績效管理机制,加强运行监控
事业单位要对项目绩效实施精细化管理,为了更好地进行绩效监控,使项目实现目标设定的预期效果,要将绩效监控贯穿整个项目的管理环节,制定绩效跟踪管理的方式和流程,落实专人负责定期收集相关信息、数据,建立量化的工作记录来分析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纠正偏差、优化管理,以推动项目绩效目标顺利实现。事业单位要建立长效的项目绩效管理机制,由项目负责人对各个项目具体负责,落实专人跟进,及时解决运行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如因特殊情况,需对项目绩效指标进行调整,需重新办理调整审批手续,对调整部分重新组织论证;对于无特殊情况、项目进度滞后的情况,要尽快查找原因,加快进度,实现绩效目标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保证项目资金的高效、安全使用。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合理制定评价指标
科学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是考核事业单位项目资金合理使用的重要工具,因此不只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大对支出的跟踪力度,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考评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应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做好绩效评价工作,调动全员参与项目绩效评价,将评价指标及时告知各部门岗位,以促进后期工作顺利开展。对绩效评价结果要进行说明,以促进整改完善。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中要根据所制定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项目涉及的各个部门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考核。在明确设定考核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服务质量、产出效果与资金使用效率的关系,利用评价体系在进行分析的时候要做到细化、量化,实施有困难的事业单位可委托第三方的机构参与本单位的绩效评价。
(四)重视绩效评价结果,实行绩效评价问责机制
事业单位要重视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在项目执行完成后,认真地分析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落实责任、进行整改。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切实将绩效评价结果和下一年预算资金安排挂钩,优先安排资金使用效率高、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项目。单位内部对绩效评价的结果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纳入单位的日常工作考核,将项目绩效评价考核结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对绩效评价结果差的部门问责,通过强化各个项目执行部门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真正使高效资金项目优先、低效资金项目让步,使事业单位的项目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落到实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结语
项目支出绩效管理能够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促使事业单位充分发挥自我约束性,对在绩效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单位整体绩效管理工作进步,提高事业单位服务社会民生的质量,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
参考文献
[1] 闫丽芳.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02):41-42.
[2] 贾利辉,郭志永.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3):26-27.
[3] 吴琳.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J].纳税,2019,13(03):228-229+2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57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