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五年一贯制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大学专科学历层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为了加大职业教育学生的培养力度,国务院于2019年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职业教育中全面实施“1+X”证书制度。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是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从实施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意义开篇,分析了职业学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现状,总结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实践策略,希望能为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会计;“1+X”证书;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向社会输出一批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会计专业人员,是职业学校对于会计专业教学应关注的重点。我国提出在职业学校中推广“1+X”证书制度,旨在结合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从而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使得职业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对于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来说,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教育改革方案,不断探索“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方式,完善会计专业技能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会计人员。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
高职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指的是,既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理论体系,又要通过鼓励学生考取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的制度模式。在“1+X”证书制度下,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于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及时查缺补漏,不断完善自身技能水平。对于会计专业教学来说,推行“1+X”证书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专业已成为当今热门的专业之一。会计专业教学,通过“1+X”证书制度,实现了学生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同步培养,有效地为社会输出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1+X”证书制度不仅为职业学校教学方式提供了改革的思路,更拓宽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发展渠道。一是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丰富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得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了良好的融合,增强了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二是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新的制度下,学生既能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又能根据社会发展提升专业技能,“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有效实现校企联系,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有效实现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提升职业学校的培养水平。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1+X”证书制度的推行,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方向提供了指引,也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目前的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教学中,教学重点仍然在于“1”,强调的是培养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会计人才。其次,通过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完善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并建立了科学地评价机制。通过明确“X”证书的内容,鼓励学生根据就业兴趣和方向拿下鼓励证书,为学生技能水平的强化提供了参考。
三、高职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部分学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对于国家提出的“1+X”证书制度未能完全理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使得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难以有效施行。
(二)教师能力有限
在当前的会计专业教师中,多数为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尽管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識体系,但由于其实践经验不够,与会计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短时间内难以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其次,有的教师由于实践经验有限,存在“无法上手,无法做账,无法报税”的情况,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另外,由于部分资深教师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专业教学还存在差距。以上原因都将使得教师在落实“1+X”证书制度教学改革上,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
(三)课堂设置不科学
在目前的高职会计课程中,基础课的设置比重较大,使得学生花了更多精力在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上,用于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十分有限。此外,由于这些基础课对于高职生来说比较枯燥和困难,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实训课程的不足,使得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理论的掌握有限,难以有足够的精力更新对于相关政策理论的跟踪学习,大大限制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四)“1+X”证书制度落实有差距
大部分职业学校仍然采用的是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与时俱进的根据“1+X”证书制度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使得“1+X”证书制度的推行难以落地落实。此外,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涉及的相当一部分专业理论考试常常需要学生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法及时地更新知识储备,使得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受到限制。
(五)校企合作脱节
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但是,尽管“1+X”证书制度在不断推行,与之配套的校企合作模式仍然还在探索。一方面,企业对于“1+X”证书制度了解不深,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认可度低,一定程度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无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实践岗位,使得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停留在空谈阶段。校企合作模式未能打通,难以发挥合作共赢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成才与企业的发展。
四、高职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职业学校应深刻认识“1+X”证书制度的实质,从而更新教学观念,全力促进“1+X”证书制度在会计专业的落实,确保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次,会计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和改进教学方式,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融入到对学生的培养中来,实现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融合,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再次,教师应牢牢掌握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着重选拔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的教师,探索校内外教师团队交流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配置,强化教师队伍的力量。二是加强教师培训,通过拓宽教师的培训和实践渠道,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而促进课堂效率。三是畅通晋升渠道,通过教学能力大比拼等形式,促进会计教师形成“教中学,学中教”的习惯,强化自身知识储备,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
(三)优化课程设置
一是改进专业课程设置,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开展相应的实践技能培训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二是专业课程设置要与会计职业标准完美衔接,在初级会计师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适当增加中级或是高级会计师的内容。三是及时调整基础课内容,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五年制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调整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科目的学生内容。四是拓展学习范围,基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增加外语类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拓展知识储备提供帮助。五是深入结合市场需求,学校应把握社会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四)完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高职会计专业的“1+X”证书制度体系,是推进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在现有的“1+X”证书制度模式下,应建立起激励机制,调动起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促进证书制度的公平性。通过健全的制度体系,能有效保障“1+X”证书制度的有效性。此外,有关部门需加强对“1+X”证书考核工作和证书发放的监督,确保证书制度公平公正,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五)丰富教学手段
一是职业学校要深化與企业的合作,推动校企合作教学,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对于实际工作的适应性,实现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三是增加实践教学,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会计专业人才。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质量的好坏。在高职会计专业中实施“1+X”证书制度,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为促进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职业学校应深刻认识到国家推进“1+X”证书制度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浩然.“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20(16):178-179.
[2]孙玉贤.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下会计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实践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8):132-133.
[3]焦睿姝.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会计教学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100-102.
[4]胡原.高职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20(10):183.
[5]王晓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问题及策略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1):113-114.
[6]卢磊,韩美林.关于五年制高职会计类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的研究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9(20):1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75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