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启发诱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人的思想情绪总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变化波动,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犯错误者及有思想问题的人,善用启发诱导,往往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 稳态 紊乱 启发
  启发诱导是按照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针对犯错误者及有思想问题的人的思想症结,所采取的启蒙思想、脱离盲目、逐步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在具体做法上,主要有下列三点:
  一、提出问题,热心地和被教育者一起弄清挫折与错误所造成的危害,破除对方心理上的“稳态症”
  有些同志受挫后尽管情绪上有波动,但对问题没有充分认识,于是表现出一种“稳态症状”。即:对后果估计上的“稳态症”,总以为没啥了不起,看不到后果的危害性;思想认识上的“稳态症”,总觉得受挫出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看不到主观方面的失误;行动上的“稳态症”,由于抱着一贯正确的态度,于是出现一种心理定势,思想上无触动,表现上无行动,依然故我。要破除这种稳态,首先应该从弄清后果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使大家看到危害的严重性,从而打破认识上和心理上的恒定状态。那么,挫折与错误有哪些危害呢?从客观表现看,它往往使人的需求中断,不敢去追求高远的正确目标;它往往造成事业上的损失,使应该达到的目标无限期地推迟了。从主观表现看,由于挫折与错误,有的人又不能正确认识,结果不是推诿于别人,便是自己默言寡语,陷于自我孤立。不是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而是从消极方面思考问题,不思进取;不是高度警觉,面是自我安慰,交了“学费”反而未获得任何教益。所有这些,于已于人,于集体于国家都 是没有丝毫好处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启发式的谈话,使被教育都清醒地看到这些危害,那种不警觉、无所谓和无认识的“稳态症”,就有可能得到破除。
  二、以循循善诱的态度,耐心地疏导被教育者内心的苦闷,理顺对方“紊乱”了的情绪
  受挫后,由于人们所持的态度不够端正,往往通过外罚反映或内罚反映来表现其紊乱的情绪。所谓外罚反映,就是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以攻击别人来消除自己受挫后的紧张情绪。所谓内罚反映,就是把受挫原因归于自己,不吃不喝,自寻短见,自己处罚自己。心理学把前者称为“攻击型机制”,把后者叫做“自我防御机制”。这两种反映都是消极的,错误的,是容易造成不良后果的。在做思想工作时,我们主要应帮助启发他们正视问题,查找根源,正确对人对已,消除其闷气、怨气、泄气。有些时候,我们不妨对他们的情绪紊乱加以“诱发”,有气话让其一吐为快,逐渐保持心理上的平衡,然后再找对方谈话,指出其错误所在。
  三、以启发性的语言,细心地和被教育者一道查找受挫原因,使对方变得清醒而又理智
  人们受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是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种。外部原因主要是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主观动机不能实现。如政策、规定的变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偶然事件的发生,社会、集体规范的约束等等,都会使一些努力受挫。内部原因主要是主观条件的限制,使某些动机不能实现。如自己的要求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好高骛远;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能胜任自己所确定的任务,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想法很好却方法不对,过河未解决舟桥问题等等。在帮助受教育都分析受挫原因时,要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大家思考,在讨论问题时,要心平气和,实事求是,是一说一,是二说二。这样有利于他们看清问题,正视错误,恢复冷静,变得理智,从挫折中接受教训,将教训变为自身的财富。
  作者简介:尹绍斌,武警警官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768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