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的企业税收筹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君
摘要:如何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合理筹划企业的各种税金,这便产生了企业如何筹划纳税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开展税收筹划存在的主要问题,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应用,针对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税收筹划;企业理财;财务管理目标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79-02
一、在我国企业运用税收筹划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税收筹划涵义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我国,许多人一提起税收筹划就联想到偷税或避税,而实际上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偷税是违法行为,而避税是纳税人利用税法的缺陷与漏洞规避国家税收,钻税法的空子,是与税收立法背道而驰的。税收筹划既有别于企业的偷税行为,又由于它所具有的合理性,也有别于我们日常广泛接触的企业避税行为。
(二)税收筹划忽略了筹划成本及整体效益
成本与收益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任何一项有利可图的决策, 其背后都要付出与之相应的成本,税收筹划也不例外税收筹划成本是指由于采用筹划方案而增加的成本,其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纳税人选择和实施筹划方案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如咨询费、筹建费、培训费等。
(三)对税收筹划风险认识不足
从当前我国企业税收筹划的实践情况看, 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都普遍认为,只要进行税收筹划就可以减轻纳税负担,而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其实,税收筹划作为一种计划决策方法,本身也是有风险的。
二、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筹资中税收筹划
筹资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筹资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借助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因此,在筹资活动中企业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企业的内部积累是由企业的税后利润形成的,积累速度慢,不能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且存在双重征税的问题。资金的使用者与所有者合二为一,税收难以分摊和抵消,税负最重。
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其借款成本主要是利息负担,虽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但进行纳税筹划的空间不是很大。向非金融机构及企业、个人筹资的操作余地大,但由于透明度相对较低,国家对此有限额控制。若从纳税的角度来看,这种筹资方式最好,但借款方式属于间接融资,存在着中间商,因此中间商的盈利特征不可避免地使借款的筹资成本加大了。
发行债券和股票属于向社会直接融资,避开了中间利息的支出,由于借款利息和债券利息可以在作为财务费用,即作为企业成本的一部分而在税前冲减利润,减少所得税税基;而股息的分配应在企业完税以后进行,股利的支付没有费用冲减的问题,这相对增加了纳税成本。
(二)投资中税收筹划
1.投资结构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投资结构对投资效益的影响,充分了解各类地区、行业及不同用途、性质项目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的选择具有优惠待遇的地区、行业、项目进行投资,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当然,从分散风险的角度出发,企业不可能,也不应该把资金的全部投资于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或全部用于某种用途、某类投资项目。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投资结构优化组合的问题。而不同的投资结构必然形成不同的应税收益,不同的应税收益构成又最终影响企业的纳税负担。
2.投资规模的税收筹划
在项目投资的过程中,税收是影响项目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项目是投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有关税收的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要缴纳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企业所得税等诸多税种。在课税条件下,由于按照会计收益计算的应交税额与应交税款实现支付的刚性约束的客观存在,使企业规模最大化在纳税目标的约束下,并非是最优的。因此投资者在确定投资规模时,必须要考虑企业的税负水平制约。避免因规模最大化导致税前的账面收益极大化,由此发生的纳税现金需求超过企业现金的供给,给企业带来诸如声誉受损等不利的影响。
(三)生产经营中税收筹划
1.企业购货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非常重视其产销规模和结构,而对采购行为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企业采购规模与结构的筹划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合理确定采购固定资产的比例。企业采购的大宗货物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采购规模不仅对企业的生产有极大影响,而且还对企业的税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企业所得税税基减少的重大因素。
(2)购货规模与结构的水平。由于产销规模与结构制约着企业的采购规模与结构。企业不能够花钱购进利用率低下甚至闲置的产品,存货管理的要求便是以最少的资本控制最大的资产。
2.内部核算的税收筹划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企业利用折旧方法选择进行税收筹划必须考虑税收的影响。折旧方法选择要符合法律规定。由于税法赋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权,也就为企业提供了税收筹划的空间。但税收筹划区别于其他节税方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具有合法性,即税收筹划必须在符合法律规定和立法意图的前提下进行。因此,企业在进行折旧方法选择时必须充分了解现行法律规定。
(2)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个别计价法是企业在核算存货时比较特殊的一种方法。尽管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对发出和结存的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所以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加权平均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核算方法,只需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而不用考虑存货的具体流转情况。从加强存货管理的角度来讲,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存货的实际情况,从而无法采取相应措施。
先进先出法的假设前提条件与企业库存管理实务中广泛采用的先进先出法的实际情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对存货进行核算能更为准确的反映出存货的实际流转情况,有利于库存管理人员掌握存货的实时动态,从而更好的对存货进行管理。
(3)费用的计提与分摊方式的选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争取尽可能多的费用扣除标准,对于限额列支的费用,如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费及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应准确掌握其允许列支的限额,争取在限额以内的部分充分列支。二是合理地选择费用分摊地方式,如大额地股票,债券发行费用,广告费用等都会对当期的利润产生影响,企业应考虑自身的现金流量和资金使用效率情况具体选择。三是充分利用会计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地稳健原则,对企业地当期利润进行筹划,使企业在一定地时期内的税负最轻,如存货的盘亏和毁损应及时查明原因,属于正常损耗地部分应及时列入费用。四是对已发生的费用要及时核销入账,对于能够合理预计发生的费用、损失,应采用预提的方式计入费用,适当缩短以后年度分摊列支的费用、损失的摊销期等。
3.销售的筹划
销售方式不同,往往适用不同的税收政策,也就存在税收待遇差别的问题。在运用时销售方式的筹划应与销售收入实现时间的筹划结合起来,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早晚又为利用税收屏蔽,减轻税负提供了筹划机会。在销售方式的筹划过程中,应遵循下列一些基本的原则:一是收款与发票同步进行。即在取得采购方理解的基础上,未收到货款不开发票,这样可以达到递延税款的目的;二是尽量避免采用托收承付与委托收款的结算方式,以防止垫付税款;三是在不能及时收到货款的情况下,采用赊销或分期收款的结算方式,避免垫付税款;四是尽可能采用支票、银行本票和汇兑结算方式销售产品。
三、解决税收筹划问题的对策
(一)税收筹划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就为了取得效益。但是,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为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
(二)合理规避税收筹划风险
首先,企业要充分掌握与本企业纳税筹划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相关的业务信息、政府政策导向、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影响该项纳税筹划的其他因素。其次,由于很多税收筹划都是在税法的边界运作,税收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 这就要求税收筹划者在正确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性、运用会计技术的同时,充分了解当地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使税收筹划能得到当地税收机关认可,进而规避风险。
(三)税收筹划方案要具有综合性和前瞻性
税收筹划方案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考虑。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为了节约纳税支出,但是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纳税支出的节约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 即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 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协调税收与非税收因素,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就成为选择纳税筹划方案的核心问题。
(四)税收筹划必须遵守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
第一,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必须依法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选择,而不能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第二,企业税收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第三,企业税收筹划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变更。企业税收筹划方案是在一定时间、一定法律环境下,以一定的企业经营活动为背景来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发生变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就必须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因此,从税收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研究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查方能.纳税筹划[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4.
[2]于反.中小企业如何合理节税[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1.
[3]陈企盛.企业税收筹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6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