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珠江:脆弱平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龙雪晴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水污染之间,重建脆弱平衡的努力到底能维持多久?
  
  8月9日,在西江干流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交界河段的梧州市,珠江流域第一块省界缓冲区碑举行了简短的揭幕仪式。
  所谓“省界缓冲区”,是保护河流生态的一个措施。在缓冲区内,不允许发展任何有可能污染水源的工业。
  以此碑为界,向上游4公里和向下游12公里的西江河段,被划为“桂粤缓冲区”。“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水质管理目标,也被赫然铭刻于碑上。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据《财经》记者了解,珠江流域所有省界缓冲区都将陆续确界立碑。目前,广东省环保局也正牵头与珠江上游省份联手编制珠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标志着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在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之后,正在迈入跨省区合作的崭新一幕。
  “治理水污染必须上下游紧密合作,否则很可能功亏一篑。”广东省环保局有关人士不无感慨地对《财经》记者表示。
  
  “世界工厂”的代价
  
  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等四个水系组成,西北两江和东江分别在广东省三水市思贤窖和东莞市石龙镇汇入珠江三角洲,流经河道纵横的网河区后,再分由八大入海口倾注南海,是为珠江独特的“三江汇集,八口分流”水系特征。
  自1985年以来,富于水脉、航运便利的珠江三角洲,随着大量外资的涌入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崛起为外向型出口加工业密集的“世界工厂”。
  说是“世界工厂”,实际上一点都不夸张。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之后,这个珠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面积仅1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创造了中国近三成的对外贸易额。
  然后,奇迹的背后,却是被水利界赞为“南国少女”的珠江承受的隐痛。
  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水质状况最为良好,其干流和支流水质58%达到二类水标准,24%达三类水标准。但悬于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城市之上的水污染“红灯”,却一直高挂。
  “部分流经城镇河段和大部分内河涌的水质,属于Ⅴ类或劣Ⅴ类水质,水污染治理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广东省环保局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承认。
  受到波及的不仅仅是珠江。自2001年发布《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以来,珠江口海域已经连续六年被列为“严重污染区域”;2006年的监测结果更表明,海洋污染范围呈扩大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莫过于东莞。
  这座32个镇区逶迤相连组成的城市,20年前还是一片盛产水稻、香蕉和荔枝的农村田园,如今已靠外向型经济爆发式增长所带动,成为国际加工制造业名城,甚至被认为是“下一个深圳”。
  然而,在人均GDP高居珠三角二线城市(除广州、深圳)之首的同时,东莞的多棱镜中也折射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阴暗面――水污染。2005年,东莞全市主要水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达到11.6万吨,为全省最高。
  这一年,东莞市痛定思痛之后,宣布将在未来15年里投入235亿元,以便到2020年能“彻底解决”东莞水环境污染问题。然而,这场长跑的“赢家”到底会是谁?目前来看并不是很清晰。
  迄今为止,东莞市对水污染整治工程投入最大的是污水处理厂建设。按照规划,从2004年至2007年要投入70.9亿元,分两批建设36家污水处理厂,并寄望在三到五年时间内,使东莞内河涌污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然而,近期东莞市环保部门披露的信息却显示,东莞污水处理厂工程进展缓慢。原规划的首批16个项目,仅有11项开工建设;而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中,完成工程量超过50%的也只有六个,有四个项目还在“试验性开挖”阶段。
  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却越来越不堪重负。在东莞市塘厦镇水质净化厂,负责日常运作的操作员张易刚告诉《财经》记者,该厂自1992年运作以来,出水质量基本保持达标。但随着塘厦镇居住人口、工业人口超负荷,净化厂每天24小时开足马力运转,也“已应接不暇”。
  据悉,2006年上半年,东莞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量为4820万吨左右,只占市区生活污水总量的68.64%左右,比预期目标整整落后了10个百分点。
  7月下旬,当《财经》记者来到位于莞城西边的东莞运河时,由于上游刚刚下过雨,河水颜色只是深绿偏黑,但站在岸上仍能闻见刺鼻的腥臭味。当地的老乡更是告诉记者,仅仅半个月前,运河水面上还经常可见泡沫和脏物,“尤其在靠近水闸的地方,脏东西多得有时连河水都看不见”。
  
  “毛细血管”保卫战
  
  作为珠江流域绝对的经济引擎同时也是第一排污大户,自2002年起,广东省启动了珠江综合整治工程。整治重点,就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从长78公里、污染最严重的珠江广州河段,到其下游1万平方公里左右污染严重的网河区,尽在整治包围圈内。
  在珠江广州段的滨江路,记者看到投入巨资治理五年后的珠江水,水体为不透明的浊绿色。岸边江风虽仍带水腥味,但较之2000年前后又黑又臭须掩鼻而过的一江污水,已有明显改观。
  据广东省环保局珠江综合整治工作办公室副处长孔庆安介绍,广东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开展得比较早,虽然仍存在企业偷排超排污水的问题,但“基本面已经管住了”。目前对珠江最主要的污染,来自生活污水。
  “从137个省级监控断面的监测结果来看,广东省大江大河和主要水库的水质还是良好的,目前主要是流经城市的一些河段和城市的内河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广东省环保局水环境管理处处长陈 成也对《财经》记者表示。
  用来势凶猛来形容广东生活污水的增长态势,并不为过。与20年前相比,广东省生活污水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重早已从当初的33%-40% 上升到近年70%左右。
  在兴建污水处理厂之前,绝大多数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进了城市的“毛细血管”――城市运河或内河涌。“自2002年珠江综合整治以来,生活污水的治理才得到重视。”孔庆安对《财经》记者解释说。
  据广州市环保部门的统计,广州231条河涌中,有116条污染较重,均为几十年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放累积的恶果。
  从2005年至今,广州市用于河涌整治的投资已达148.8亿元。到2006年底,广州市区81条河涌的截污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原先零乱分散直排河涌的排污口被管道连结起来,先集中经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之后,再进行统一排放。
  但记者实地观察了广州市内流经闹市区的多条河涌之后发现,污染程度均仍十分严重。有的几乎已经断流,河渠积满黑色油泥和脏物,臭气熏天;有的河涌为了掩盖臭气,甚至已被安上水泥板封盖,完全丧失引流功能。
  或许,要彻底消化多年累积的“遗产”,绝非短期之功。
  在广州以外,珠三角网河区的几个水污染“重地”――东莞、佛山、深圳、惠州等,也正大力整治内河和河涌,东莞市政府甚至已经为此专门成立由市领导班子挂帅的“河涌整治办公室”。专家预测,在今后两到三年之内,“内河和河涌保卫战”将是上述城市水污染治理“战役”的重点。
  东莞的困境绝非个案。根据广东省环保局提供的数字,广东省污水处理能力每年新增100万吨,至2006年底全省已经建成99座污水处理厂。尽管如此,全省的污水处理率不过近50%而已,广东省还有超过一半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

  以目前广东省各地投建污水处理厂的速度来看,能否走好城市扩张和水资源保护的平衡木,仍是一出“惊险剧”。
  毕竟,今年4月,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至2005年,珠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已相当于美国、加拿大和韩国2003年的水平。如果不加以控制,广州常住人口将在十年内突破最大容量1500万,同时,深圳常住人口也将达到“临界点”。届时,生态环境、能源、水资源以及可使用土地等方面,或许都将达到承载的极限。
  
  “产业转移”带来什么?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2006年,广东省先后出台《珠江角环境保护规划》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分区控制的概念,明确规定不允许电镀、制革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较大的重污染行业在珠三角某些城市发展。
  以东莞为例,围绕“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执行“三个不批”政策:采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项目不批;位于东江上中游地区、石马河、寒溪河、东引运河流域的重污染项目不批;已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不批。
  形格势禁之下,2006年,东莞全市共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宜等污染项目663项,其中重污染项目30项。对全市漂染、造纸等六大行业1252家重点污染企业,也按照“关闭一批、搬迁一批、在线监控一批”的措施,进行了分类综合整治。
  对投资合同到期“四纯两小”(纯电镀、纯漂染、纯洗水、纯印花企业和小规模造纸厂以及小规模制革企业)性质的外资企业,东莞市外经贸部门一律不再签订续期合同,海关部门不再备案生产合同,工商部门不予年审。预计仅今年一年,将分期、分批关闭的“四纯两小”企业,就会达到241家。
  值得关注的是,被迫搬迁的大量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往往是转移到经济次发达的珠江上游,甚至是饮用水源的上游地区后重新开张,一些次发达地区也顺势搞起了“产业转移园”。
  据《财经》记者了解,仅广东省内,目前就有20多家“产业转移园”,多在广东省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而这些地区,恰恰是广东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地所在。
  一位广东省环保局中层人士对《财经》抱怨说,污染产业向次发达地区转移,显而易见地加大了环保部门的工作难度。因为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市、县,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的冲突越大。“有些地方环保部门连进企业检查都困难,企业领导只消给政府一个电话,环保就被挡驾了。”
  地处珠三角北缘、原本山清水秀的清远市,近年因大量承接珠三角转移的陶瓷、水泥、电子、金属加工等高污染产业,水环境已经迅速遭破坏。2006年3月,由于强降雨把囤积在流经清远市区大燕河内的大量工业污染物冲入北江,导致北江出现20公里长的污染带,从而严重影响到了下游珠三角地区多个城市的饮用水安全。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种趋势隐藏的危险,广东省环保局局长李清今年4月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强调,2007年广东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就是“防止珠三角污染产业快速向山区转移”。
  此外,广东省内也出台了跨地级市水质达标管理条例,辅之以“区域限批”的尚方宝剑。比如规定佛山到广州的交接断面上水质必须达到何种标准,一旦不达标,省一级部门就限制佛山批导致水污染的工业项目,要求其治理直到达标。
  “‘限批’相当于取消或限制了当地的项目审批权,一旦被‘限批’,地方政府会比较紧张地着手尽快治理。目前来看,‘限批’手段还是比较有效的。”广东省环保局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然而,“限批”毕竟属于亡羊补牢之举,如何预防或许更为关键。
  “从个人行为到企业行为到政府行为,无不是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先污染,后治理’仍然是大多数地方官员发展一方经济时根深蒂固的思路。”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主任陈晓宏教授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批评说。
  从目前的迹象来看,发轫于珠江三角洲的这场“产业转移”,并没有局限在广东省内。源头及上游省份如江西、湖南、广西为地方经济发展,正在或明或暗地接收部分从珠三角地区迁移出去的重污染企业。这意味着工业污染源在沿江上移,控制不好的话,将危及整条珠江。
  环保部门对此亦表忧心,“源头如果失控,污染后果将更加严重,很可能从珠江取水口就已经是Ⅳ类、Ⅴ类水质了。”
  “珠江目前的治理成效只是阶段性的,这一成果很不稳定;形势很可能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跟不上或上游工业污染加重,而随时再度严峻。”一位珠江流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对《财经》记者警告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6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