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职业判断与能力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艳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加大了会计职业判断存在的空间,本文从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及其范围,目前会计职业判断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加以阐述。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下,结合企业自身的理财环境和生产经营特点以及发展目标,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运用其会计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技巧,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进行合理且合法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取决于会计准则,以前的会计的准则遵循规则式准则,也就是试图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界定,并提出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因而会计职业判断覆盖面并不广。而现行的会计准则则是遵循原则化,即仅进行较大范围的描述和界定,并且提出相对概括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尤显重要,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存在的空间越来越大。
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不仅在会计实务中得以发挥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整个会计过程,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会计职业判断还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照我国现行原则化会计准则对很多经济业务的处理给出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使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更符合实际,以便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有用性。但如何做出合理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力。运用职业判断进行估计、判断、推理,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掺杂着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性。即使严格按准则行事,对相同的会计原始资料进行处理,不同的会计人员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目前会计职业判断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提升职业判断能力的。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的范围
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应当涵盖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其内容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选择及会计计量的选择等。
1.会计政策的选择
企业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权自主选择自身的会计制度政策。比如,存货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于企业的影响各异,首选是对企业损益计算有影响,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收益将因此而相应增加。其次是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期末存货计价过高,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则项目数额会相应增加。最后是对所得税的影响,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结转当期销售成本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利润数额。
2.会计估计的选择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大量经济事项需要会计估计来实现。如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的确定、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估计等。这些都大大加大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应收账款进行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谨慎性,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与损失,既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并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
3.或有事项的判断
沿用了多年的会计核算中,对或有事项一直不够重视,认为是企业未发生的事项,不需要任何账务处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业务范围的日益扩大,企业经营风险也日益增大。企业的诉讼案件时有发生,大量的或有事项都有可能变成必然的事件。包括未决诉讼、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这些或有事项是否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计人员在作职业判断时,除充分领会准则的精髓外,还需掌握大量的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企业内外资料以及具备相应的能力。
4.重要资产的核算方法判断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入方拥有实际控制权,但是没有所有权,故应当根据经济实质按照自有资产进行管理核算、长期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确定、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的区分与核算都是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的。
5.资产计量方法的选择
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应用到各个方面,比如,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在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时,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人员在全面了解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产在剩余适用寿命内的整个经济状况,以对其做出最佳估计。不同的计量方式将影响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对于同一交易事项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有的按照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有的按照交易双方协议价格确定公允价值,有的按照评估价格确定公允价值,从而影响了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当会计职业判断时出现偏差,将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真实,给投资者和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不真实、不可靠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错误的决策。
6.会计报告的数据分析
只有将会计报告中的会计数据转换为有效的财务数据方可有助于管理层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进行正确分析判断。如何进行有效的转换则全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比如资产类转换需要剔除虚资产(如剔除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应收账款账龄划分其流动性等)发现新资产(账目之外的有效资源)发现新价值(有形资产隐藏的价值增值)评估不良资产(根据可变现能力对资产进行客观评估)。
二、目前会计职业判断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缺乏职业判断意识
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采用的会计模式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式”,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详细的限制性规定。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习惯依赖于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固定标准模式“依葫芦画瓢”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很少深入考虑各个会计问题蕴含的经济实质。但是在当前形势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将逐步扩大到所有的大中型企业,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下发的财会[2006]3号通知中规定,在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同时将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因此会计人员必须由过去的“照本(指会计制度)执业”向职业判断方向迈进。
2.职业判断水平有限
现阶段,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达1200多万,但是学历结构与业务水平偏低却是不争的事实,长期存在着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匮乏。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由于会计终身制情况的存在,因而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提升,不认真接受新知识,满足于现状而缺乏业务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至使知识结构老化,无法适应当前形势下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要求。
3.职业道德水准欠缺
在会计工作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始终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使与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会计人员具备了职业判断意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一定就能做出高质量的职业判断,最终选择的结果主要取决于道德因素。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遇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原则,从个人利益出发,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职业判断。
三、如何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1.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面对当前形势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更新思维方式,在主观上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是会计人员提升职业判断能力并能够正确运用职业判断的前提条件。新会计准则赋予会计职业判断较大的空间,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来处理经济业务事项。长期以来会计人员只是按图索骥地照搬以前的做法或者请示领导遵照执行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处理复杂的会计实务,一直缺乏独立职业判断意识的模式,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着核算的作用而没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职业判断的思维模式,从更广泛和开放的视角思考会计环境,以面对变化繁多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
2.完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在不断训练、实践中长期积累形成的。首先,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以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信心和能力。第二,多参与会计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判断、总结,从实践中不断积累从业经验,掌握职业判断的技能、技巧并不断提高。以应对现实中不断出现的复杂且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尤其是新会计准则应用培训,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较之以往的规范性制度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第四、企业应当有计划地对会计工作岗位进行轮换,以促使会计人员全面熟悉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业务,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同时还可以经常开展执业经验的交流、新经济业务的研讨等,以增强职业判断的能力。
3.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法律意识
会计职业判断必须遵循独立、客观、合法、谨慎的原则。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对正确进行职业判断十分的重要。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职业判断的随意性就越大,就越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加以限制。如果道德缺失将会使职业判断偏离公允的原则,以至会计信息失真。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不要盲目依从企业管理层当局的态度及意见而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职业判断责任,不受局部利益的驱使,不受狭隘利益思想的影响,公允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动。各单位应当将职业道德教育做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其次,各单位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国家财经政策、《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使会计人员能够做到知法守法,加强自我约束能力,最终让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能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4.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约束机制
自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从一些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的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企业为了操纵利润而进行的恶意判断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做到:
(1)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降低会计职业判断的风险。在会计机构中增设专门的财务分析部门或岗位,对已做出的职业判断进行验证分析,防止滥用会计职业判断,建立对重大的不确定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防止因个体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失误;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让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满足不同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完善外部监督机制。首先,要加强独立审计的作用。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需要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即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以及财务报告重大方面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进行审查和验证。因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工作可以系统、全面地验证和评价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
(3)加强法制建设,不仅应该完善立法,还应对违法行为规定具体惩治措施,督促会计从业人员能够在准则、制度及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判断和估计。
21世纪的会计是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演化的世纪,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它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以高素质为依托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合理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为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曹建武.会计师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
[2]王海胜.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之浅见.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7(4).
[3]罗俭.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审计与理财,2006,(12).
作者简介:刘艳(1972-),女,汉族,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处主管,研究方向:会计数据与财务数据如何转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5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