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炳华 傅 胜
近年来,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经过充分的专业调研和职业分析, 根据市场需求, 在传统会计专业优势的基础上, 以就业为主导, 相应提出高职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拟对该模式的选择、目标定位、特色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 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可行性分析
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提供者之一, 会计服务业在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中,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注册会计师行业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行业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 导致其市场供给和需求矛盾尤为突出, 表现在低水平和不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与高标准的巨大市场需求之间的较大矛盾, 尤其是在注册会计师职业国际化发展背景下, 优秀的国际化注册会计师人才显得更为缺乏。
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在国际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 有学者提出“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如组织参加国内所、国际所、中注协、国家会计学院、MPAcc、EMBA的学习和培训, 集中国内外资源共同培养注册会计师人才等, 但这些都属于后续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 培养优秀的国际化注册会计师应从基础做起, 注重资格考试之前的培养。
从世界范围看,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目前已形成三种较完整的模式, 即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德法模式。从这三种模式来看, 不同国家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总体上是一致的, 但由于各国高等教育水平不同, 因而在报考标准和考试要求方面有所差别。后两种模式依赖于学校教育, 尤其是美国模式, 要求考生报名时具有较高的资格前教育水平( 研究生水平) , 考试科目相对较少, 主要侧重于选拔。而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同美国类似, 采取选拔机制, 所不同的是考生报名时只需具备专科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是一种有益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目标定位及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是在进行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以及高职教育的特点, 以资格前培养为切入点, 按照“ 大专业, 小方向”的专业设置思路确立的。高职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资格前教育只有财经类本科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这一单一渠道的状况, 既有利于拓宽注册会计师培养渠道, 提高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 为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夯实基础, 也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应定位在“牢固掌握会计实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经济法、税法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会计服务业的发展需要, 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具体而言, 该人才培养模式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使其毕业后能够学以致用, 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注册会计师奠定基础。
该人才培养模式按照“ 综合素质+职业技能+ 发展潜力”的总体思路, 以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课程为方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贯彻“ 双证互通”, 构建合理的知识、素质、能力培养方案。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院和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制定, 确保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其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基础课程以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为主, 核心课程以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为主, 方向课程以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会计实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审计、税法为主, 该专业课程体系要求讲授时剔除核心课程的重复内容, 既避免了各学科间交叉内容的重复教学, 又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课程的难易度保持一定梯度。该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思路, 由学院与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培养学生, 具体包括邀请企业的资深会计人士开设讲座, 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教学科研基地等。
此外, 高职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尚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我国会计教育需求旺盛, 各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有限的教学资源面对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 大多呈现教师严重透支、教学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 尤其是校内外实训场所缺乏, 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 须引起高职高专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 打造一支知识和技能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可以引进资深注册会计师担任兼职教师, 也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锻炼、鼓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 还应通过完善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随时掌控教学质量, 并相应进行教学改革, 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是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必然的选择, 鉴于各举办院校的办学思路、条件和水准不一, 有必要深入探讨有关教学投入、教学改革问题, 也有必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教学质量监控。高职高专院校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有赖于进一步借鉴国际经验, 基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条件, 寻求和探索其办学规律, 有赖于各举办院校的投入和会计职业组织以及会计实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相关方面的积极参与、合作、竞争乃至博弈, 是完善高职高专院校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基础。
[ 本文系山东省教改立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C05123) 阶段性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9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