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心理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情感、意志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影响学科教学效果,而且关系到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学过程;心理环境;心理健康
  [中圉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09)01-0029-02
  
  现代教育心理学以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以认知任务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以认知活动为中心,情感、意志等其它心理过程伴随参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与身心发展互相影响,认知活动与意向活动相互影响。在各科教学的具体活动中,没有情感色彩和毫无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是不存在的,情感可以强化或抑制认知发展过程,并影响和制约学生认知活动发展的方向。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情商”不仅作用于“智商”,而且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休戚相关。所以全体教师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在掌握某一学科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还发展学生包括个性心理在内的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什么是课堂心理环境
  
  什么是课堂心理环境?首先要弄清心理环境的概念。德国社会心理学家k・勒温的场理论指出: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即B=F(P・E)(B表示行为,P表示个人,E表示心理环境)。他认为个人的行为就是一个人在特殊环境下(即所谓生活空间)的函数。即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人和他所处的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环境。
  所谓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能为学生所觉察和感悟到的,并能影响学生认知、情感和学习行为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堂心理环境的实质是一种社会心理环境,它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关系、学生共认的规范和价值观等决定的。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乃至学习成绩和人格的发展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课堂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反抗的三种。
  由于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来调控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来优化课堂教学中各因素之间关系,以营造使学生产生积极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建设性的课堂心理环境,它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调控者,要想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就要通过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如:教材的组织、教学的方法手段、对待学生的态度、期望值、评价方式等)优化课堂教学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来实现的。总结广大优秀教师实践经验,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兴趣原则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感情色彩和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另外,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青少年的学习产生往往不是从目的和动机出发,而是从兴趣出发。正如瑞士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于兴趣是在人的精神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且包含有情感因素,具有“内在趣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所以,兴趣是对学习的一种的情感态度。因此,兴趣原则是指教师调控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并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兴趣和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好奇心往往是知识的萌芽、求知欲的表现、探索发现和创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兴趣所在,做到“以需导学,以趣诱学。”
  
  (二)激励原则
  行为心理学家的实践早已证明,任何动物包括人都会去重复一个将立即产生愉快结果的动作。得到激励表扬总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因此,对学生成长来说,表扬激励就像阳光,没有它就不可能成长,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得到别人的称赞,以此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此来实现自尊、自信,归属感、成就感得到满足。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家长或者老师若要毁掉一个儿童,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每天对它说一遍“你真笨”或“你真坏”,这样便会使儿童在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进入“笨”或“坏”的圈子里。因此,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调控者,在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激励原则,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学会给学生一些宽容。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成就喜悦感和焦虑失败感常常和教师评价直接相关,因为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否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良好的自我观念是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坚持激励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期望、鼓励、表扬等正强化手段,来调整学生自我意识,满足学生归属感和成就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自强进取精神,增强学习意志力。
  
  (三)探究原则
  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生疑、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与结果。探究原则的核心在于,重视培养学生喜欢刨根问底的思维习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善于创设种种条件,广开言路,让学生大胆发言,相互争论,积极引导学生无所顾虑地提出各种不同意见,努力引导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求疑、求异、求广,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学生积极生疑、质疑的探究过程,满足了学生求知、交往和创新的需要。坚持探究原则,就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激发想象,动手实验,合作交流,鼓励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关系,满足学生求知、交往和创新的需要,达到提高探究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心理相容原则
  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认知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可见,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心理相容原则,就是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的原则。由于学生获得知识需以教师为中介,故师生之间关系不仅为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情商”和“智商”的变化。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从心理卫生角度来说,心理相容的良好师生关系,不仅使传授知识变得更有成效,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并将成为学生今后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潜在模式。坚持心理相容的原则,关键在于教师要尊重学生,因为“尊重需要”如同“安全与归属需要”一样都是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一切正常学习的必要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依赖、平等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达到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心理效应。
  总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调控者,应该承担起创设积极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责任,要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当作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
  
  [本文责任编辑:彭 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3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