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SPSS对地方院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对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了性别、民族、生源、专业、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别,同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关键词:科学素养;方差分析;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4-0084-02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观念三个维度,其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民族振兴的希望,“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培养出科学素养水平高的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四川文理学院作为川东北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招生实行文理兼收,学生大部分为川内生源,学生生源组成复杂,本文通过调查该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探究影响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研究方法
  1.被试的选择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在中文、教育、英语、播音主持、美术、物理、化学、数学、体育等专业的2016级本科班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有效回收率为98.8%。专业分布情况为:艺体生,105份,占32%;理工科,105份,占32%;文科,116份,占36%。性别分布为:女生206人,约占63.2%;男生120人,约占36.8%。民族分布情况为:汉族305人,占94%;少数民族21人,占6%。生源地分布情况:城市78人,占23.9%;农村248人,占76%。
  2.研究工具
  本文以四川文理学院2016级本科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鉴于大学生已基本满18周岁,属于公民的范畴,因此采用了《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同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个别题目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改编。问卷分别从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对科学知识和基本观点的认识程度、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情况、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等几个维度展开了调查,拟通过数据处理,发现性别、民族、生源地、专业等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研究结果
  1.不同专业背景与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之间的关系
  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本校不同专业背景(理工科、文科、艺体)的大学生,他们在科学素养调查中的总成绩综合均值上存在显著统计差异,F(1,323)=8.94,p<0.05。理工专业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的总成绩综合均值为13.39;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的总成绩综合均值为12.72;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其科学素养调查的总成绩综合均值为11.8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续后分析”(表1-2)结果表明,就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的总成绩来看,在理工类和艺体类的学生之间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d=0.59),文史类和艺体类大学生之间科学素养水平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d=0.31)。但理工类和文史类大学生之间科学素养水平差异不显著。
  2.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之间的关系
  数据分析显示,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总成绩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调查总成绩的综合均值影響具有显著差异,F(4,319)=2.905,p=0.014<0.05。单因素的“续后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没有受过教育和小学文化水平的母亲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其效应尺度d=0.71,其他文化程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统计差异。
  3.性别、民族、生源地等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性别、民族、生源地等不同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总成绩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差异进行了分析,根据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其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样本中,民族因素对总成绩的影响不明显,城市和农村的学生之间科学素养调查总得分也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虽然男女性别差异在科学素养调查总得分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在3个指标上题目得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如在“对科学术语的了解”这一题,男女生得分存在显著统计差异,t(324)=1.456,p=0.001<0.05,其均差值(MD)是0.18,标准偏差集合值为1.12,d=0.16,效应尺度较小。在“对基本科学方法的了解”这一题上,男女生得分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324)=-1.608,p=0.02<0.05,效应尺度较小。
  三、讨论与分析
  1.不同专业背景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理工类和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其科学素养水平均要高于艺体类学生。根据文献报道,杨飞[1]等人在对200名文理科生科学素养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在科学素养的三个指标体系中,文科生在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逻辑思维的运用方面与理科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研究又对不同专业(理工科、文史类、艺体类)对科学素养三个指标得分影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上理工科、文科类与艺体类学生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对“基本科学观点的了解”“对基本科学方法的了解”上仅理工科与艺体类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生之间的科学素养水平差异表现不明显。这可能与本次调查问卷题目偏少、区分度较低有关。
  2.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黄时进[2]等通过家庭资本对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的得分越高。本次调查获得的数据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说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科学素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关系仅体现在小学以下和小学教育程度的母亲之间,其他未获得显著差异。有研究[3]表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父母其教育观存在显著差异,文化水平越低的父母越关注学习成绩,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父母则更关注孩子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家庭教育方式更加科学,注意引导孩子多方面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3.性别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总体来说,由于关注点和行为习惯的不同,女性对科技信息的兴趣以及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如男性,因此,女性的科技素养低于男性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聂馥玲,陈晓慧等[4-5]的调查研究结果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而谭东丽等[6]的研究也验证了以上观点,同时他们发现,在某些方面如健康科学方面,无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女生的得分都要高于男生,但在有关科技前沿或科学技术等方面,女生得分均低于男生,这也说明了在決定科学素养水平高低的众多因素中兴趣因素具有重要影响。就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男女性别在科学素养水平上的差异不大,但从科学素养调查的三个指标得分均值来看,男女生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以上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
  四、结果与启示
  通过调查发现,本校艺体生科学素养水平明显低于非艺体专业学生,因此,应着重注意加强艺体生科学素养教育,如可以开设自然科学类、科学史类公选课,向学生介绍基本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前沿,以及科学与社会等内容,促使学生多汲取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本次研究的结果证明了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父母的教育观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综合素质的养成,因此,需要加强对这类家长的宣传和引导。
  参考文献:
  [1]杨飞,郑成龙.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与培养分析[J].管理观察,2010(11):172-174.
  [2]黄时进,雍昕.家庭资本对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0):158-164.
  [3]曹瑞.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J].中国校外研究,2011(3):51.
  [4]聂馥玲,任玉凤.从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看科学素养的性别差异[J].科普研究,2010,5(29):38-44.
  [5]陈晓慧,潇明.武汉市公众科学素养的性别差异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4):289-292.
  [6]谭东丽,何光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科学素养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大众科技,2015,8(17):133-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876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