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的性格分析及当代借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以明代著名历史人物夏原吉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及世人评价,对夏原吉的仕途履历和主要成就进行描述和分析,着重从人物性格和取得成功之间的关系视角,详实地剖析了夏原吉的性格特征,并结合当今职场的特点,对职场上的各种角色特别是秘书人员会有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秘书;夏原吉;性格分析;当代借鉴
秘书部门是组织的枢纽部门,起着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连接内外的作用,秘书每天都要与各种人物打交道,他的性格如何与秘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从事秘书职业的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努力完善自身的性格缺陷,展示自己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发挥好个人的性格优势,对于做好秘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惟秘书工作如此,处在一个组织重要工作岗位的人,其性格如何与他的职业生涯和取得的成就莫不密切相关。
夏原吉(1366—1430),字维喆,祖籍浙江开化,后徙江西德兴。夏原吉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为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曾任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太子少傅等重要官职。明宣德五年病逝后,明宣宗赐他为“太师”,谥“忠靖”。后人赞夏原吉是:“一生清操如冰雪,万世励节似苍松。”四十余年官宦生涯,二十七年户部任职,他虽一辈子未进入内阁,但无形中成为五朝皇帝的左膀右臂,史上称之为“大明管家”。究其根本,是由于卓越的政治才能,崇高的道德规范和几乎完美的从政性格。君王皇帝可以视作是夏原吉的上级领导,对待不同特点、不同抱负的领导,他用心领悟、事无巨细;军相大臣可以看作是他的平级同事,在与不同理想、不同追求的同事相处中,夏原吉聪睿共处、以礼相待;黎民百姓可以看作是他的红头文件,在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夏原吉坚持原则、事必躬亲。
一、个人性格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有些人稳重自信,有些人焦躁自负,心理学研究发现表明,对于不同的职业是有着不同的性格要求,虽然每个人的性格都不能百分之一百,也就是全部地很适合某项职业,却可以依据自己选择职业的偏向来培养。
在秘书工作中,性格往往牵动起个人的情感,情感既可以对秘书工作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到反向的减力作用,秘书人员在工作时要注意合理控制好自己的情感。要用沉着、冷静的态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实事求是的处理好分内之事,同时需要不断加强自我情操的修养,要不断提升良好的理智感,崇高的道德观,健康的审美感。
据明史《夏原吉传》记载,“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擢户部主事。曹务丛脞,处之悉有条理,尚书郁新甚重之。”可以看出,夏原吉虽然“早孤”,但责任感很强,通过“力学”赡养母亲。能力很强,因为学识,被推荐进最高学府“太学”,因为书法好,被入选“禁中”文书人员,抄写最高级的公文帝王“制诰”。同学在“喧笑”,他“危坐俨然”,不苟言笑、年少老成的样子,甚至传到了皇帝朱元璋的耳中;在担任户部的秘书“主事”之时,面对琐碎繁杂的工作,不急不躁,一件一件处理得有条不紊,卓越的处事才干获得户部尚书的器重。年纪轻轻,性格稳重,敢于担当,事繁务巨,不急不躁,耐心细致,条清缕晰,这样的性格特征,不仅引起最高领导的主意和器重,也为夏原吉以后的仕途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夏原吉的性格分析
(一)稳健负责与自信乐观
下属稳重,会给上级领导一种可信任感。夏原吉的稳重体现在,做事不急于求成,不图眼前政绩,始终注意过程管理。浙西治水期间,踏实能干,借鉴前朝经验,彻底根治水患;辅佐朝政,面对繁重的事务不慌不忙,处理的井井有条;主管财政时开源节流,合理分配等等。
浙西发大水,有关官员治理得不得力。永乐元年(1403)朱棣命原吉前往治理,不久又命侍郎李文郁做他的副手,派僉都御史俞士吉带水利书籍赐给他。原吉请沿着大禹所开的三江入海的故道,疏浚吴淞江下游,上接于太湖,然后,量地建闸,按季节不同开闭闸门。治水,是关乎民生大计的事情,再加上浙西水患一直治理不力,前朝并没有十分有效科学的治理经验,因此治理的难度,不言而喻。夏原吉在治水工作上以一贯的勤勉、认真对待,日夜经画、目为之赤、考虑周详,亲临工作第一线,布衣徒步,用温文尔雅的态度对待受灾百姓。通过治水,夏原吉的政治生涯有了质的改变,他和朱棣对于彼此的政治理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原因在于,朱棣成为皇帝是带着弑兄夺位的帽子,承受着众人异样的眼光,因此他的内心始终是热烈激昂,决心成就一番前世不及、后世难攀的伟业,而夏原吉做事的风格正符合朱棣的选人标准,治水的成果源于夏原吉不急不躁的恒心和认真负责的耐心,治水三江如海的方式和效仿大禹的背后寓意是朱棣想要的,正是如此,这种稳健成熟性格带来的成绩让夏原吉在实现自己的理想过程上锦上添花。
永乐八年(1410年),皇上北征,夏原吉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总管行在所九卿事务。当时各部门刚刚创建,每天早上,夏原吉进去辅佐太孙处理各项事务。退朝后,各部的郎官和御史又围上来请示。夏原吉一边回答一边手批,不动声色。稳重负责的性格加上勤勉治世的工作态度,让夏原吉在辅佐朝政的关键时期脱颖而出。
身为皇帝的“大账房”,又面临国家每年“花费如流水”的情景,夏原吉自然养成了“用度谨慎”的特点。每年他“谏阻奢靡事百件”,甚至包括宫廷开支和藩王用度等行为。永乐时代的各种“大活动”,如接待外国使节、修筑河道乃至练兵设防,样样用款,但凡是由他负责,皆小心百倍,认真核算,能省则省,始终以稳健、周详的姿态应对。
而夏原吉的乐观,多体现在工作中的自信和游刃有余中。
史料记载,夏原吉自幼聪慧,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而事实是,由于政务的繁忙,他会将全国的耕地,户口,国库钱粮,赋税等资料摘抄到小本上,放于袖口中,时长进行翻阅,目的就是对全国经济形势有一个实时的掌控,这也使得他在回应皇帝关于天下钱粮之事时、在辅佐处理下级文件时胸有成竹,自信满满,从容应对。 永乐年间,国家庞大,内政外交复杂,明成祖朱棣有着无比宏大的雄心壮志,而国家的昌盛方方面面都需要钱粮的支持,夏原吉并没有畏惧,历史就在君臣的合作中被创造:
《永乐大典》是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著作大典在当时动用了朝野上下二千一百六十九人,费时六年,所费钱粮不计其数;平定安南之乱,大军集结队伍持续三个月,平安南耗时一年,共八十大军,每天耗粮二百万斤,如按三百六十五天记就是七亿二千万斤,这仅仅是军粮,后方的保障数额还没有计算在内;为使万国来朝,郑和六下西洋,一次所需白银就是六百万两,国库年支出的两倍;修建紫禁城十四年年,所耗钱财无法估量。
夏原吉对财政的把控张弛有度,有条不紊,不管面对多么棘手的财政问题,他都信心十足。稳健、踏实、乐观、自信给予了夏原吉作为一个户部大臣超然的业务能力。
(二)内敛谨慎与豁达宽厚
内敛,可以说是为人处世的传统方式,夏原吉的内敛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凡事不张扬,得意不忘形。谨慎,指对外界事物或自己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在古代,每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士人,成长起来,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自我世界观的问题,换言之就是从开始读书就应该懂的,为官在世不能够为自己、为家族谋利益,应该是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
古代官场政治环境异常复杂,党派分立、权利互争作为常态。作为一名能臣,如果想要屹立于朝廷之上,他必须在政治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智慧,把身边的政治环境经营得平静祥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众臣上朝前,朱棣时常会和夏原吉主动交流朝政事务,旨在了解自己的爱臣在看待问题上的意见和初衷,但每当上朝之时,夏原吉却不会表现出和皇帝非常地亲近,总是一副若无其事、风平浪静的样子。
一次,夏原吉的弟弟从乡下来京城探亲,走时,夏原吉只给了弟弟两袋粮食,永乐皇帝了解详情后,深知夏原吉素来清贫,于是赐蜀锦两匹于夏原吉,让弟弟带回家乡,夏原吉致谢后,对于此事并未洋洋自得、沾沾自喜,只是遵旨带回,奉命告知,如此而已。
内敛的人有一种柔性,他们无为而治,无为是指内心的平静,然而无为而无不为,他们对待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又很积极的行动,就像儒家说的那样:“内圣外王”。夏原吉身上有外儒内道的意味,他的外表是平静的,较少和周边官员发生冲突矛盾,自己专注于崇高理想的实现上,其内敛异常生动。
户部主管天下钱粮,在户部任职按理说最容易捞取私利,但夏原吉主政户部二十七年,以谨慎内敛行事,为官清廉、生活清贫。十九年(1421)冬,皇上将要大举远征沙漠,命原吉与礼部尚书吕震、兵部尚书方宾、工部尚书吴中等人一起讨论,都说不宜出兵。他们还没有上奏,正好皇上召见方宾,方宾极力说兴兵的费用不足。皇上很不高兴,召原吉来问边防储备情况,原吉回答说:“连年出兵,都无功而返,军马储备已损失了十分之八九,加上灾荒不断发生,现在已经内外交困了。况且您圣体欠安,还需要调养,就请遣将出征,不要劳动车驾了。”皇上大怒,立即命令原吉出去治理开平的粮食储备。而吴中进去所说的也和方宾一样。皇上更加愤怒,将原吉召回,关进内官监,并将大理寺丞邹师颜也关押起来,理由是他曾代理户部事。方宾惧而自杀。皇上于是抄原吉的家,除赐给的钞币外全部没收,只剩下布衣和坛坛罐罐。
夏原吉凡事不张扬,得意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清正廉明,两袖清风,他的谨慎内敛演化为了慎独,良臣、廉吏的赞誉让当朝众臣,无不钦佩豁达,对待人或事要坚持原则,采取宽容、忍耐的态度。
夏原吉宽宏有雅量,豁达无私心,当时无人能及。史书有记载“ 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左右莫得闻。退则恂恂若无预者。交阯平,帝问:“迁官与赏孰便?”对曰:“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从之。西域法王来朝,帝欲郊勞,原吉不可。及法王入,原吉见,不拜。帝笑曰:“卿欲效韩愈耶?”山东唐赛儿反,事平,俘胁从者三千余人至。原吉请于帝,悉原之。谷王叛,帝疑长沙有通谋者。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寝。”夏原吉内敛豁达,宽宏大度,关乎个人利益,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但若涉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则不惜性命,坚持原则。他在地方任职的经历很少,有地方任职也是时间非常短暂,但所到之处都有着非常高的威望和声明,当时的皇帝和朝中的同僚,对其都有一致的评价,有古之大臣的风范,忠诚、仁厚,反对他的人他认为应该以公道对之,他就会帮助这些人,不会在意对方曾经是否反对自己。夏原吉病故后,当时朝中最有权势的人,或为其撰写碑文、或为其碑文写序,他并无遗憾,得到了一个臣子在死后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三、夏原吉性格特质对当代秘书的启发与借鉴
夏原吉算得上是古代的秘书人员,有着秘书职业诸多必备的性格特征,他在工作当中体现出的稳健自信、内敛豁达是现代社会中作为一名合格秘书可以学习、借鉴的。新时代对于秘书职业的要求是在不断地提高,夏原吉身上的秘书性格历久弥新,依旧充满生机。当代秘书应当顺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潮流,以古为鉴 ,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完善职业特质,以便迎合这个开放多变的崭新时代。
(一)用“稳健”待事
现代秘书作为领导身边的人员,应当像夏原吉那样宠辱不惊,学会调试自己的感情做到温文尔雅、性情平顺,以平和的心态待人接物,同时努力提高承受力和忍耐力;现代秘书还应习惯于甘居幕后,夏原吉的名字虽非一位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但他参与重历史历程的经历和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信念却是永垂史册。踏实做事,用缜密的思维观察工作,处理工作,个人的努力成果是不会辜负自己。
(二)用“乐观”待己
秘书要有乐观、自信的精神。乐观自信在夏原吉身上体现在处理政事和辅佐皇帝上,他的官宦生涯以聪慧崭露头角,以奋勉勤奋稳步前进,这让他在面对繁复的工作时游刃有余、信心十足。秘书人员面对任务应当不抱怨,不垂头丧气,面对困难要学会调整心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具备乐观的性格,会对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充满信心。 (三)用“内敛”待世
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职业,内敛的性格比较符合秘书的特征。内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传统方式,体现在有谋能断,少言多行,是秘书具备较强的自制力的表现。夏原吉的内敛用在了调和“上级”和“同事”的关系上,宠辱不惊、得意不忘形。秘书人员在工作中要协调好各方的权力关系、利益分配,学会把自己的工作环境“打扫”的干净。
(四)用“豁达”待人
由于秘书人员的特殊位置,常常会在工作中遇到内部或外部的一些干扰。如在工作中会处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难免与领导人,同事及群众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利害冲突;在处理事务中,常会引起误解和不满,甚至充当无辜的“受气筒”。因此,秘书人员的性格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對人对事需要豁达,即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采取宽容、忍耐的态度。
性格,既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也是可以随着职业的变化有所改变,把握性格、顺应性格、完善性格,可以引导自己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顶点。夏原吉,是古代重臣,地位显赫,历史地位影响深远,他工作的组织、内容和当代大多普通秘书的身份、工作职责截然不同,但是夏原吉身上所具备的性格特征和处事艺术,却是现代秘书应有的职业素养和性格特征,是秘书人员学习和借鉴的榜样。“王事未能盬,舟程敢暂停?”夏原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让人赞许,他趋于完美的“秘书性格”让人敬佩。
参考文献
[1] 刘春芬.新时代秘书的“道”与“技”[J].秘书之友,2019(05):7-9.
[2] 王丹.夏原吉何以成就“五世重臣”的为官奇迹[J].领导科学,2016(27):55-56.
[3] 刘维璇.浅谈性格与秘书职业的关系[J].农家参谋,2018(06):193+231.
[4] 何宝梅.杨剑宇.秘书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8).
[5] 白话二十四史《明史》[DB/OL].夏原吉传http://www.guoxuedashi.com/a/18924x/260966o.html.
[6] 夏原吉开化明代人物专题[DB/OL].http://ren.bytravel.cn/history/1/xiayuanji.html.
[7] 明朝清官夏原吉:将贿赂之物尽数挂家中屋檐下[DB/OL].https://lishi.chazidian.com/renwu/25166/.
作者简介:安崇霖,浙江树人大学人外学院秘书学专业学生;章玫平,浙江树人大学人外学院秘书学专业副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2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