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志刚
【摘 要】作为高校教育质量体系中的关键性内容,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以往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人员和管理理念等方面有着诸多问题,与“互联网+”服务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就需要高校恰当利用“互联网+”环境改革和创新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发挥出后勤服务管理的服务及育人作用,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与管理质量。论文针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展开分析。
【Abstract】As a key content in the quality system of college education, college logistics service management faces a series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ast,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ogistics services had many problems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taff and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there was a clear gap between the "internet +" service. This requir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make proper use of the "internet +" environmental reform and innovative logistics service management work, play the service and education role of logistics service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and management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ogistics services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關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服务管理
【Keywords】"internet +"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gistics servi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1-0014-02
1 引言
“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调借助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来深度融合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对经济形态的演变有重要推动作用[1]。在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普及的趋势下,高校师生开始利用现代化的服务标准对后勤服务管理进行评判,而传统落后的后勤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难以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势在必行。
2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更新管理理念。当前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高校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师生越来越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高校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中,能从方法和理念的层面指导工作,使后勤服务管理部门变为多中心的服务场所和开放性的系统,达到管理完善、服务精细、效率提高的目标。
②加强民主监督。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实施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时,能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来构建符合师生要求的评价体系,让师生能从不同渠道获得各种信息,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及用户的评价情况。因此,高校可以将互联网发展特色与后勤服务管理相结合,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和优质的服务,如全天候、全空间的服务,让师生感受到周到且贴心的服务。
③满足服务主体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高达55.8%,网民规模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为此,高校开展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时,应该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对服务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加以满足,即:满足学生在网络服务方面的要求,提高后勤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确保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3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现状和优化路径
3.1 现状
一方面,服务理念落后。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使其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高校也有传承文化、科学研究、后勤管理、社会服务等其他工作职能,其中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对象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当前有些高校开展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时,其服务方式和理念并没有与时俱进,依旧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及服务方式,即便在后勤事务管理环节利用互联网技术,也只是将该技术作为相关文件发布的平台,影响后勤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专业人才短缺。高校后勤服务管理部门在软件开发、网络系统更新和建设等方面存在专业性人才缺乏的问题,后续力量不足,导致许多机械设备闲置,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由于专业性技术人才的短缺,高校不能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和计算机设备,后勤管理人员失去拓展应用互联网技术的信心,严重影响互联网技术与后勤服务管理的融合,不利于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3.2 优化路径
第一,转变服务理念。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转变理念,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尽可能为师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3]。同时,后勤服务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有明确认识,遵循服务为主、师生至上的服务理念,在日常工作中落实相关管理制度,保证服务的优质和管理的高效。此外,后勤服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后勤宣传工作,对各种宣传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与科学利用,如迎新宣传册、校园网、后勤门户网站等,打造良好的后勤形象和全方位的宣传平台。
第二,强化投资力度。对于传统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而言,其管理模式滞后且老套、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信息传播速度慢、共享应用程度不高,严重制约着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而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应用,利用微平台构建后勤服务管理的“微后勤”,借助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手段向师生推送带有视频、图片、文字的后勤服务内容,进而实现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后勤服务管理[4]。当然这些工作的开展与高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分不开,要求领导充分意识到“互联网+”应用于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互联网+”与后勤服务管理的深度融合。
第三,构建网络平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來,要想保证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高校必须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特点,科学构建网络后勤服务管理的平台,有机结合信息的展示、宣传与服务工作,促进管理效率的切实提高。具体而言,高校应该借助网络技术,对微信后勤服务管理平台进行合理构建,注重功能建设的丰富多样,既能向师生推广学校发布的相关通知,又能具备快递收发、教务应用、建议投诉、在线投票、失物招领等功能,从而加强师生与后勤部门的互动交流,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网络平台,使其能正常运转。
第四,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所以高校需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后勤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能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善于利用新技术创新后勤服务管理模式,进而加快后勤服务管理的现代化转型。同时高校可以构建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后勤人员分类培训体系,确保培训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如针对技术岗位人员,强化资格认证和安全培训;针对骨干人员,强化公文写作培训和电脑培训[5]。另外,在人才招聘过程中,高校应该要求人员掌握一定的互联网技术,重点聘用软件管理方面的人才,打造高素质、高技术的后勤服务管理队伍,为后勤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独特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其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对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服务理念落后、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最为突出,导致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制约高校教学事业的发展。鉴于此,高校必须要立足实际,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投资力度,构建网络平台,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师生提供周到、贴心、便捷的服务,增强师生体验,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强,鲁萍,王祖瑞,等."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5(5):18-19.
【2】张百军.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8):162-163.
【3】张巍.关于高校后勤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分析[J].时代农机,2015(10):83-83,85.
【4】张博雅,谷志峰,多世林,等.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3):76-77.
【5】刘燕飞,张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4(5):2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6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