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早期中国“龙”形象的发展演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龙是中华民族的共有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图腾崇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龙是中国先民虚构的形象,仅仅是先民崇拜的图腾,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直到1996年“新中国龙”化石在贵州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出土。这条“‘新中国龙’化石全长约770厘米……化石非常完整,其中头部长76厘米,颈长54厘米,身长270厘米,尾长370厘米,身宽约68厘米。头部呈三角形,光嘴长就有43厘米,头部最宽处大概32厘米,并在此处对称地长有一对略带弧度的柱状长角。左角完全露出,长约27厘米,右角被头部一些骨骼叠压,露出部分略显稍短……这对龙角在龙首上翘出,格外醒目”。(柳路:《贵州关岭“新中国龙”揭示龙“原形”》,《光明日报》2007年6月14日)“新中国龙”化石有着修长的身型、有力的四爪和峥嵘的龙角,这一形象与神话传说中的神龙极为相似,为中国古代的神龙传说提供了原型佐证,从而为中国神龙形象的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果说“新中国龙”化石的发现为中国神龙形象起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的话,那么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中心广场发现的龙则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已发现的中国神龙崇拜最早的形象源头。这条距今约8000年的龙形象是先民用红褐色砾岩摆成的,“龙长19.7米,宽1.8~2米,龙头、龙颈、龙体、龙鳞、龙爪、龙尾等摆放分明,石块排列有序。龙的前身宽大,石块较多、较厚,身体前部下方用石块堆砌出像足又像云雾的衬托物。由头、身体向尾部逐渐变薄、变少,尾部更加松散细小。头朝西南,尾向东北,昂首、张嘴、曲身、弓背,尾部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腾云驾雾之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的形象”。(毕玉才、刘勇:《8000岁“中华龙”:何时掀起“盖头”来》,《光明日报》2016年1月19日)这条由古代先民有意识摆成的巨龙所处的位置是遗址中心广场,所用材料是红褐色的砾岩。对古代先民而言,广场是部落举行大型集会和祭祀活动的场所,红色则代表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之所。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查海遗址中心广场发现的这条龙应该是该部落的祭祀对象,是原始龙图腾崇拜的物化表现。
  关于原始先民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发现当是1987年河南濮阳县西水坡发掘的三组蚌壳堆砌的龙图案,濮阳西水坡遗址是距今约66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
  第一组蚌图发现于西水坡M45中,“在墓室中部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龙虎图案,蚌壳龙图案摆于人骨架的右侧,头朝北,背朝西,身长1.78米、高0.67米。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骨架的左侧,头朝北,背朝东,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双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状,形似下山之猛虎”。(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濮阳市博物馆、濮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西水坡M45中不仅有蚌壳龙图案,还有蚌壳虎图案,且龙在东方,虎在西方,与中国古代星象文化中的“东方青龙,西方白虎”的说法相吻合,由此可以推断此处出现的蚌壳龙图案可能与中国古代的星象有关。
  第二组蚌图位于M45南面20米处,T176第4层下打破第5层的一个浅地穴中。图案有龙、虎、鹿和蜘蛛等。龙头朝南,背朝北。第三组蚌图为人骑龙,发现于第二组动物图案的南面T215第5层下(打破第6层)的一条灰沟中,两者相距约25米。这组蚌图摆塑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有一人,也是用蚌壳摆成,两足跨在龙的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好似在回首观望。(濮阳西水坡遗址考古队:《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12期)濮阳地区被称为“颛顼之墟”,在上古时代是五帝之一颛顼及其部族的主要活动区域,该地区出土的蚌壳龙虎图案和人骑龙图案当与中国最古老的传说“黄帝骑龙而升天”和“颛顼乘龙而至四海”有关,是中国早期龙图腾崇拜的典型代表。典籍记载也证明了这一点,《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大戴礼记·五帝德》载:“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曰高阳……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洁诚以祭祀。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史记》和《大戴礼记》都指出颛顼在天文历法上颇有造诣,西水坡M45的青龙白虎天象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描述颛顼游四海的时候,《大戴禮记》更是明确指出颛顼游四海采用的方式是乘龙,这与濮阳地区出土的蚌壳堆砌的“人骑龙”图案相一致,从而体现了古人的龙图腾崇拜。
  再来看看玉龙。中国人把玉看作天地精气的结晶,从而赋予了玉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故《说文解字》云:“玉,石之美,有五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玉石加工技术的进步,龙图腾崇拜自然而然地同玉器加工相结合,从而产生了早期的玉龙。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玉龙是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遗址出土的玉龙。该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龙身中部有一穿孔,由此可以推断该玉龙应是一件挂饰,既代表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又标志着古人的思想中出现了龙图腾崇拜的信仰和寄托。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遗址为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年。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时代最早的文字。通过研究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我们可以看出在商人眼中龙是一种巨头、有角、大口、曲身细长的神兽。而金文中的“龙”字在甲骨文巨头、有角、大口、曲身细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巨型的牙齿。我们知道,某一文字的出现、发展及成熟表明当时与该文字相关联的事物的发展与成熟。甲骨文和金文“龙”字的出现、发展及成熟表明商周时期龙的形象基本趋于确定。甲骨文中描述的商周时期龙的形象与新石器时代相比,增加了龙角,殷墟妇好墓玉龙的出土证明了这一推断。1976年,河南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件商代玉龙,该器高5.6厘米,长8.1厘米,玉呈墨绿色,间有褐色沁斑。龙首微昂,双角后伏,目呈“臣”字状,眼珠突起,鼻部微凸,张口露齿。龙身于右侧盘曲,尾尖内卷,两短足前屈,各有四趾。中脊饰扉棱,身、尾饰双线阴勾菱形纹、鳞纹,左足外侧饰云纹。这种有角、有鳞、有爪,腾云驾雾的龙形象的出现也说明了商代龙图腾崇拜的形成和确立。
  1977年,曾侯乙墓在湖北随县(今随州)被发现,墓葬中出土的一套完整青铜编钟轰动了世界,墓中同出的一件《二十八星宿图》漆木衣箱同样也引发了天文学家和文化学者的广泛关注。《二十八星宿图》漆木衣箱“盖面当中朱书一个篆文大‘斗’字,环绕‘斗’字,写有二十八宿的名称,二十八宿名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盖顶面两头,分别绘青龙、白虎”。(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第354页)《二十八星宿图》漆木衣箱盖面上所书写的二十八宿名称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关于二十八宿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件重要文物。通过考证,曾侯乙下葬的年代是公元前433年前后,此时《二十八星宿图》已被用于装饰衣箱,这表明当时青龙、白虎及二十八宿的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中国有了完整的二十八宿体系。
  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皆是蛇身人形,山东东汉武梁祠画像中有数量众多的伏羲、女娲形象。其中左石室第四石:“伏羲头戴斜顶高冠,女娲头戴五梁华冠,均为人身蛇尾,尾相缠。伏羲执矩,女娲执规,背相向。当中两个小仙人,尾也相交缠。伏羲面前还刻一长尾、肩生双翼的小仙人,其下刻云纹。女娲面前有一长尾小仙女飞翔。”(过文英:《论汉墓绘画中的伏羲女娲神话》,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画面中伏羲、女娲形象和小仙人形象皆是蛇身人形,这说明汉朝人眼中祖先的形象是蛇身人形,这是中国先民龙蛇图腾崇拜的具体表现,为我们研究早期龙图腾崇拜提供了宝贵资料。
  总之,早期中国龙的形象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是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神秘力量崇拜共同创造出来的,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探索研究。
  作者单位: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58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