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开始在各个方面寻求发展,全面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体育强国口号的提出,顺应了我国当下的发展趋势。实现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立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是体育强国的核心内容。文章立足于體育强国的国策背景,强调了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重要性,探讨分析了在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的不断崛起,我开始从单一经济导向型转向为多方面协调,均衡发展。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体育强国战略应运而生。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影响力,争取国家荣誉,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制度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关键。所以探讨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一、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在我国体育强国战略号召下的重大意义
培养竞技后备人才是实现体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未来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命之泉。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非常有利于经济体育事业选拔人才。这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近年来,他们对于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从客观上造成了大部分年轻人不愿再去从事体育竞技活事业,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体竞技体育发展的“断层”,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长远发展。要想我国体育事业能够保持当前的态势并进一步发展,必须要保证有充足的后备力量。未来的体育竞技是后备体育人才间的比拼,各国都格外重视本国后备体育力量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当下体育强国的战略号召下,探头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二、体育强国背景下培养后备竞技人才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问题
在当今我国体育事业的背景下,我国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存在制度问题。制度问题集中体现在管理体制障碍和竞赛体制障碍。
管理体制障碍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两个管理体系之间的矛盾。教育体系和体育体系是两个独立的体系,各自有自己相应的配置资源。但是由于体系的划分,导致了教师升学和科研的资源几乎被教育体制完全垄断。相对而言,训练,竞赛和运动员资源则几乎完全被体育体系所垄断。两大体系权力划分明显,各自有一套自己的执行制度和标准。这就导致了二者之间的资源无法共享,无法结合,进一步造成了教学和竞技分割的局面。
竞赛体制障碍主要体现在当下我国高中体育才是几乎完全由体育体制所垄断包办。体育部门完全掌握了这些竞赛资源,包括经竞场技地,竞技器材和资金等资源。体育部门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训练自己的运动员,从而加剧了体育体制和教育体制相互独立的局面。
正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体育体制相互分隔的情况,造成了当下我国体育事业所面临的体教不协调的状态。两个部门各自按照自己的规章制度来做事,各自占有着一定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因为体系的原因,不与对方共享,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使用的不协调。这是我国当今体育事业后备人才培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教学和训练的矛盾是首要问题
学业和训练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当下体育事业后备人才培养出现问题的首要原因,这一矛盾长期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在当下我国教育大背景下,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为了在中考高考中能够脱颖而出,学生往往背负着重大的压力。而我国体育事业选拔运动员,往往是从学生中进行选拔。这就造成了一些学生既要在自己的学业方面付出精力,又要抽出大量时间来进行专业的体育训练的双重压力。正是这种训练和学业的双重压力造成了当下年轻人不愿意去从事体育竞技事业,从而加剧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储备的不足。加之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且孩子的父母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担心体育训练会影响孩子的学业,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去进行体育训练,使得一些在体育竞技方面很有天赋的孩子不能被发现,造成人才的错失。
三、体育强国背景下培养后备体育竞技人才的策略
(一)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后备体育竞技人才短缺的问题,必须要从制度上改革,从制度层面入手。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而对教育体制和体育体制进行整合,淡化二者之间的分界。进行资源的再分配,打破教育体制垄断教师,升学和科研资源,体育体制垄断训练,竞赛和运动员资源的局面。通过建立新的制度让二者之间的独立性减少,在制度层面协调二者共同发展。打破体制壁垒,让体育制度能够享有教育制度的升学教师等资源,让教育制度能够相应体育制度竞赛场地等资源,创新新管理模式,实现新形势下体育制度和教育制度协同发展,共同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战略。
(二)完善竞赛体制促进公平竞争
竞赛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体育强国战略下完善竞赛体制,促进公平竞争,才能保证培养出竞技体育人才的竞技水平。通过“体教结合”,开放竞赛体系,整合教育系统与社会办竞赛的资源,建立一种公平竞争机制,给各个训练单位以平等、公正的参赛、选拔机会,完善竞赛选拔制。
竞赛是经济体育的核心所在。在体育强国的战略号召下,要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经纪后备人才,必须要有一个公平的体育竞技氛围。公平是进行竞赛的必要保证,一个缺乏公平的比赛是难以吸引和促进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必须在现有的框架下打破体育体制和教育体制之间的防火墙,实现竞赛资源的共享。通过体教结合的模式,开放竞技资源,引导多元化体育竞赛发展,通过一系列不同的体育竞赛来刺激竞技体育事业,从而来吸引青少年人才,达成培养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目的。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很容易被一些宣传所引导。利用这一特点,为发展我国地给经济后备人才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比赛,塑造一些体育偶像,从而来引导青少年进行体育竞技活动,保证我国体育竞技事业选拔人才的基数。因此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应该和各个社会力量一档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竞赛氛围,打造竞赛品牌,完善选拔机制,保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与选拔管道的畅通。 (三)加强保障措施,建立建新时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是我国体育事业选拔人才的重要場所,而体育事业有把持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大量资源。正是两个体制的不同,不协调,造成了当下体育生要面临学业和体育上的双重压力。要加强建设体育强国,必须要保证两个体制之间是相互连接的,两个体制之间的管道是畅通的。两个制度之间的连接点就是学生。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保证,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体育事业选拔人才。如何让学生愿意去从事体育竞技事业,如何让家长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去训练,参加体育竞技事业,这是保障人才输送的两个关键点。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找出它们的核心所在。学业和训练之间的矛盾就是两个问题的焦点。如何能够保证学生在进行训练的同时又能够保持自己的学业是当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学校可以通过适度的将升学资源分配给体育事业,从而来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样,体育单位也可以适度地将自己的训练资源适度的分配给学校,从而来减少学生的训练压力。只有建立完善的保障体制,才能够打消学生和家长的顾虑。从而真正的解决我国目前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短缺的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并向纵深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从当前研究现状来看,如何培养出高规格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后备人才,并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良性运行机制成了体育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要在体育强国背景下,解决我国经济体育事业后备人才短缺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从制度上入手,通过协调体育制度和教育制度二者之间的矛盾,实现教学升学资源和体育竞赛资源的再分配。通过建立一系列保障措施,减轻学生在学业和训练上的压力,是保证我国后备体育人才的重要措施。要推进我国体育事业,实现我国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上这两个大方面入手,解决制度和学生压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松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54-55.
[2] 孙克诚,李赞.结构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生态化转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9):22-29.
[3] 张波,汪作朋,葛春林,崔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审视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07):57-61.
[4] 徐全汛. 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省基层体校后备人才选材现状与问题分析[D].鲁东大学,2018.
作者简介:陈建毅(1981.10- ),男,河南中牟人,中牟县职业高中,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08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