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之“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且贯穿人的一生,如今教育不再局限于教会人如何存在于世,同时也关注生命本身。现在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在教育视域中占据了的重要的部分,但是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态度一项不受欢迎依旧是不争的事实。这使得生命教育都只是纸上谈兵,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让大众接受。文章旨在通过对传统回顾和现实问题分析找出生命教育在我国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生命教育;传统文化;现实问题
一、传统文化中的死亡教育渗透
对死亡的避讳使得生命教育在中国的推行步履维艰,在查阅资料之后,前人大致从世俗性与宗教性;伦理性与理性;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三点对比方中西观念,总得来说学者们对于传统儒学文化对于今天死亡教育的影响所抱有看法普遍消极。解铃还需系铃人,育要想在中国被接受还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
(一)儒学“敬畏生命”
许多人认为儒家对生死以“疑而不问”、“存而不论”、“敬而远之” 的方式加以回避这是他们片面的概括儒学的生命哲学。儒家中“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反应了儒家对待死亡的理性思考,生死有命都是必然。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朱熹:“死生常理也,……生之有死,犹昼之必夜。”异曲同工,告诉人们生死有常,人要接受它并在可以把握的时候更加努力,这便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作为儒学最看重的礼制,丧祭中也包括这中国最早的死亡教育。“丧祭有礼”不仅仅是对逝者的尊崇,是孝与礼的体现更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生人的教育,珍爱生命对现世做出积极的影响。
(二)道家“生死同质”
道家评价生死是:“死生, 命也;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不同于儒家注重死亡的伦理性和社会属性,庄子把死亡看做是一种解脱。体现了道家的超然淡泊。“死生无变于己”承认了死亡的必然性且不为人力所改变,所以教育人们面对不可撼动的生与死,唯有改变对待生死的态度,正视何为生命接受它,正如庄子想的那样,浮生一梦,一切皆为虚妄为自己的快乐才是本质,才能达到真正享受人生的美好。
(三)佛教“生死轮回”
佛学中对于生死的参悟也是重点,禅师说过“何谓参禅是向上要紧大事?盖为要明心见性,了生脱死。生死未明,谓之大事。禅宗的智慧是“了脱生死”,进入“涅槃”境界。佛学中的死亡教育是帮助人们从死亡中探索生命的意义,不必拘泥于生死,一切皆为虚妄,于世俗人而言“向死而生”。让每个人都能够了解生与死,坦然思各方面的问题。从而可以善待生命拥有慈悲之心,实现道德上升华。
二、现代社会中的死亡教育缺失
(一)学生自杀事件引起社会关注
在现代这样的花花世界之中,学生无疑是幸运的,他们生来就可以看见许多光怪陆离的世界,可他们无疑也是不幸的,看见的越多意味着需要变别的也越多,陷阱也无处不在,时刻在黑暗中窥视这些鲜活年轻的生命。“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计算出我国青少年自杀的基本情况,在中国5~9岁、10~14 岁、15~19 岁、20~24岁四个年龄段的自杀人数分别占全国自杀死亡人数的0.42%、3.46%、16.46%、22.33%。”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缺少了“生命教育”这一部分,让学生不再理解何为生命的重量。生命教育可以及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有关死亡的教育引导,但却被许多人视为洪水猛兽,以至于学生在面对变故或巨大压力刺激时无法解决情绪问题,造成悲剧。
(二)现代教育中的“生命”缺失
可现代教育对此不仅是避讳,更多了层不屑的意味。避讳是为着人普遍的鸵鸟心态,总怕一语成箴所以对视而不见,有意无意之间这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屑”却表现出现在的学校教育功利性强,学校教育以应试和升学为主要目标而无暇顾及死亡教育,致使消极对待生死轻视生命。值得注意的是,生命教育不可与道德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相混淆。“道德教育赋有对生命教育的指导性功能,它们之间是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关系。同时,生命教育也在这样的合作与实践中获得了课程实践的有效途径,并避免了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在知识体系上的重叠和冲突”[2]也就是说,生命教育有他独特之处,要尊重其独立性。
三、我国生命教育的生存之道
我国的生命教育发展总体上晚于西方国家,与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有自己独特的生命教育的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我们的生命教育起步的晚。但是我认为,起步晚不一定是坏事,正是因为我们起步晚,所以我们看的多,可以借鉴的案例多,可以学习的理论多,可以避免的错误多。我们一开始就站在高处,自然可以更好更快的发展。当然也不是说可以一蹴而就,要想生命教育在我国得到认可与发展需要两点改变,一方面从人们对于生命教育中“死亡”认知的转变开始接受;另一方面把生命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解决现实问题,发挥教育价值。
(一)生命教育中的认知
帮助人们“自觉地对自我生存境遇进行体察,以克服死亡恐惧”的独特教育,而唯有改变对生命教育中态度才能生命教育被接受存在,这需要我们层层推进:
第一,弄清何为生命,生命的本质及生命的意义是重新定位“生命”的第一步骤,从心理学、社会学、生命科学、伦理学、哲学、医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角度来阐释生命让人们可以理性;而“安于生,顺于死”的生死阐述则是一份感性的豁达。
第二,生命教育中对于“死亡态度”得尊重应该紧跟定义理解之后。尊重的也是个人的选择。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尊重不仅是包容也是学习;而个人的选择是基于他对生死的态度,尊重他的信仰。
第三,最终应该回归学校教育,对教育中的生命认知重新定位。教授学生认识死亡及濒临死亡的基本事實、学会有关医学及丧葬方面的知识、了解生命的周期变化、从法律、医学、社会学等角度认识死亡一定要保证教授内容的科学性;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或他人的死亡、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及生命的意义、积极有效调节悲伤。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传统文化中的死亡恐惧,但是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帮助我们列出了克服的办法:Death Education中作者就从留个方面来指出死亡教育的重要性,简单概括来讲“1、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己的死亡,使用更有效地方法来处理对死亡的恐惧;2、正视生活中对于死亡的妖魔化,以健康观点谈论死亡;3、通过对死亡的思考来正确评价自己的生活,提升对生活积极的态度;4、在专业或非专业的护理陪同下对丧失亲人和临终病人给予情感;5、帮助他人了解关于死亡的专业术语;6、帮助他人面对死亡[4]。”
(二)基于现实问题的死亡教育目标定位
现在基于社会需要应将生命教育目标定位于解决现实问题,有了现实价值也就有了生存的根基。频频出现我们视野中的学生自杀事件报道开始刺痛大众神经,文章中也提到过教育中的“生命”缺失是导致学生轻视生命的一大原因。生命教育需要开始将视野转向现实世界,解决现实问题。
生命教育于个体是为了个人对生命反思。对于生命的思考教育是为了生命的完善,在生活中人的生老病死、自然地四季轮回,这一切所见所感都是个体通过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对死亡的感受与把握。那么对学生而言,学校教育中除去考试升学,所能教育他们的关于生命的思考便是生命教育的责任。“教育无形中被赋予了一系列神圣而又现实的使命:使那偶然被抛入世间的个体生命能在恐惧与无奈之后平静地面对终有一死的必然,坦然地接受这份有限。”
参考文献
[1] 张纯.学生自杀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18(16):33-35
[2] 苗睿岚,薛晓阳.生命教育的转向与教育定位[J].教育发展研究,2016(24):13-16.
[3] 鸿军,刘辉.开展大学生死亡教育的成效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0):65—66.
[4] Eddy,J.M.&Alles,W.F.(1983).Death Education.St.Louis:The C.V.Mosby Company
[5]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索[D].河南大学,2002.
作者简介:张璐(1995- ),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研究生在读,江苏省扬州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24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