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以“说”为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雪英

  【摘要】在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中,社会实践必将越来越以“说”为主。而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却忽视了这个问题,而是轻“说”,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写”而不能“说”,好“写”而不好“说”,课堂上学生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气氛沉闷不活跃,即使回答,也是词汇贫乏,语言空洞,而这恰好与今天的“素质教育”相矛盾。这就告诫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口头作文 能力
  目前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对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美国,从小学到中学,听说训练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本,听说能力的培养写进教学大纲,作为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在西德,语文教学除了通过教科书的讲授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德语书面语和口语外,还专门编写了一些说话训练的辅助教材,如《说话教育》一书就是西德莫显茨・迪斯特威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以说话训练为主的德语辅助教材。可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在国际上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面对这些跨世纪的建设人材,既要培养他们具有真才实学,又要使他们具备出色的口才,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l.课堂说文。每堂课拿出五六分钟的时间,采用口头作文形式进行训练。这种口头作文可分为自由式口头作文和命题式口头作文两种形式。自由式口头作文即学生根据其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自由表达。命题式口头作文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题目范围,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材料,流利表达。在这两种形式中,自由式口头作文比较能够很快为学生所接受。因为它的题材和体裁没有一定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熟悉的喜欢的内容任意表达,而且学生可以在课下做好准备。这种形式适合于刚开始训练阶段,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特点进行锻炼。命题式口头作文一般是教师在上课时随出题目随让学生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适合于在经过一定阶段训练后的学生,这可以提高学生迅速分析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求学生有独到的观点,完整的格式,立意要明确,要言之有物,语言要清晰流畅、吐字清楚。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表述作出反应,当堂讲评,分析其优缺点。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相互间展开评论,或就同一话题展开讨论,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头作文这种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可能会流于形式,也可能会出现学生迫于无奈敷衍了事的情况。为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教师应严格把关,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鼓励学生大胆说。对于那些胆小的不愿开口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应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环境,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开口说话。在命题时,教师应选好材料,结合学生特点,选择他们熟悉或最关心的话题进行命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譬如,可以让学生谈谈家庭,介绍班级,就身边的某一件事情展开议论,等等,这些话题都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深入地展开讨论。教师在此应起一种引导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他们的观点,要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形式,正确地看问题,纠正他们思想中的某些偏颇。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观点中提出疑议,引导他们深入地思考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在不断地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思维空间得以扩大,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也就加深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也就会相应提高了。
  2.课堂说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多思多说。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问题指导学生说。可以说文章的内容,也可说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可以说对文章的独到体会。关键在于学生能用流利的语言完整的表达独到的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问题的方式,首先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卖柑者言》一文,可以提“柑桔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引导学生由现实生活中的柑桔和文中的柑桔相比较,再由柑桔引到人的品质方面,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应该怎样做人。教师的问题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讨论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会反其道而行之,也许有些观点会出人意料,这说明学生能独立思考了,作为教师应当鼓励引导,要求同存异,不可对持异议的同学持否定态度,否则容易挫伤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另辟蹊径,从多方位多视点思考问题,这样更有利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既然是说文,要引导学生从文中说出新思想、新观念。同样一篇文章在不同人眼中理解是不同的。特别是初中学生社会阅历不深,社会观察力不强,对问题的思考会出现某种片面性,作为教师应引导他们全面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作出不同的指导。教师在要求学生说文时,要要求他们结合课文或社会现实有理有据地说。也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老师让学生就课文中某二方面让学生作总结概括时,学生会只用一句作结论了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说出是如何得出这种结论的。
  在学习《统筹方法》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总结这种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时,学生只回答了“这种方法节省时间”这么一句话。于是,我引导他从书中分析是如何节省时间的,又让他从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这种方法带来的方便,并且我还让学生课下做一些有关方面的实验,到课堂上说明。通过这些引导,学生能够结合事例有理有据地说明这种方法的好处了。采用“说”课文这种方式,是把学生提到一个主体位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将思考过程说出来,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也可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及思辨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说”这一能力。
  总之,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听、说、读、写本是密不可分的,“说”和“听”的培养更是紧密相连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写也是说,是用笔来说。”从“共时”的观点看,听、说、读、写是相通的。以说促想、以说练听、以说带读、以说助写。百川归大海,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最终还是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625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