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德育实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莉

  【内容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回顾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的发展,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并提出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为德育服务的措施。
  【关 键 词】高校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的发展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育工作者的实践摸索,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心育与德育关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一争论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0年代,这一时期,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只有少数的设有心理学专业的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虽然一些学者开始思考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但还是未被重视;在实践上,当时也只有少数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理论及经验都很匮乏。第二阶段是90年代至今,主要特征是德育包含心育,心育逐渐分化出来,并占有重要地位。90年代初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是否重要,心育是否属于德育范畴问题。1994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次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把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德育目标之一,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的十大内容之一。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的中央16号文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德育与心育关系的明确,大多数德育工作者也取得了共识,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有必要汲取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益理论和经验来丰富德育的内容,开辟德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者提供新的视角
  高校学生辅导员,政工干部以及德育课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理论及实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强调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灌输――接受”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这种德育把学生当作物,忽视甚至否认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物化教育,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也是现在德育工作者对品德教育的高期待与教育对象对品德教育的整体低认可度的主要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显著的特点就是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进行情感交流。对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责怪、不呵斥、不张扬,而是循循善诱使学生心悦诚服,主动改正。另外心理咨询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相信每个人都有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改进的能力。如果每个德育工作者都能放下“权威者”的架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省、自悟,成为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及自身潜力,德育工作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传统的德育教育将学生看作一个孤立的个体来进行教育,“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有时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适得其反。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强调将学生放入一定的背景中,放入社会关系中去看待,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指导学生如何去做,而不是要求学生做什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三)心理健康教育扩充和完善了德育所需要的目标和内容
  传统的德育,只重视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国家,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等,但对于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同周围人们的关系,如何学会正确的生活,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等方面,往往不够。而这些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的。因此,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向德育的渗透,才能使德育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事实上,德育的改革及其成效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同属于“大德育”的范畴,它们都是满足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都是为了塑造一个完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一)对德育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虽然有共同点,但毕竟分属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因此,如果想真正地让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服务,发挥德育功能,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了解其理论、原则及方法,才能在德育工作中游刃有余,摆脱传统德育模式的束缚。
  另一方面,也应该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有良好的认知能力,是否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强调要让学生如何如何,却忽视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成长。因此,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是对德育工作中主客体都有利的一件事。
  (二)利用学生团体扩大教育范围
  德育工作中有个别谈心和集体教育,心理咨询中有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二者存在共通之处,我们可以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现在很多大学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都采用了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即受训和督导过的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德育也可以借鉴这种朋辈辅导的方式,利用学生团体扩大影响。
  因为大学生群体受同伴的影响更大一些,学生群体中和学生群体之间会形成不同的“场”,从而形成“场效应”。如果我们对一些德才兼备的学生进行培训,用他们的力量去影响周围的同学,从而改变一些同学的不良行为,有时要比教师去干预要直接,有效的多。毕竟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不多,而发现问题时间相对比较滞后,而同伴之间的影响则可以防患于未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改变的目的。
  (三)将心理咨询方法应用到德育中
  高校德育工作者完全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的方式和技巧,不同的教育目的,可以借鉴不同的方法,如:
  1、行为训练技术。行为训练技术在增加团体凝聚力,增强队员的抗挫折能力,培养队员的合作意识等方面有显著功效。现在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漠,以个人为中心,如果单凭简单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想的目的,如果采用寓教于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行为训练方式,让他们在玩中学,亲身去做,去感受,进而自己去总结得失,反省,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2、角色扮演。这是行为主义治疗方法,适用于德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很多人在考虑问题时都是首先从“我”出发,很少能顾及到他人的感受,因此,人际问题,诚信问题,社会公德问题也随之产生。角色扮演是让他们换位思考,变换角度,从而想别人之所想,与周围人,与环境达到和谐。
  3、改变非理性观念。心理咨询中理性情绪治疗理论认为,造成人们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困扰的原因,不在于外部的诱发性事件本身,而在于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如果其理解评价是不合理的,就会产生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要消除问题,德育工作者就要发现学生的不合理观念,以合理的观念代之,在分析讨论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4、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在教育中借鉴心理咨询中的共情、倾听等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共情,即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被接纳,被理解;倾听,即不盲目下结论,先了解学生心声,从而有的放矢。
  高校德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必然会达到二者的双赢,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何小兵.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初探[J].职业时空.2007(3).
  [2]季丹丹,郝乐祥.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理论界.2007(2).
  [3]胡新宇.论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科技信息.2006(2).
  [4]金一波,严建雯.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德育创新的抓手[J].当代青年研究.200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6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