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考清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926年夏,北京清华国学研究院准备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报考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大学毕业生;二、曾在中学任教五年的教员;三、从名师研究有心得者。
当时在国学研究院任教的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国学大师,这对那时的青年学子的吸引力可想而知。有位年轻人也和众多学子一样,非常想进这所名师云集的著名学府,但他仔细地对照了这三个报考条件后,沮丧地发现,自己哪一条都不够格。
首先,他只读了两年大学,尚未毕业;而若再往前推两年,他还是一个只有“高小”(相当于今天的“小学”)学历的人,也就是说,他现在的实际学历仅是“高小”,与“大学学历”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第二个条件,他同样不具备。虽然他曾做过小学教员,算是和“教员”沾了个边,但“小学教员”和“中学教员”之间的差距看似不大,实则这是一条硬性规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没有半点商量余地。何况,还有“五年”这个时间要求?
现在,只剩下了最后一条:“从名师研究有,心得者”!
他正在读书的这所大学,校长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真正的“名师”)。但章太炎只是挂名校长,从未到学校上过课,他只在开学典礼时远远地看到过章太炎一眼,这和“师从”显然不沾边。
这位年轻人不死心,转而又想:古代科举考试,仅仅因为考官是某某,考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自称是某某的门生,章太炎既是校长(虽然仅仅是“挂名”),那我应该也算是他的“门生”吧?至于“心得”,无非是说学生有没有“师从名师”的真才实学,如果我确有真才实学,借一下名师的招牌又何妨呢?
如此“自欺欺人”地“盘点”了一通,最后这位年轻人认定自己具备了“师从名师”且有“心得”的“资格”了,于是便冒冒失失地报了名。校方一听说他“师从章太爽”,竟没做任何调查,顺利地放他过了关。
报考这一关算是“蒙”过去了,但这次入学考试的试题却出得极为“刁钻”一一全部试题是要回答“四个100”,即:100个古人名,要写出每个人所处的朝代和主要著述;100个古地名,要答出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00部书名,要答出各部书的作者是谁;100句诗词,要答出各出自哪首诗词。
许多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报考条件的考生都傻了眼,可这位年轻人却欣喜地发现,自己对这些试题却一点都不陌生:他一直是靠自学,在数十年如一日的苦读中,脑子里早已装满了各种丰富的知识,而这些试题对他来说也算不上太难。不出所料,凭着过硬的国学功底,他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26名的好成绩被录取了。
这位年轻人便是被誉为“一百年来中国最伟大的语言学家”、“国学通才”的王力。
(摘自《华人时刊》2009年第6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7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