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养生保健溯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昌志
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养老尊老的法律,在甘肃武威新发现的“王杖诏书令”中记载了对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的照顾和优待的条款。《史记,扁鹊列传》也有扁鹊周游列国,闻周人爱老人而为“耳目痹医”的事迹。据考证,在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养性》中提出“养老大例”之后,特别是宋以后,养生学研究的重点才真正转向老年养生。
《养老奉亲书》是宋代陈直根据多年的研究体会及唐以来对老年保健的研究成果著作而成。该书对老年人保养、饮食调治、用药宜忌及老人护理等问题均有论及,提出了老年人的“七养论”,还继承发扬了《内经》以来的四时顺养思想,提出四季养老论:“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当夏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当冬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老年养生学的内容。元代泰宁总管邹铉之高祖、叔祖等人,用此书之法备极荣养,“皆年过九十”,邹铉本人依之调理,亦寿至稀年(《寿亲养老新书》)。于是邹铉在1307年将《养老奉亲书》加以整理,续增第二、三、四卷,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该书在中医养生学史上也是一本有名的老年保健养生专著,其“征引方约(注:当为药)类多奇秘,于高年颐养之法,不无小补。因为人子,所宜究心也”。(《四库全书提要》)元刊、明刊等版本中刊行者皆署以“居家必用本”,并且还传至朝鲜和日本等国,可见影响之深。
到明代出现了另一本老年保健养生专著――《遵生八笺》。该书在学术上与《养老奉亲书》有渊源关系。原题为屠隆纬真人著,书中内容也多引用道教养生之说,看来恐为道教传人所作。书中有“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等篇章,对四时顺养、饮食调治、起居合宜、药物补养等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此书自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刊行后,颇受欢迎,到解放前已刊行过五次。这几部书的流行速度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在中医养生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与宋以后,老年养生保健的方兴未艾是有密切关系的。
明嘉靖年间,新安徐春甫撰《老老余编》两卷。该书也是一本老年学专著。老年人的颐养是该书讨论的主要问题。卷首要求人们“洞烛摄养之方以副人子之孝心”,这种把养生与“忠孝”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无疑对明清时代老年保健研究的开展与深入起了推动作用。该书上卷重点选录《千金要方》、《寿亲养老新书》养生诸说及《格致余论》养老、茹淡,《医学入门》保养等内容,对老年人的颐养颇有裨益。
明代御医龚廷贤对老年养生也有不少贡献,在《寿世保元》中不仅辑人了许多前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而且搜集了大量延年益寿的秘方,并将其精妙者编成口诀,广为流传。更为重要的是他写了《衰老论》,对衰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这一时期的老年养生保健学不仅在方法上丰富多采,而且在理论上也独具特色。明代另一位名医龚居中撰的《五福万寿丹书》和《红炉点雪》亦有独到之处,认为老年人安养、延龄应从居处、调摄、保形、节欲、按摩、功药等六个方面人手,并详细地记录十几种引导方法,有动有静,有柔有刚,很适合老年人练用。此外,明代的《洪梗辑刊》、《寿养从书》,清代的《寿养秘诀》、《养真集》等书,也大都讨论了老年人的养生与长寿问题。清乾隆年间,著名养生学家曹延栋撰《老老恒言》五卷。卷一为安寝、晨兴、盥洗、饮食、食物、散步、昼眠、夜坐;卷二为燕居、省心、见客、出门、防疾、慎药、消遣、引导;卷三为书室、书几、坐榻、杖、衣、帽、带、袜、鞋、杂器;卷四为卧房、床、帐、枕、席、被、褥、便器;卷五为粥谱,主张从节饮食、调精神、慎起居、辅导引等方面养生。
古代的老年养生保健还有一个特点,即许多非医学性的书刊也大谈老年人的养生长寿问题。如宋代陆游记载了用“拜”使老年人却病延年的方法。他说:“张廷老名珙,唐安江原人。年七十余,步趋拜起健甚。自言夙兴必拜数十,老人气血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老学庵笔记》)明代顾元庆更别具一格,引用郭功父的话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状态作了深刻地揭示,说:“郭功父谓老人有拗。诗谓:不记近事记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笑有泪;夜不睡,日里睡;不肯坐,只好行;不肯食软,要食硬;子不惜,惜孙子;大事不问,碎事絮;少饮酒,多饮茶;暖不出,寒即出。”(《檐曝偶淡》)真是人木三分,对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状况及生活习性颇有帮助。明・王象晋的《清寤斋心赏编》、清,马大年的《怡情小录》、袁润卿的《身世辑要》、裴一中的《裴子言医》等书中,涉及老年颐养的内容亦颇多。
由于老年养生保健的兴起,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提高,寿命延长。清朝文人龚炜曾有一段生动的描写:“世际其盛,人多寿考。今之以百岁题旌者,岁不乏人,可谓盛矣。”(《巢林笔谈・卷五》)说明老年养生保健有效地促进了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1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