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氟西汀治疗伴有抑郁及/或焦虑症状头痛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守道 胡艳玲

  摘要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伴有抑郁及/或焦虑症状头痛的疗效。结论:氟西汀治疗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严重程度的伴有抑郁及/或焦虑症状头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氟西汀伴有抑郁及/或焦虑症状头痛
  
  头痛在基层医院门诊就诊率较高。但由于对伴有抑郁及/或焦虑症状头痛的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致使患者痛苦不堪,个别患者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我们采用氟西汀协助治疗伴有抑郁及/或焦虑症状头痛患者4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90例入选者均系我院门诊患者,并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分类委员会制定的紧张性头痛(41例)、偏头痛(49例)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3分和/或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分;所有患者入选时均为头痛发作期。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氟西汀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分组后均要详细记录患者的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以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
  方法 两组患者入选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即西比灵胶囊,5mg/次,bid,po;卡马西平,50mg/次,tid。治疗组加服氟西汀20mg/次,8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用基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l、4、8周分别记录患者的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分钟)和头痛程度。
  评判标准 ①无头痛发作(一):②(+):轻度头痛,不影响工作和生活;③(++)中度头痛,对工作和生活稍有影响;④(+++)重度头痛,对工作和生活有影响,必须甚至卧床。并记录SDS、SAS标准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方法 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样本组间比较应用成组比较t检验,P<0.05为有意义。
  结果 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从治疗第4周才有所减少(P<0.05):治疗组从治疗第l周起就明显减少(P<0.05),从第4周开始更加明显(P<0.01),第8周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见表1。
  
  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持续时间 从治疗的第1周开始均明显缩短(P<0.01),且两组患者在治疗的8周中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的缩短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从治疗第4周头痛程度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第8周与第4周比较没有进一步改善(P>0.05)。治疗组从治疗第1周开始就有所改善(P<0.05),并且第4周和第8周与第1周比较均有进一步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第8周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SAS标准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的SDS标准分从治疗第4周起就明显减少(P<0.01),而SAS标准分从治疗第1周开始就明显减少(P<0.05)。见表2。
  不良反应 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6、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头晕及嗜睡症状,治疗组有3例出现轻度恶心、便秘。
  
  讨论
  
  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在临床上是一常见病及多发病。综合医院门诊医生由于对头痛伴有的抑郁及/或焦虑症状认识不足,往往只针对头痛的治疗而忽略了抗抑郁及焦虑治疗,临床效果欠佳。从发病机理看,头痛及抑郁症、焦虑症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密切关系,两者互为病因,又可以成为相互的加重和诱发因素。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和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均有血小板及5-羟色胺(5-HT)的改变,因此有着共同的生化基础,故其相互之间的症状常伴发出现。长期头痛可产生抑郁及/或焦虑症状,而抑郁及/或焦虑又可加重头痛,可互为因果。近年有资料报道[2],有25%~60%的头痛患者伴有抑郁及/或焦虑症状。
  5-HT是机体内重要的神经介质之一,它与精神活动特别是情感活动关系密切。多数抑郁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几种神经介质,其中脑组织中5-HT含量少和/或功能降低,与抑郁发病有关[3]。
  氟西汀作为新一代抗抑郁药,是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能特异地作用于5-HT再摄取泵,提高脑内5-HT浓度,有效治疗抑郁及伴随症状。本文对我科诊断的伴有抑郁及/或焦虑症状的头痛患者予氟西汀进行了8周系统的抗抑郁/焦虑治疗,治疗前后治疗组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的改变及SDS和SAS标准分的改变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P<0.01),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本文结果显示,氟西汀治疗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严重程度的伴有抑郁及/或焦虑症状头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氟西汀疗效肯定,安全系数高[4],不良反应少,本文结果支持此结论。
  
  参考文献
  1、吴保仁,王洪典,任雪芳,等氟桂嗪预防偏头痛的双盲疗效观察,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1.8:111.
  2、萧世富,世界卫生组织初级保健病人心理障碍合作研究的上海样本结果,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2):90-94
  3、蔡焯基,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科学出版社,1997:176.
  4、Vane el.Pharmacokinetics of the newer antidepressants:Clinical relevance. Am JMed, 1994, 97(Suppl 6A):13-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7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