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针刺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例中,男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2岁,平均39.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4年,平均9.05年;确诊为干燥综合征者12例,长期配戴隐形眼镜所致者2例,其它6例。
  诊断标准:下述4项试验中有2项异常者可诊断为干燥性角结膜炎。
  Schirmer试验≤10 mm/5min,BUT试验<10秒,角膜染色指数>10,结膜活检组织中出现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2 治疗方法
  
  主穴:水沟、风池;配穴:患侧睛明、后溪、三阴交、阴陵泉、太溪,健侧合谷。操作:①水沟穴,取1.5寸毫针,针柄与人中沟成10~15度角,针尖向鼻中隔刺入水沟穴,使用提插捻转手法,患者有酸胀疼痛,眼中酸涩热胀感为止,不留针,隔日1次;②风池穴,取1.5寸针,针尖正对对侧眼眶,针刺得气,以酸胀感传到眼区为宜;配穴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疗程为4周,随周末休息。
  
  3 疗效观察
  
  观察指标为记录治疗前后两目干涩的症状变化:0为恢复正常;1为眼内不适感,灼热而痒,泪少,偶有瞬目;2为眼内不适感,灼热而痒痛可忍,少泪而干涩,频繁瞬目;3为眼内异物不适感,灼热痒痛难忍,无泪,频繁瞬目。
  观察治疗前后Schirmer试验、角膜染色指数、BUT试验的变化。
  3.1 疗效标准
  参照总后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临床痊愈:症状全部消失,理 化检查结果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理化检查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有所减轻,理化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理化检查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根据上述疗效标准,结果临床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治疗4周后,两目干涩症状明显缓解(P<0.01);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指数、BUT试验数值均明显改善(P<0.01),见表1。
  
  4 典型病例
  
  吴××,女,60岁,教师。两目干涩1年余。予贝复舒眼药水滴眼治疗1年余,未效。就诊时眼内异物不适感,干涩,泪少,频繁瞬目,津少咽干,鼻干,乏力,皮肤干燥起屑,舌红少津。查Schirmer试验:左4 mm/5 min,右4 mm/5 min;角膜染色试验:左(+),右(+);BUT试验:左7秒,右8秒。诊断:干燥性角结膜炎。治疗取水沟、风池、睛明、 阴陵泉、三阴交、合谷、太溪穴。治疗1次后,患者自觉两眼凉润舒适,瞬目减少;1周后 ,双目潮润,无瞬目,津少咽干减轻;2周后已无不适;续针2周,巩固疗效。复查Schirmer试验:左17 mm/5 min,右15 mm/5 min;角膜染色试验:左(-),右(-);BUT试验:左12秒,右11秒。随访半年未复发。
  
  5 讨论
  
  干燥性角结膜炎在祖国医学中尚无相应病名,从其症状特点及伴随的全身症状看,属“燥证”范畴。由于本病实际上为全身性疾病,因此取穴不应局限于局部,故采用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配合的方法。本病辨证多属阴虚津亏,络滞窍闭,故取督脉经穴水沟通行阳气蒸腾津液;风池属胆经,《审视瑶函》云:“胆中渗润精汁,升发于上,积而成者,方能涵养瞳神”,故针之,局部取穴睛明配远端合谷、三阴交、阴陵泉、后溪、太溪,有疏风清热、养阴生津的作用。
  目前本病尚无可靠治疗方法,西医多以泪液替代物对症处理为主,国内治疗本病的报道亦较少。笔者尝试用传统的针刺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收稿日期:2002-03-21,齐淑兰发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4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