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患者在静脉输液时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化疗是癌症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化疗疗程长,反复穿刺给药及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强,化疗期间很容易出现外渗而致局部组织坏死,因此加强对化疗患者在静脉输液时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方法:总结2010-2011年在我科住院的化疗病人在静脉输液时临床观察与护理的体会.
【关键词】 化疗患者;静脉输液;护理
1 临床资料
2010年-2011年在我科住院的化疗患者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最大73岁,年龄最小38岁;结肠癌5例,胃癌6例,直肠癌5例,乳腺癌24例;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吡柔比星,多西他赛。穿刺部位均在上肢(手背或前臂),25例患者顺利完成了化疗,穿刺部位无红肿,无外渗现象,3例患者出现沿血管走向的索状红线,2例患者出现外渗,外渗面积为2-5厘米,经及时处理均治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静脉输液前的准备
2.1.1 做好健康宣教:病人在输注化疗药物前讲解化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输液肢体应避免过度活动,勿在穿刺部位热敷,在化疗时避免进食油腻,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以免刺激呕吐。
2.1.2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化疗药物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如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通常会出现脱发的症状,引起外形上的改变,很多女病人很难接爱,我们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沟通,告知患者头发掉了还会再长出来,短时间的痛苦是为了将来的健康,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3 穿刺血管的选择 首先要了解患者化疗期间和每个疗程的化疗次数及所用药物对血管的影响,以便计划使用和保护静脉。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原则应选择有弹性粗直的血管,先远心端向近心端,避免在关节活动及细小静脉处穿刺。一般不采用下肢静脉注射,宜采用交替注射法,勿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1] 提高穿刺成功率,在穿刺前20分钟嘱患者用热水或湿毛巾热敷,同时将穿刺部位下垂握拳远动使静脉充盈,穿刺时要冷静、沉着,思想集中。
2.1.4 药物浓度及速度应严格控制 护士应按医嘱和药物配制要求充分稀释药物,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输入速度过快,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致静脉外渗[2]
2.1.5 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针头: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型的护理诊疗操作。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3]其套管针导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而不易穿破血管壁,减少液体外渗,并且因为留置的特殊材料,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对血管的刺激性更小,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2.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护士操作前要认真做好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用络合碘棉棒连续消毒两次,待干后可穿刺,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2.2.2 化疗前应用对血管无刺激性液体建立通道,回抽见回血,确认穿刺成功后可输注化疗药物并严格调节滴速,两种化疗药物之间也要用20亳升―30毫升生理盐水过渡。
2.3 严密观察,加强巡视
2.3.1 严密巡视观察,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检查注射部位有无回血及外渗现象,查看患者是否出现严重呕吐等反应.对于发泡性药物要专人床边守护,密切观察至用药完毕, 对于特殊药物如多西他赛静脉输注时应密切监测血压.
2.3.2 严格床头交接班,每班交接内容包括:化疗药物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余量、输液通畅情况,有无外药物外渗等。
2.4 化疗药物外渗后的护理
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药物以3~5ml为宜,还要沿血管走行观察和了解血管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立即行局部封闭。常用封闭药物为0.5的利多卡因5~10ml加氟美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l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24h内).[4]
3 小结
化疗是癌症病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静脉输液的临床观察是关系到化疗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本组病例经过严密加强输液过程中的临床观察精心护理以及药物外渗后及时有效地处理,顺利完成了化疗.
参考文献
[1] 曹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2] 易佳丽.化疗药物外漏引起组织损伤的机理和防护.局部手术学杂志,2007,16.
[3] 袁旭.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乳癌外科.当代护士(综合版).2008年卷
第11期
[4] 童郁韫,黄阿农,郑苏芹.肿瘤化疗药物静脉渗漏后的处置[J].海峡药学,2006,18(6):120~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6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