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对社区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具体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择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56例,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称为对照组并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另一组称为研究组并应用社区康复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7.14%(3/2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70%(10/28),组间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其疾病发作几率。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2-131-02
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在社区当中的所占比例较大,在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也需加强对其的护理干预,以促使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疾病治疗效果,从根本上提升其生活质量[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56例慢性支气管炎社区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范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全部患者中男性例数与女性例数分别为33例、23例,年龄范围61-83岁,平均(71.94±3.06)岁,全部患者病程均处于8-17年之间,平均(12.71±2.43)年。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研究组(28例),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将常规护理方案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包括心理干预、用药指导、血糖监测、血压监测等。
1.2.2 研究组 将对照组患者所接受护理方案作为基础,为研究组患者增加社区康复护理方案。
1.2.2.1 肺部康复护理 对患者呼吸方式进行指导,促使其采取腹式呼吸,并令其家属充分掌握咳嗽咳痰的基本护理方法,如在患者咳痰时轻拍其背部,以促进排痰、提升有效呼吸通气量等。嘱患者戒烟戒酒、按时服药,视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其雾化吸入,以对肺部感染进行控制。嘱患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以提升其肺部呼吸质量。
1.2.2.2 生活指导 嘱患者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尽量不去有较多花草的地方,以避免花粉导致其发生过敏或引起气管痉挛。
1.2.2.3 健康指导 使患者充分明确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的致病因素、治疗方法、康复手段、疾病预后、注意事项等,并嘱患者对日常保健予以注重,以快速康复。
1.2.2.4 营养支持 提升患者对膳食结构合理性的重视程度,并为其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嘱其多多食用绿色果蔬,对糖分、油脂的摄入予以严格控制,多多摄入水分,忌辛辣刺激。
1.3 观察指标 于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所有数据的统计皆经由SPSS19.0软件完成。
2 结果
护理结束后,研究组中3.57%(1/28)患者出现喘息症状,3.57%(1/28)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3.57%(1/28)患者出现胸闷症状,临床症状发生率为7.14%(3/28);研究组中14.28%(4/28)患者出现喘息症状,10.71%(3/28)患者出現咳嗽咳痰症状,10.71%(3/28)患者出现胸闷症状,临床症状发生率为35.70%(10/28),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经统计检验得出X2=4.9088,P=0.0267,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功能及呼吸道防御功能均会发生减退,因此,老年人群体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几率较高,若未对此种疾病进行及时的治疗与有效的干预,则该疾病很有可能因反复发作而逐步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及阻塞性肺气肿,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2]。
本研究得出,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7.14%(3/2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70%(10/28),组间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显著(P<0.05),与胡蓉蓉的研究结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社区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3]相符,说明社区康复护理可使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良好改善其呼吸功能,将其机体抵抗能力有效提升上去,降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几率,有效控制疾病,提升其生活质量。
可见,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其疾病发作几率。
参考文献
[1] 叶小梅,刘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对策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1):1463-1465.
[2] 马春红.10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11):2622-2623.
[3] 胡蓉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社区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90-3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15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