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体血回输技术在体外循环下成人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评价自体血回输技术在体外循环下成人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单个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患者均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 ,观察其自体血回输情况、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及携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平均回输浓缩红细胞 (488±36)ml;在自体血回输过程中 ,均无不良反应 (如溶血、发热等 )及并发症 (如脂肪栓塞 )发生;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痊愈出院。①凝血指标:患者术前、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术后血小板 (PLT)、纤维蛋白原 (FIB)低于术前 ,凝血酶原时间 (PT)长于术前 , D-二聚体 (D-D)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②携氧功能指标:患者术前、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 2)、pH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患者术后氧分压 (PaO )高于术前 ,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 (HGB)与 Hct均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体外循环下成人瓣膜置换术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的效果较为理想, 对患者凝血功能、携氧能力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可保证良好的血液循环。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技术;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
  心脏外科手术, 常需要建立体外循环, 并且阻断主动脉, 对正常生理及内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且创面大, 手术时间长, 出血量相对一般手术多, 所以心脏外科手术的液体治疗尤为重要, 术中术后常常需要输液[1]。大量输注液体, 尤其是补充异体的成分血, 常会伴随免疫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2], 对手术的安全性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而自体血液回输技术不仅避免了输血反应更是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本次研究自体血回输技术在体外循环下成人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单个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纳入标准:体重≥50 kg, 术前HGB≥120 g/L;无严重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及血源性传染病患者。其中男48例, 女32例;年龄23~54岁, 平均年龄(38.7±5.6)岁。
  1. 2 方法 患者均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 患者入手术室后,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 输注林格氏液及聚明胶肽维持。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顺阿曲库铵、依托咪酯做麻醉诱导, 并采用芬太尼、顺阿曲库铵、丙泊酚维持麻醉。经由桡动脉穿刺置管, 以此支持持续动脉血压监测、血样采集。应用林格氏液及聚明胶肽预充体外循环管路, 预充后排尽多余液体, 加入肝素、硫酸镁、碳酸氢钠。全部采用正中开胸手术。心肌保护:全部使用Del Nido冷含血停搏液进行心肌灌注, 初次灌注量20 ml/kg, 最大量1000~1500 ml/次, 90 min后根据主刀要求复灌500 ml。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气管理采用pH稳态, 主动脉阻断期间肛温30~33℃。根据情况使用常规超滤。使用自体回液回输机做自体血液回收。
  麻醉前配置含有肝素的抗凝溶液, 使用肝素盐水预充双腔吸引管道和过滤血罐。将血液回收管道系统与过滤器、回收罐和储血器等相连接。在实施手术中, 利用负压吸引装置回收术中血液至储血罐中, 同肝素盐水充分混合。体外循环机余血打包后, 采用生理盐水冲管吸回血液回收机。当储血管中血液在800 ml时血液回收机泵头驱动血液, 使血液经储血管进入离心碗中, 自动洗涤回收的红细胞在经过洗涤后将浓缩红细胞泵入至血袋内, 以常温的温度进行储存即可, 在2 h内回输到患者体内。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自体血回输情况(包括平均回输浓缩红细胞、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效果)、手术前后凝血(PLT、PT、APTT、TT、FIB、D-D)指标、携氧功能(PaO2、SaO2、pH、RBC、HGB、Hct)指标。测定RBC、HGB、Hct、PLT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相应配套试剂;测定PT、APTT、TT、FIB、D-D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相应配套试剂;测定pH、PaO2、SaO2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自体血回输情况 80例患者平均回输浓缩红细胞(488±36)ml;在自体血回输过程中, 均无不良反应(如溶血、发热等)及并发症(如脂肪栓塞)发生;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痊愈出院。
  2. 2 80例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指标、携氧功能指标比较 ①凝血指标:患者术前、术后APTT、T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PLT、FIB低于术前, PT长于术前, D-D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携氧功能指标:患者术前、术后SaO2、pH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术后PaO2高于术前, RBC、HGB与Hct均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属于非生理性的心外科手术, 手术过程中的血流模式改变、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抗凝剂使用等均会加重出血[3]。使用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出血, 经过处理后浓缩成为红细胞悬液, 然后再回输给患者, 一方面能减少异体血液使用量、避免由于异体输血造成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另一方面能及时为患者提供新鲜的血细胞, 保证抢救成功率[4]。此研究中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應及并发症, 可见术中自体血回输是有确切的效果及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PLT、FIB低于术前, PT长于术前, D-D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其原因为是在处理血液回收过程中, 所占比例比较重高的红细胞多在离心碗外侧, 比重较低的PLT、白细胞则在内侧, 比重最低的血浆在最内上侧, 离心处理将大部分血浆、白细胞和PLT排除, 红细胞则成为回收血中最主要的成分, 白细胞、PLT和FIB等凝血因子势必减少[5-7]。但术中患者并无因凝血减少而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的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患者PaO2高于术前, RBC、HGB与Hct均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回收时负压吸引、过滤、离心等处理会对自体红细胞造成一定的破坏, 但因体外保存时间短, 所以并不会对携氧功能造成太大影响[8-10]。
  综上所述, 体外循环下成人瓣膜置换术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的效果较为理想, 对患者凝血功能、携氧能力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可保证良好的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 黄瑛, 辜勇, 胡迎霞, 等. ECC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自体血回输对免疫、携氧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8, 29(3):327-331.
  [2] 王龙, 高夏, 乔利阳, 等. 自体血液回输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液携氧功能的影响.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 22(4):312-316.
  [3] 吴亚, 朱丽坤. 自体血回输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氧代谢的影响. 中国输血杂志, 2016, 29(3):248-250.
  [4] 陆振飞, 徐兵, 王庆, 等. 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输对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失血量影响的疗效观察. 重庆医学, 2017, 46(8):1103-1105.
  [5] 赵际童, 蒋忠, 陈俊峰, 等.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自体血回输的安全及有效性评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4):465-469.
  [6] 黄萍, 赵苏丽, 太琼志, 等. 自体血回输技术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综述, 2015, 21(23):4414-4416.
  [7] 赵苏丽, 樊若琳, 王焕琼, 等. 洗涤式自体血回输技术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云南医药, 2015(4):394-396.
  [8] 汪美君, 朱海宏, 徐禮峰, 等. 预存自体输血技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与康复, 2016, 15(7):670-673.
  [9] 王萍, 唐德义, 王法娥. 自体血回输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24):118-119.
  [10] 钟恒芳, 莫艳祯, 卢映君. 自体血液回收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4(8):92-95.
  [收稿日期:2019-0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