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联合西比灵治疗小脑梗死后眩晕的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天麻素联合西比灵治疗小脑梗死后眩晕的疗效。方法 80例小脑梗死后眩晕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进行治疗, 实验组采用天麻素联合西比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用药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 与对照组的22.5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满意度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7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联合西比灵治疗小脑梗死后眩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用药满意度高, 使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天麻素;西比灵;小脑梗死后眩晕;康复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48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存与工作压力增大, 饮食与生活习惯优良率逐渐下降, 导致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 小脑梗死作为该类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步履不稳、恶心呕吐等, 在神经内科中十分常见[1, 2]。
其常继发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目前治疗主要采用溶栓、活血化淤、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因小脑梗死所致眩晕、共济失调、恶心呕吐症状明显, 多伴睡眠差、头痛, 所以给予天麻素静脉滴注, 西比灵口服改善症状。本文就天麻素和西比灵对小脑梗死后眩晕的疗效展开相关的探讨,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小脑梗死后眩晕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46.20±7.28)岁。实验组男23例, 女17例;年龄31~66岁, 平均年龄(46.90±6.4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面对可能存在的人文争论问题, 本院伦理会对本次实验进行考察, 知悉并通过了考察, 并对本次实验所有工作进行严格监督。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小脑梗死后眩晕首次发病患者;②意识清醒、站立不稳、眩晕、恶心呕吐、睡眠差、伴头痛等症状, 经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小脑梗死患者;③患者发病时间均<48 h, 符合早期用药的原则。
1. 2. 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②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③拒不接受治疗患者;④过敏体质患者;⑤严重小脑梗死昏迷患者。
1. 3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 首先要检查患者的各项体征, 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具体内容包括患者血压的控制, 通过降血压药物进行调控;吸氧;清除氧自由以及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确认患者状态相对稳定之后, 开始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
1. 3. 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单纯的西比灵进行治疗, 剂量设置为5 mg, 1次/d, 口服, 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同时严格观察患者相关体征, 对不良反应进行处理并且及时记录, 经过临床实验数据分析, 存在极个别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会出现乏力现象, 该乏力现象可能会引起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下降, 对于不良反应的观测来说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发生此现象, 需要立即停止治疗。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效, 治疗1个疗程。
1. 3. 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天麻素注射液(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6017)治疗, 静脉滴注, 剂量设置为600 mg/次, 1次/d, 严密观察患者相关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对实验组不良反应的观察中, 主要是观察对照组已有的不良反应是否会加剧以及在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基础之上是否会出现新的不良反应。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效, 治疗1个疗程。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
1. 4. 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显著:小脑梗后眩晕及其相关症状发生频率大幅度减少;有效:小脑梗后眩晕及其相关症状明显改善, 症状发生时较为轻微;无效:小脑梗后眩晕及其相关症状未见改善,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100%。
1. 4. 3 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满意度 满意度评价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定量表进行评定, 满分100分, >90分为满意, 60~90分为一般, <60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5.00%), 头晕头痛2例(5.00%), 腹泻2例(5.0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7.50%), 头晕头痛4例(10.00%), 腹泻2例(5.0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85, P=0.3902>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显著22例(55.00%), 有效16例(40.00%), 无效2例(5.00%), 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著11例(27.50%), 有效21例(52.50%), 无效8例(20.00%), 总有效率为80.00%。實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3, P=0.043<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用药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23例(57.50%), 一般15例(37.50%), 不满意2例(5.00%), 用药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满意15例(37.50%), 一般16例(40.00%), 不满意9例(22.50%), 用药满意度为77.50%。实验组用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7, P=0.0231<0.05)。见表3。
3 讨论
小脑梗死致眩晕患者, 在临床治疗当中十分常见, 急诊来诊患者因严重的孤立性眩晕、眼震和行动不稳为主要表现, 伴有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中约11%~24%, 确定诊断为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mPICA)血供区的梗死。这类患者与眩晕相关的主要责任病灶是在小脑小结。而小脑小结是前庭小脑的主要组成部分。小脑小结和同侧的前庭神经核之间有着丰富的纤维联系, 并接受来自外周前庭感受器的纤维投射。功能上, 小脑小结对同侧的前庭神经核起抑制作用。所以小结的梗死可以引起剧烈的眩晕。
小脑梗死致眩晕发病原因一般为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或狭窄所导致, 该病的发生于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较为密切联系, 并且一般是由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导致的血管病变所引起, 在治疗过程当中, 通过核磁共振能够清楚的检查出相关的病症, 由于小脑梗死属于急性疾病, 眩晕是其最常见症状, 而目前针对小脑梗死临床治疗的药物较为多样, 疗效、治疗机理、不良反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3]。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三大病死疾病之一, 缺血性脑梗死约占70%, 小脑梗死则是脑梗死疾病中的常见类型, 由于小脑在脑部当中的作用较为特殊, 随着病情的发展, 小脑会出现一系列难以逆转的损伤, 大量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都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 而原因则是很多人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导致后遗症的出现, 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 一旦发现有相关的症状, 及时的进行药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 3]。
西比灵是一种脂溶性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 能够通过高度选择性的特点对病理性过量钙离子进行抑制, 并且不会影响正常的钙离子朝细胞内流入, 具有组织因为细胞内钙离子过载引起细胞发生水肿、坏死、凋亡的作用[4]。在最新的实验中发现, 西比灵能够抑制因为去极化以及血管活性胺的刺激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异常收缩, 从而起到保证患者在缺血时血液流速的自动调节, 极大地改善了脑供血过程的效率[5-8]。但是由于患者的身体情况存在差异, 可能会受到药物的刺激, 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天麻素在过去的中医治疗中是一种十分名贵的中药, 具有平肝止痉息风的优益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天麻素的主要成分被提取出来, 制成了能够用于广泛治疗的药物, 当前临床治疗, 该种药物能够增加患者脑部血供流量, 有效的减少患者因为血供不足造成的头晕头痛症状;同时该药物还有着较为积极的镇静、镇痛作用, 对于改善迷路动脉和增加椎基底动脉等部位血供有着积极的效果, 而一般小脑梗死发生的部位也在与此。有研究发现天麻素通过改善肠胃部的血液流动从而起到增加肠胃耐受力作用, 这也是研究当中对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减少的原因之一[9, 10]。
在本实验中,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 与对照组的22.5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85, P=0.3902>0.05)。天麻素联合西比灵在对照组基础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增加, 反而有一定的减少, 表明天麻素对于患者不存在不良反应, 且对西比灵带来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3, P=0.043<0.05)。实验组用药满意度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7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7, P=0.0231<0.05)。
综上所述, 天麻素联合西比灵治疗小脑梗死后眩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具有较高的用药满意度, 使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来峰. 天麻素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伴眩晕的疗效观察. 大医生, 2018, 3(10):63-64.
[2] 邓建文. 倍他司汀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26):143-144.
[3] 赵洁红.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探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96):144-145.
[4] 肖茂洁, 曹国辉. 西比灵治疗眩晕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19):188, 190.
[5] 叶香英, 曹骅. 西比灵与阿普唑仑联用治疗更年期头晕症状疗效观察. 甘肃科技, 2018, 34(6): 114-115.
[6] 任庆华. 西比灵治疗小脑梗死性眩晕26例疗效观察. 现代医药卫生, 2010(5):683-684.
[7] 翁志忠, 殷民.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 2006, 15(3):246-247.
[8] 盛潇磊, 雷进, 王建林, 等. 西比灵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40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 32(12):25-26.
[9] 夏义年, 陶铁苟.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观察. 医学信息, 2013(26): 490-491.
[10] 何文貞, 欧利民, 郑俊忠. 西比灵辅助治疗脑梗死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2(3):3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38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