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煎煮液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索煎药机的加水量对煎煮液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以补阳还五汤为研究对象,对煎煮加水量进行考察,以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HPLC测定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比较5种不同加水量公式的有效成分溶出差异。结果:公式4煎煮液中的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跟1、3基本无差别,表明1、3号药液的有效成分未达到最大溶出。在保证煎煮量一致、溶出率最大的前提下,为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可适当减少药方中的药材重量。结论:从有效成分的溶出比例来看,水平4中的有效成分溶出最充分。
  【关键词】 加水量;有效成分;溶出
  【中图分类号】R9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4-0035-04
  Study on Dissolution Rate of Active Components of Decoction in Decoction Machine
  YANG Qun1 BO Wenying2 HAN Peng1 LIU Yawei1 LIU Mengqi1 ZHU Zhiguo1*
  1.Jiuxin Traditional Chinense Medicine industry Co.,Ltd.,Wuhan 430050,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of Jiuxin Chinense Traditional (WuHan) Co.,Ltd.,Wuhan 4300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adding water to decoction on the dissolution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decoction.Methods Taking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analyzing 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water,taking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and astragalus as the evaluation index,measuring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and astragaloside by HPLC,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in the dissolu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with five different water additions.Results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and astragaloside in Formula 4 decoction solution were the same as that of 1 and 3,which showing that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1 and 3 do not reached the maximum dissolution.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same amount of decocting and the maximum dissolution rat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medicinal materials,could reduce the weight of medicinal herbs in the prescription.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dissolution ratio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level 4 is the best.
  Key words:The Weight of Adding Water;Active Components; Dissolution
  湯剂是中医药传统的剂型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的药效,而加水量与煎取量是决定质量的重要参数[1]。其中,加水量是影响药物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关键因素[2],如加水不足,易导致药材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加水过多,易导致药液浓度低,影响服用剂量。
   目前,文献中关于煎药机加水量的报道较多,王丽等[3]通过对3类不同功效处方的吸水性研究,总结出按照煎药机使用说明书中加水量参考公式:加水量(mL)=吸收常量(mL/g)×饮片质量+预取药液量(mL)+损耗量(200mL)(式中吸收常量 KO=1.5mL/g),补益剂 KO值为参考公式中吸收常量的0.9倍,解表剂KO值为参考公式中吸收常量的1.3倍,一般药剂为 KO值,这样的加水量为最合适。唐素勤[4]报道煎药机的加水量一般为计划所得药量的1.2倍。张家成等[5]使用煎煮机对旋覆代赭汤进行煎煮,得出最佳加水量为9倍药材重量。田杰等[6]按照厂家提供的加水公式Q = 1.1×W+F×400+400(Q为加水量,W为剂量,1.1为吸水系数,F×400∶[KG-*3/5]F代表剂数,400代表一剂药煎煮量,分装为2袋,另一个400为管道失水量)进行加水试验,得出部分药方需再加水才能煎出需要的袋数,此加水公式基本能符合要求。蒋炬辉[7]随机抽取40组代煎中药处方,进行药量和药渣的称量,通过计算吸水系数、水分的蒸发量,建立剩余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关系方程,最终得到关系式为:加水量=吸水系数×药量+蒸发量+所需药水量(吸水系数=1.1782)。李彬[8]随机抽取门诊处方50张,进行加水及煎煮实验,得出加水量与吸水系数、蒸发量有关,与蓄水系数无关,加水量可通过公式:加水量=吸水系数×药量+蒸发量+所需量(吸水系数为1.15)来确定。戴丽莉等[9]通过测量煎药机的水分蒸发量、挤压出液量,并结合上述参数建立煎药机的加液量数学模型:加液量=每味中药饮片的吸水率×饮片质量+蒸发量+所需出液量-煎药机挤压功能参数×处方中饮片总质量,后采用实际的中药复方验证该数学模型,得出实际出液量与理论出液量之间的百分比在±5%以内。    然而,加水量与煎煮液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方面的研究报道比较少,暂无法获取准确的加水量,以使药材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溶出。为进一步研究加水量与有效成分溶出率之间的关系,我司以补阳还五汤为研究材料,选用多种加水量公式,同时用HPLC测定补阳还五汤中的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通过比较不同加水量条件下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确定同重量药材的最适加水量,为提高药材的煎煮质量提供借鉴意义。
  1 材料
   东华YFY-13型煎药机、MS204S电子分析天平、Ulti Mate 3000 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60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Chemstation Open-Lab工作站)、VWD检测器。
   补阳还五汤药材购自湖北省中医院,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10]各项下规定。阿魏酸、黄芪甲苷对照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试验设计 选用以下5种加水量公式:①加水量=1.2×所需出液量;②加水量=9×饮片重量;③加水量=吸水系数×饮片重量+蒸发量+所需出液量-挤压功能参数×饮片重量;④加水量=吸水系数×饮片重量+蒸发量+所需出液量-挤压功能参数×饮片重量+1000;⑤加水量=吸水系数×饮片重量+蒸发量+所需出液量-挤压功能参数×饮片重量+2000。
   查阅文献确定吸水系数为1.1[6-8],挤压功能参数为40%[9],蒸发量按公式=0.0195×所需出液量+37.92[7]计算。
   补阳还五汤组成:黄芪(125g)、当归(6g)、赤芍(5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遵医嘱设定每袋包装量200mL,1付药2袋。
   分别称取5付剂量共5份,按以上5种加水量公式加入冷水,浸泡30min,选用同样的煎药参数(温度105~115℃,压力0.08~0.1Mpa,时间30分钟),分别在煎药机中煎煮,达到时间后,机器自动挤出药渣,药液自动打入打包机并封口。
  2.2 阿魏酸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85%磷酸溶液(17∶[KG-*3/5]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6nm;柱温35℃;进样量:10μL。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阿魏酸对照品12.46mg,加70%甲醇定容至25mL,即得0.4984g·L-1对照品储备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1~5号补阳还五汤药液30mL,置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向残渣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即得。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阿魏酸对照品溶液 0.1、0.4、0.8、1.6、3 mL,分别置于10mL量瓶中,加7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然后进样分析,以峰面积值为纵坐标(Y),进样量(μg)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线性方程Y = 237.48X+ 35.807,r=0.9998,阿魏酸线性关系良好。
  2.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用于线性关系考察的对照品溶液5μL,进样分析,连续测定6次,记录阿魏酸的峰面积,计算RSD,结果RSD<0.50%。
  2.2.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2、4、8、12、24、48 h进样分析,测定峰面积,计算RSD,结果RSD(n=6)<2.00%。
  2.2.7 重復性试验 取同一份药液,按已确定的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进样分析,计算RSD,结果RSD(n=6)<2.00%。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组分含量的同一药液9份,分别加入高、中、低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各3份,按照2.2.3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9个样本的平均回收率>98.00%,RSD(n=9)<1.00%。
  2.3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进样量:10μL。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1~5号补阳还五汤药液30mL,加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3次正丁醇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定容至5mL量瓶中,滤膜滤过,即得。
  2.3.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0.1、0.5、1.0、5.0、10.0 mL,分别置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然后进样分析,以峰面积值为纵坐标(Y),进样量(μg)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线性方程Y = 9.8756X+ 13.3325,r=0.9999,黄芪甲苷线性关系良好。
  2.3.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用于线性关系考察的对照品溶液5μL,进样分析,连续测定6次,记录黄芪甲苷的峰面积,计算RSD,结果RSD<0.50%。
  2.3.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2、4、8、12、24、48 h进样分析,测定峰面积,计算RSD,结果RSD(n=6)<2.00%。
  2.3.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份药液,按已确定的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进样分析,计算RSD,结果RSD(n=6)<2.00%。
  2.3.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组分含量的同一药液9份,以高、中、低浓度加入对照品溶液,按已确定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9个样本的平均回收率>98.00%,RSD(n=9)<1.00%。   2.4 结果与分析 煎药机加水量如表1所示,测定的阿魏酸、黄芪甲苷含量如表2所示,不同加水量所煎煮出的有效成分含量如图3所示。
   由表2可知,水平2的阿魏酸、黄芪甲苷含量最低,水平3的阿魏酸含量最高,水平1的黄芪甲苷含量最高。经分析,水平1所得药液中有效成分阿魏酸、黄芪甲苷浓度都较高,随着水量的增加,水平3、4所得药液中阿魏酸、黄芪甲苷浓度没有显著增加或减少,说明水量增加后,增加了药液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向药材中继续加水,水平5中阿魏酸、黄芪甲苷的含量显著减少(如图3),说明水平5中的加水量过多,导致药液中有效成分浓度降低。水平4的加水量相比1、3至少增加了38%,但药液中的阿魏酸、黄芪甲苷浓度基本不变,说明水平4中的阿魏酸、黄芪甲苷的溶出持续维持平衡,并达到最大溶出,结合实际出液量,水平4的出液量误差为30mL,数值最小,因此公式4加液量的效果最优。
   进一步的,按已报道的煎药机加水量公式进行加水,虽然能得到较高浓度的药液,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完成煎煮出来,造成了药材的浪费,若一味的增加煎煮的水量,导致煎煮出的药液体积增大,超出所需药液量,增加患者服用难度,造成药液的浪费。考虑在不增加补阳还五汤体积的前提下,可以適当的减少药方中药材的重量,保持药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致。根据以下公式可准确计算药方中减少的药材重量:M=原饮片质量-(原饮片质量×所需药液)/(所需药液+1000)。通过计算493g补阳还五汤药材即可煎煮出2000mL的药液,相比原来需要740g药材,减少了33%的药材消耗。
   本试验仅通过补阳还五汤进行比较分析,存在一定的普适局限性,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功效类型药方,仅为同类药方提供参考和研究基础。后期,为验证这个公式的适用性,将对其他药方进行试验,进一步验证公式的通用性。
  3 讨论
   影响汤剂煎煮效果的因素有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温度、煎煮次数等,而加水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已报道的加水量公式较多,其中公式3对药液蒸发量、煎药机挤压的药液都进行了考虑,比较符合实际情况,该公式可准确的计算出加水量,已有试验表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误差较小[9]。但该文未对药材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作考察,不清楚药材的有效成分是否充分溶出。本试验发现,按公式3计算出的体积进行加水煎煮时,药材的有效成分未达到最大溶出。进一步的,为使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在保证药液煎出量一致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减少药方中药材的用量,最大程度的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煎出率,一次煎成。目前,减少药材重量的计算公式还在试验中,以期能准确计算所需药材重量,避免造成药材的浪费,保证汤剂的质量。
   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本研究仅仅针对补阳还五汤煎煮中的加水量进行了探讨,更多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均没有涉及,也仅选择了一种药方,不一定能反映普遍情况。本文从药材方面着手,探讨促进药物有效成分溶出的新思路,供中药汤剂的煎煮人员以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竹兰,肖相如.《伤寒论》汤剂加水量与煮取量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4):885-887.
  [2]张丽萍,周莉雅.论桂枝汤的煎服调护法[J].西部中医药,2013,26(2):104-105.
  [3]王丽,麻秀萍.不同功效中药吸水性对密闭煎药机加水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4,27(5):19-21.
  [4]唐素勤.机煎药与传统人工煎药的对比[J].中医研究,2017,30(8):72-74.
  [5]张家成,刘峰,张岩,等.煎药机煎煮加水量与时间对旋覆代赭汤5种有效成分溶出量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5):457-460.
  [6]田杰,王艳平,俞慧静.十功能煎药机煎煮临床处方汤剂加水量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40-141.
  [7]蒋炬辉.应用煎药机煎药时药量与加水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海峡药学, 2014,26(9):98-99.
  [8]李彬.应用新型煎药机煎药时对加水量的实验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3,10(1):68-70.
  [9]戴丽莉,葛朝伦,孙奇,等.中药汤剂煎药机加液量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房,2016,27(1):18-22.
  [1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收稿日期:2019-12-02 编辑:刘 斌)
  作者简介:杨群(1987-),男,汉族,硕士,初级职称,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中药标准化研究。E-mail:379082464@qq.com
  通信作者:朱志国(1978-),男,汉族,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中药深加工。E-mail:379082464@qq.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55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