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74例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 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7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7.3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29±1.35)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7±0.2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运用优质护理, 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并帮助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 冠心病;心律失常;优质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76
冠心病是老年人群体中高发的心血管疾病, 典型症状为胸前区压榨性疼痛、心绞痛以及心悸等, 如未能有效妥善治疗, 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使得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 甚至可能猝死, 对广大老年人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此类患者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缓解其病情以及降低疾病危险性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究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 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7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女为20/17;年龄61~83岁, 平均年龄(70.5±4.3)岁;冠心病病程2~11年, 平均冠心病病程(4.7±2.2)年。对照组患者中, 男/女为19/18;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71.2±4.2)岁;冠心病病程1~11年, 平均冠心病病程(4.6±2.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 即做好常规的遵医嘱药物护理、环境清洁、引流护理以及湿化护理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 2. 1 健康教育 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冠心病以及心律失常的健康知识宣教, 重点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发病原因、相关影响因素、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从而提升患者认知度以及配合度。
1. 2. 2 心理护理 由于患病期间患者疼痛感严重, 非常容易产生恐惧无助和紧张等负面情绪。所以在于老年患者沟通时保持语气的轻柔和缓以及态度温和, 及时疏导老年人的负面情绪, 引导其维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以及树立康复信心, 同时引导家属多给与老年人照顾支持和帮助, 从而使其体会到亲情温暖, 进一步树立康复信心。
1. 2. 3 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多饮用温水并食用流质食物, 逐步养成定量进餐以及少吃多餐的良好饮食习惯。同时引导其坚持的低胆固醇以及高膳食纤维的进餐原则, 从而确保大便的通畅性。叮嘱患者日常防止憋尿以及用力排便, 避免病情的急性发作。同时结合患者具体用药情况, 例如药效时间以及药物半衰期等, 为其提供科学的服药指导。例如口服调脂类药物尽量选择在晚间入睡前服用, 叮嘱患者若服药期间发现异常情况, 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入院就医。同时, 对于存在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情况的患者及其家属, 需要指导其正确应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技巧与方法, 例如通过刺激咽后壁来诱发患者的恶心, 通过进行深吸气在屏气的方式帮助改善室上速不良情况。最后还可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徒手心肺复苏的技巧与方法,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为患者提供帮助。可指导其每日晚间入睡前以温水泡脚, 并饮用一杯温热的牛奶, 帮助提升睡眠质量。
1. 2. 4 运动指导 待患者处于疾病恢复期, 可指导其结合自身状况和身体机能等合理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同时督促患者积极参与运动锻炼, 每日坚持开展运动锻炼, 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和跳广场舞等形式。并且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运动时间, 叮嘱其运动过程中穿着适宜衣物, 避免衣物过紧或过松。
1. 2. 5 病情监护 针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以及心电图等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 以便能够及早发现异常并立即告知主治医生, 同时配合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许多患者在心电图监测过程中, 表现并不十分显著, 所以需要密切关注细微变化, 特别是患者表现出心悸、全身乏力以及胸闷等情况时应高度警惕。在患者出院后, 还需充分运用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 以便了解其出院后的病情状况。还要督促患者严格戒烟戒酒, 每日适量饮水, 同时饮食方面坚持低盐、低脂以及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原则, 密切关注其饮食和运动状况。
1. 2. 6 心脏康复训练 ①运动训练:结合患者的心脏功能以及危险分层等相关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具有个体化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 主要有运动强度、时间、频率以及类型等, 注重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两者相结合, 而对于存在高龄、合并症等相关高危患者还需要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密切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 在運动训练中主要坚持有氧训练, 在具体运动类型方面还需结合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合理选择手足联动踏车、徒手训练以及健步行走及打太极拳等相关运动, 同时也可适当配合平衡训练以及柔韧性训练等。在训练过程中的实际训练强度需结合患者运动负荷以及机体功能为依据, 通常以能够达到患者最大心率60%~80%为宜, 同时还需根据患者自身劳累感情况对运动强度合理调整, 通常运动时间为20~30 min/次, 需要坚持4~5次/周运动。②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扩胸运动, 与此同时可配合节奏运动, 在胸廓扩大时患者吸气, 当胸廓缩小时可配合呼气, 指导患者进行大肌群有节律性收缩练习, 同时也可进行髋关节规律性伸缩练习, 患者运动期间需正确配合呼吸, 指导其进行一些负重呼吸练习, 例如患者保持平卧位时在其腹部结合实际情况放置重量适宜的重物, 重量患者能够承受且无显著压迫感为宜, 与此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腰椎被伸缩练习, 并配合呼吸运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0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