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持续改进护理对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探析持续改进护理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接治的110例老年CHD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持续改进护理,随访6个月,应用健康行为量表(HPL)、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问卷(CQQC)评测护理前后两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HPL、CQQ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PL、CQQ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改进护理有助于老年CHD患者健康行为形成,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实践。
   【关键词】 持续改进护理 老年冠心病 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improved nursing on healthy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 A total of 11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continuous improved nursing.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and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HPL) scale and the Chinese 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QQC) scale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healthy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 Before nursing, the scores of HPL and CQQC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HPL and CQQC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improved nursing is helpful to form healthy behavior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actice.
   冠心病(CHD)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老年人群多发,严重威胁生命健康。随着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不断发展,患者可得到有效治疗,但在治疗后常因难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而复发,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对于老年CHD患者,传统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对不良行为及影响因素缺乏预见性,难以满足患者实际需求[2]。如何促进老年CHD患者形成并保持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心内科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CHD患者展开研究,剖析持续改进护理在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10例老年CH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按照文献[3],均经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为CHD;(2)住院治疗;(3)年龄60~75岁;(4)肺肝肾功能无异常;(5)意识清楚,能正常语言交流。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恶性肿瘤等;(2)心功能分级<2级;(3)中途退出、不配合随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5例。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9、26例;年龄62~73岁,平均(68.2±2.4)岁;病程3~8年,平均(5.1±1.3)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3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3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31、24例;年齡61~75岁,平均(69.1±2.5)岁;病程2~10年,平均(5.3±1.1)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40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患者对研究知情。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行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由值班护士按照规定标准执行,主要为病情监测、床头知识宣教、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实施持续改进护理,建立以心内科主任医师、主管护师(4名)及责任护士(12名)为成员的护理小组。依照患者病情将责任护士分成4个小组,每组配1名主管护师及3名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护理;主管护师除负责管床患者的护理外,每天巡视并掌握小组患者病情,检查护理落实情况。小组成员根据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实际需求,及时对护理措施进行讨论和调整,持续改进和优化,具体如下:(1)院内护理。入院第1天,责任护士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并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并进行针对性护理。①健康宣教,查阅有关文献并结合CHD患者住院治疗中的健康宣教计划,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宣教,使其掌握CHD相关知识,提高依从性。同时,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或关注医院公众号,引导其自行阅读。②心理干预,责任护士和患者充分沟通,以便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通常患者会对疗效、病痛、增加家庭负担等担心,此时应依照其心理动态给予移情、投情等情感支持以缓解心理不适,减轻心理负担,增加治疗积极性。对忧虑突然死亡者,每日需和患者进行2次交流。对担心疗效者,需与患者沟通相关内容,1次/d;对担心病痛者,应指导患者掌握缓解疼痛方法。对担心增加家庭负担者,需与家属合作,多和患者沟通,并给予鼓励和支持,强化患者治疗信心。③强化巡视,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满足其合理需求。(2)延续护理。出院后,前3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周,10~15 min/次。第4周嘱患者到门诊复查,指导患者对近期护理计划进行落实,并了解其配合情况。出院后2~6个月,每月随访1次,10~15 min/次。根据患者情况强化和调整后续护理,具体包括:①运动及饮食指导,每次随访时应掌握患者的饮食情况,并反复叮嘱患者科学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清淡食物为主,少食多餐,控制盐分摄入,鼓励患者多食新鲜果蔬,预防便秘。指导患者进行适度有氧运动,依照年龄、身体情况制定个体运动方案,确定合适运动量,以无不适为宜,运动方式包括散步、运动幅度小的健身操等,需由家属陪同。②疼痛干预,告知患者发生心绞痛时,第一时间应调整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疼痛感。同时,可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等以放松身心,如效果不佳,应遵医嘱用止痛药物[4]。③跟踪宣教,每3个月组织1次复查健康讲堂,让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指导。随访期间,若发现患者病情不稳定,可适当增加随访频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应用改良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问卷(CQQC)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涵盖体力(2项,评分0~70分)、病情(6项,评分0~26分)、医疗情况(2项,评分0~6分)、日常生活(5项,评分0~17分)、社会心理(7项,评分0~26分)、人际关系(2项,评分0~9分),共24项,同模块内单项评分不同,总分0~154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5]。应用健康行为量表(HPL)评测两组健康行为,包括健康责任感(8项)、躯体活动(10项)、饮食营养(10项)、心理健康(9项)、人际关系(8项)及压力调解(7项),共52项,每项评分为1~4分,总分52~208分,评分越高表示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越好[6]。于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由专门护士通过微信随访、门诊复查等方式评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HPL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HP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HP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CQQC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CQQ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CQQ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CHD为慢性心血管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患者须长期服用药物的特点。通常CHD患者依从性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需配合全面护理干预,包括饮食、运动锻炼、自我护理、定期复查等,帮助患者建立并保持良好健康行为[7]。临床研究表明,对老年CHD患者提供优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情[8-9]。护理中对患者心理、行为进行合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压力,提升治疗信心,增强依从性,形成健康行为。
   护理持续改进和临床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涉及过程改进、持续改进及预防性改进,是科学的临床护理理念,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控,不断改善和优化护理内容,提升护理质量。对老年CHD患者实施持续改进护理,通过及时发现问题以及时对患者行为进行纠正、改进,对改善病情及促进健康行为形成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中,对老年CHD患者开展持续改进护理,一方面,在住院期间通过宣教、心理疏导强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信念,使其更好地参与和配合护理;强化治疗期间的巡视,及时满足患者需求;另一方面,出院后强化随访,开展饮食、运动、疼痛及跟踪宣教等护理,以引导和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运动及作息习惯[10]。从结果看,研究组护理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持续改进护理干预可提升CHD患者生活质量。原因可能是对既往传统护理方法改进后,能够实现全程全方位护理,尤其在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方面采用新形式护理方法;出院后采取多形式随访,可使患者心理、躯体功能等方面得到改善。同时,研究组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持续改进护理有助于CHD患者形成持续的健康行为。原因在于:(1)持续改进护理中通过强化随访干预,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自我护理开展情况,早期发现和解决患者出院后问题;(2)持续改进护理中的饮食、运动、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能够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树立治疗信心,从而主动保持健康行为[11-12]。
   综上所述,对老年CHD患者实施持续改进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郭美荣.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8):117-119.
  [2]林春.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98-99.
  [3]颜红兵.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33-437.
  [4]寇琳妍.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2):168-169.
  [5]普雯.纽曼保健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23):2822-2825.
  [6]樊金花,杨晶.放松训练联合正念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4):381-384.
  [7]陈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8):267-269.
  [8]侯玲燕,张芳.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7):981-982.
  [9]李振云,王爱敏,李婷,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一致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18):17-21.
  [10]彭贵海,冯晓敏,陈玲玲,等.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學杂志,2014,34(6):1470-1471.
  [11]史晓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7):650-653.
  [12]易红霞.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7):152-153.
  (收稿日期:2020-02-28) (本文编辑:李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36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