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春莉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出现很多新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对于检验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方面必须达到相关标准,才能更好的的服务于临床诊疗工作。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国内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不高的问题,所以,必须在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施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临床生化检验是现代检验医学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检验质量,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简要分析了影响其质量的相关因素与控制措施,仅供临床检验人员参考。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由于患者的年龄不同,临床生化检验中相关指标的参考范围也有所差异,如与成人相比,新生儿的肝脏中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无法将未结合的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导致检验标本中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明显高于成人。不同性别的患者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不同,必须选取不同的参考指标,如育龄期女性的性激素水平在不同时间段不同,月经周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在检验中必须考虑到性别因素。很多接受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有可能表现出情绪紧张或激动的状态,对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血清游离乳酸、脂肪酸与血糖等明显升高,进而影响到检验质量。
检验仪器与试剂因素:检验仪器,无论使用的临床生化检验仪器如何先进,如果不能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与检修,都将影响到仪器的精确性。由于人为操作失误的影响,也有可能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生化试剂,在临床生化检验方法确定后,应选择相应的生化试剂,但是在应用中要注意时间、环境等客观因素,以尽量减少对于生化试剂灵敏度的影响。
饮食因素:在临床生化检验中,饮食因素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饮食可能影响患者的血液中部分物质的成分,如TG、GLU、ALP等化学成分较易受到饮食的影响。进食后患者血液中的脂质成分,特别是TG将明显升高,进而导致血清、血浆呈现乳白色样浑浊,有可能造成比色、比浊、滴定等检验项目的干扰[21]。
标本因素: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原则上要求患者清晨空腹进行标本采集,但是很多患者并未认真做好检验的相关准备工作,而导致所采集的标本不符合检验要求。在日常检测中,溶血、脂血、黄疸等是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很多检验人员并没有要求患者重新采集标本,而导致检验结果受到影响。
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
标本的质量管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患者的前期准备与标本采集是影响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在标本采集前,必须要求患者注意生活起居、生理状态、病理变化、饮食状况、治疗措施等,选取相应的标本采集方法与时间,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3]。另外,在标本的运送与处理中,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特别要加强对于人为操作失误的控制。
检验系统的质量管理:临床生化检验中,检测系统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检验仪器、试剂,以及室内、室间的质量管理,其中检验仪器的质量管理是最为重要的,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定期对检验仪器进行检测与维修,以保证其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在生化试剂的应用中,必须使用经过国家卫生部门检验质量合格的产品,并且建立完善的生化试剂采购、管理与使用记录,对于新购入的生化试剂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测。室内、室间质量管理则主要是指加强检测、测控等日常工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如果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发现显著性差异,必须对质控图的均值、标准差即相关质控数据等进行修改,以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观准确性与一致性。
生化检验项目的复查:在国内医院的临床生化检验中,复查往往容易被检验人员所忽视。检验人员必须认识到对于临床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复查,对于降低检验结果的误差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据国内相关医学资料显示,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多为技术或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其中人为操作失误是最为常见的因素。因此,在获取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后,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复查,对于超出规定误差范围的检验项目必须进行重新检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检验记录的保存: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管理中,对于相关记录的保存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在临床生化检验记录的保存过程中,检验人员必须保证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记录应要求检验人员进行项目或内容的补充,并且组织检验科室负责人进行各个环节的评估,在进行总结与评价后,对于检验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分,以构建良好的临床生化检验工作氛围,促进检验质量的不断提升。
讨论
综上所述,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中,必须逐步强化对于各具体操作项目的严格管理,并且在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检验质量管理体制,从而提高临床诊疗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靖云,张秀珍.不合格采样及送检导致生化指标波动原因的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2):113-114.
2 白继文.检验医学诊断技术[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53.
3 王银改.正确处理检验科与临床的关系[J].化学工业,2004,11(3):36-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70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