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当前医学技术条件下,剖宫产是临床上针对不能进行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所采取的一种助产手术。随着现代医学麻醉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针对剖宫产孕妇实施局部麻醉能够有效减轻孕妇腹部开切所造成的手术痛苦,本文结合椎管内麻醉的技术特征,阐述了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临床应用
现代医学领域中,麻醉是临床医疗手术中为减缓和消除患者手术疼痛所采取的必要措施。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理论的不断提高,关爱人类生殖健康,倡导优生优育,成为当前社会维护妇幼身心保健的重要人文理念。妇产科临床实践中,针对很多不能自然分娩或者高危妊娠孕妇临产时,通常需要实施剖宫产手术方式进行助产,特别是对于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现象的危急型临产孕妇,必须尽量提高剖宫产术前的麻醉效能,缩短孕妇分娩产程时间以保障母婴安全。分析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术在剖宫产临床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妇产科医护水平意义深远。
1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技术特点
当前医学技术条件下,椎管内麻醉是将相关麻醉药剂注入椎管内某一腔隙来阻断脊神经应激传导功能的一种麻醉方法。蛛网膜下腔阻滞,是椎管内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置于蛛网膜下腔的导管将适宜浓度和剂量的局部麻醉药剂注入人体椎管内蛛网膜下腔,暂时阻断或减弱人体脊神经的应激传导功能,麻痹肌体相关部位的痛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达到消除或减弱肌体疼痛效果的麻醉方式。
相对来说,蛛网膜下腔阻滞操作简单,通过脑脊液回流现象便能有效确定导管深入腔隙位置,便于调节肌体麻醉平面和维持麻醉时效;麻药在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借助脑脊液的进一步扩散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及部分脊髓,阻滞人体部分交感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致使人体相应区域痛觉降低甚至消失,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有效降低人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了脑脊液外漏现象,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和干扰较小;蛛网膜下腔麻醉能够促使局部肌肉保持良好的松弛效果,能够有效避免麻药过量吸收而造成毒性反应,具有麻醉用药剂量小、麻醉作用起效快速,麻醉效果确切等技术特点。随着近年来导管针具的应用,术后实施连续蛛网膜下腔镇痛效果完善,并发症少、有效性长、可控性好、副作用小,可广泛适宜于患者术后长期镇痛及慢性疼痛治疗。
2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剖腹产中的应用
医学临床实践中,剖宫产是针对无法正常进行阴道自然分娩的临床产妇实施腹壁开切手术取出胎儿及相关附属物的过程。由于手术伤口创面较大,产妇在接受腹壁切口手术之前必须进行相关部位的局部麻醉处理。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镇痛效果起效快,麻醉作用较为完善,为具有特殊性高风险的产妇特别是出现胎儿窘迫现象的急诊型产妇实施剖宫产分娩提供了更为安全的麻醉选择。通常状况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剖腹产中的应用程序如下:
2.1 麻药选择:由于麻醉药物对产妇中枢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产妇在过量麻醉时因血液含氧量降低,容易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氧气供应抑制胎儿呼吸及正常循环代谢。针对孕妇实施剖宫产麻醉时,相关医师必须严谨麻醉药剂的用药种类、剂量与时机选择,防止对胎儿造成直接或间接性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剂有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以及丁卡因等药物。
2.2 穿刺点定位: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时,先让产妇采取侧卧位方式两手抱膝,背部尽量与手术台边缘平齐,下颌紧贴前胸,保持身体弯曲状态促使腰椎棘突间隙宽度凸显,根据麻醉要求在产妇腰椎适宜椎骨间隙之间,以两侧髂嵴间连线为基准定位穿刺点,并采用消毒器具进行常规性消毒处理。
2.3 蛛网膜下腔穿刺:先用适宜浓度的普鲁卡因药剂针对腰椎穿刺间隙部位作局部性浸润麻醉后,选用合适型号的腰椎穿刺针具,采用正中穿刺法将针尖与棘突平行方向刺入,经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在穿破黄韧带时继续向前进针刺入硬膜外腔,根据刺穿阻力程度控制穿刺深度,待刺破蛛网膜出现明显突破感后拔出针芯观察有脑脊液流出即说明已进入蛛网膜下腔。
3 临床剖腹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注意要点
剖宫产手术对麻醉的要求较为严格,为避免麻醉药剂对胎儿的影响或危害,剖宫产手术麻醉时应严格保障麻醉药剂用量,保障麻醉镇痛效能完善,产妇肌肉松弛度良好,尽量减小或避免对胎儿的抑制影响,慎用影响子宫收缩的药物。
呕吐及反流是临床麻醉的严重并发症,往往会造成患者呼吸道阻塞,针对产妇剖宫产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首先要在麻醉前必须加强产妇禁食控制,要检查产妇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征像或病状;由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对于麻醉导管器具的质量要求较高,实施刺穿时应准确定位穿刺点并严格按照医学消毒措施进行无菌操作,控制导管留置时间及状态,避免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药物注入后应加强麻醉平面的实时观察与控制,阻滞麻醉后应加强产妇血压与呼吸循环的全程监护;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应实时补充和维持产妇体内水分、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手术后应加强产妇镇痛护理,实时预防头痛、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形成。
结束语
总之,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后麻醉起效快速、作用相对完善,临床研究表明,剖宫产手术中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可有效延迟产妇的手术应激反应,降低高危产妇术后并发症机率,属于当前剖宫产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鞠泽坤;《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黑龙江医学 2006
[2] 张毅《脊柱手术中加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南京部队医药 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14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