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比索洛尔治疗CHF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郜红杰

  【摘要】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27例)和比索洛尔治疗组(30例),观察两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比索洛尔治疗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相比,不仅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心脏功能、LVESD、LVEDD及LVEF均有显著改善(P<0.05)。 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可显著提高CHF的治疗效果,改善CHF预后。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比索洛尔;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471000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医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且逐年增长,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接近,正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近年来随着对CHF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其治疗重点已从传统的针对血流动力学的治疗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治疗模式,20世纪末完成的几项临床研究,如CIBIS-Ⅱ,MERIT-HF,COPERNICUS,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临床主要终点事件,改善CHF患者的预后,安全性、耐受性较好,并可显著延缓CHF的病变进展,从而确立了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的地位[1]。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对30例CHF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与同期27例常规治疗者相比,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CHF患者57例(男38例,女19例),根据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均符合CHF诊断,心功能在NYHA分级Ⅲ~Ⅳ级,随机入选比索洛尔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比索洛尔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6~68岁,平均(48.1±12.3)岁,其中心功能Ⅲ级21例,Ⅳ级9例,病因包括冠心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27例(男20例,女7例),年龄41~72岁,平均(49.8±14.7)岁,其中心功能Ⅲ级16例,Ⅳ级11例,病因包括冠心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两组年龄、性别、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常规药物治疗组仅应用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物治疗;比索洛尔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康忻,德国默克公司生产),起始剂量1.25 mg~2.5 mg,逐渐加至最大耐受量(5~10 mg),保证心率不低于55次/分,收缩压不低于90 mm Hg。出院后继续服药,随访两个月。
  1.3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E峰流速/舒张晚期A峰流速(VE/VA)。②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为显效,心功能改善Ⅰ级者为有效;否则为无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资料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两组经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比索洛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比较两组维持治疗3个月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比索洛尔治疗组LVESD、LVEDD显著小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LVEF显著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提示比索洛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见表2。
  表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n=3016(53.33)12(40.00)2(6.67)93.33*对照组n=2711(40.74)8(29.63)8(29.63)70.37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P<0.01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x±s)
  组别LVESD(mm)LVEDD(mm)LVEF(%)治疗组n=30治疗前53.40±2.7263.30±3.4131.80±2.99〖3〗治疗后50.13±3.07*##60.97±4.12*##37.19±3.07*##对照组n=27治疗前53.52±2.7263.11±3.3132.37±3.54〖3〗治疗后52.17±2.70*62.23±2.98*34.03±4.08*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
  CHF是各种病因导致的初始心肌损害,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左室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及外周血流动力学异常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3]。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剂可缓解患者症状,但并不能改善长期预后。当代治疗CHF的目标不仅仅是改善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阻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4]。
  研究证实,CHF时交感神经系统激活,释放儿茶酚胺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舒张期心肌灌注不足,心肌收缩力下降。比索洛尔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儿茶酚胺释放,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延长舒张期心肌灌注时间,同时上调β受体数量,恢复对β受体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症状。同时可延缓心室重塑,抑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显著改善预后[5]。
  本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发现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比索洛尔对心脏有负性心率、负性肌力作用,本研究从小剂量开始,根据个人情况缓慢加至最大耐受剂量,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情况,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因此,在掌握正确的时机,即在使用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病情稳定、无水钠潴留时开始使用;其次从极小剂量开始,在患者能耐受情况下缓慢增加剂量至最大耐受剂量[6]。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药,可进一步提高CHF疗效,明显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付焕梅.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进展.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12):944-946.
  [2]高山钟,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3):301-304.
  [3]何争.比索洛尔改善充血性心衰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疗效观察.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10).
  [4]董碧蓉.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使用策略.现代临床医学,2005,(3):208-2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14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