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140-01
  【摘要】本文总结了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9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护理体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控制血压,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给予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康复期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病人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1.高血压 2.脑出血 3.术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发病急,病情危重,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目前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多数病人虽然经过手术治疗,渡过危险期,但却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而且恢复时间长,易发生并发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因此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25―86岁,平均45岁。均经CT检查确诊,出血量20――160ml,出血部位分别在基底节区43例,其中22例破入脑室;丘脑16例;小脑8例;额叶6例;脑室12例;脑干5例。入院时嗜睡、浅昏迷39例,中度昏迷36例,深昏迷15例,其中未出现脑疝者22例,早期脑疝45例,晚期脑疝23例。血压210―240/120―140mmhg 24例,180―210/100―120mmhg 38例,150―180/90―100mmhg 2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72例,脑室穿刺外引流术12例,微创血肿腔穿刺引流术6例。
  2 护理措施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1.1 意识状态的观察 患者术后意识障碍加重,或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多由于脑水肿加重或术后止血不完善而形成血肿,压迫脑组织引起的缺血性损害,或发生再出血的可能,因而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的观察必须严密细致,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处理,以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
  2.1.2 瞳孔的观察 观察瞳孔变化要结合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等改变。如术前散大的瞳孔术后缩小又进行性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加重,说明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多有再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行CT复查证实。若能观察及时,就为正确诊断,再次手术赢得时间。
   2.1.3 生命体征的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1)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颅内压增高时脉搏缓慢、呼吸减慢、血压高,视病情给予脱水剂及类固醇类药物来防止形成脑水肿;而脉搏快、呼吸增快、血压偏低,则提示血容量不足,颅内压偏低,要适当调整输液速度。在严重颅内压升高出现急性脑受压时,早期表现为脉搏缓慢而洪大,每分钟少于60次,呼吸深而慢,应予警惕。
   高血压脑出血多累及丘脑下部可导致高热的发生,体温可在38.5℃―40℃,术后高热可增加脑耗氧量,加重脑缺氧。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敷等,也可用冰盐水保留灌肠,尽量将体温控制在37℃以下,对中枢性高热可用冰帽降温,保护脑组织。
   (2)控制血压:术后有效的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之一,多采用多功能监护仪检测血压。如术后出现难以控制的血压升高,应结合其他观察指标分析有无再出血。术后要保持血压的稳定,有效控制脑水肿,防止再出血,除用好脱水剂外,根据血压的检测数据,早期可采用静滴硝酸甘油或微量泵推注硝普钠,可进食者或有胃管者改用口服降压药,可将血压维持在140―160mmhg/90―100mmhg,,不宜过度降压,否则可导致脑灌注不足,引起脑组织广泛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不利于脑功能的恢复。
   2.2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出血非常重要,可以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翻身叩背排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征象:如有咖啡色胃液或黑便,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同时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尿管护理,预防口腔感染、褥疮及尿路感染。
   2.3 专科护理
   2.3.1 引流管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头部留置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拔管,最长可达16天,因此对引流管的护理特别重要。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阻塞、扭曲、打结、拔脱。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准确记录。侧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引流袋最高处距侧脑室的距离为10―15cm,以保持正常的颅内压,以免造成低颅压症。控制脑脊液引流量,每日不超过500ml,引流不畅时应判断是否颅内压降低或血块堵塞。
   注意观察头部敷料是否干燥,如有浸湿应报告医生及时更换。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拔管后避免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过高,脑脊液从未愈合的切口处渗出,不利于切口的愈合,增加颅内感染的机会。
   2.3.2 骨窗的观察和护理:骨窗张力的大小直接反映颅内压的高低,与术后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我们根据触摸感觉进行判断,张力由低到高分别为触唇感、触鼻感、触额感[1]。随时观察骨窗情况,如膨出的大小、硬度、有无分泌物等,加强骨窗局部的观察和护理,预防感染。避免碰撞缺损区域,防止受压。宜行健侧卧位,慎行患侧卧位。改变体位时勿过于剧烈,防止脑组织移位。
  2.4 营养支持: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软食或半流质,进食进水宜缓慢,防止呛咳,必要时行鼻饲,食物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注意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不适,及时调整饮食量及饮食结构,记录24h出入量,保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5 康复期护理
   2.5.1 肢体及语言功能锻炼:患者术后大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只要病人病情稳定,康复训练应近早开始,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肢体功能锻炼的原则:既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心身兼治、医患合作,又要方法有效、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不懈[2]。鼓励患者做些既有趣又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其感到生活的乐趣。失语患者应积极进行语言训练,应从单音字开始,并结合手势、图片、音乐等方法。康复训练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包括衣食住行、个人卫生所必须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5.2 心理护理:有的患者因病程长而焦虑、急噪或极度消极、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护士及家属要有耐心,尽可能多探视患者,保持亲人间的情感交流,经常用解释、开导、劝慰的语言,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对病人的每一点进步,给以充分及时的肯定,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为其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控制和管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1 依据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每天定时测量血压,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定期复查血尿酸、血脂、血糖等重要指标,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3.2 介绍有关高血压的基本知识、症状、诱发因素、危险因素和不良后果等,避免一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用力排便、咳嗽、情绪激动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大便不畅者多饮水,清晨空腹饮温开水一杯,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也可给予番泻叶泡茶饮,必要时应用开塞露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不良刺激,学会放松,保持开朗的心境,遇事不急不躁,增强机体对各种紧张状况的耐受力。
   3.3 大力宣传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的重要性。提倡科学的饮食搭配,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控制食盐量,每日不超过5―6g,少食腌制食品,不吃含糖量高的事物,限制全脂奶粉、肥肉、蛋黄等含有高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事物。
   3.4 坚持锻炼身体,劳逸结合,适当运动能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降低体重。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4 小结
   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是一项复杂、细致而繁重的工作,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过硬的技术,采取预见性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精心护理,控制病情,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减少脑出血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饮食结构,劳逸结合,轻松愉悦的情绪,合理口服降压药,定期测血压等能大大降低脑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郝孟然,张雪雁,颅骨缺损综合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10.921
  [2] 严英,对脑疝后意识差的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8.8.9
  
  作者单位:454100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民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4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