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与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和高校大规模扩招,公办高校自办后勤弊端凸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成必然趋势和内在需求。只有认真审视后勤社会化改革所面临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后勤法人权责不明、改革配套条件不完备等诸多困境,并积极探寻破解路径,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服务质量
高校后勤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基础保障,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的质量和成效。实践证明,只有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后勤工作,才能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健康发展[1]。高校后勤改革并非新鲜事,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已提出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2000年,《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明确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步骤、政策及组织领导等。2005年,教育部对高校后勤提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管的总要求。2017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破除高校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今后包括后勤在内的高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国内外进行了高校后勤改革的一些有益探索。国外大学与当地政府、社会合作,因地因校制宜,采取独建型、依托型、改建型等模式进行改革。尽管社会化程度不尽相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后勤服务具有福利性质,高校直接参与后勤的管理和服务,但总体推进力度较大且效果明显[2]。以英、美、德等国家为例,对高校后勤工作普遍推行开放式社会化服务,由社会各类专门机构提供专业化的相关服务,形成以外包为主要特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在国内,上海市1999年开始成立了两个市级高校后勤服务中心,采用并入、联办、托管、连锁的方式接纳从高校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共同进行后勤实体的企业化改造,采用社会参与的模式进入高校内部的食堂、超市和住宿方面的服务领域4I;黑龙江省采取企业投资、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学校集资和学生缴费的股份改造模式,形成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最终理论模式。
我国正统筹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各高校正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进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后勤改革成为极为重要的一环。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打造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保障多元化、支撑一体化的高校后勤供给模式,是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5]。然而,当前我们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改革模式,有些改革困境有待破解,积极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效路径成为紧迫课题。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与动因
准确理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与动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更有助于探寻破解路径。
1.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中,形成一种由政府主导的、以社会承担为主的、依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满足高校办学所需要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终极目的是更好地服务高校教育目标[6]。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典型特征是服务市场化和后勤主体的法人化[7]。高校后勤的社会化不仅是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生巨变,高校后勤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部分,自然不可游离于改革之外。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高校是社会经济中的特殊主体,承载着公益性的目标,与一般的企业有着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之后不能“唯利是图”,必须处理好社会化和公益性的关系。
严格讲,目前我国高校后勤正处在半社会化阶段。高校在引进社会资源进行后勤服务的同时,仍然拥有自己的后勤管理部门,具有较大的权限和职责。后勤管理部门与后勤服务实体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承包关系,后勤实体还未能完全进入到高校后勤服务的核心。
1.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动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动因是指高校在后勤体制改革过程中做出社会化选择的动力与原因。明了动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前进方向和真正需求。就国内而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动因主要有四方面:首先,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市场经济成为主导,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不断完善的外部经济环境,使得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也参与到这场变革之中;其次,随着高校扩招,自办后勤使得原本紧缺的资源捉襟见肘,教育经费增加的速度难以满足,计划行政管理模式的后勤管理体制进一步分散了办学资源;再次,高校自办后勤缺少成本核算和市场竞争,导致服务水平低下,性价比不高,难以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延伸发展,高校后勤服务产业呈现集团化和中心化,部分高校采用后勤服务外包等模式尝试后勤社会化改革并取得明显效果,激发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愿和主动性。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
由于高校改革深入力度不够以及配套政策缺失等原因,国内尚未形成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统一模式及步骤,大部分高校仍处于半社会化阶段,有的高校甚至还没有迈出社会化的步伐。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过程中,尚存较多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完善。
2.1思想观念亟待转变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而时代是思想之母。举国努力下,我们已进入新时代,各行业发展迎来新的巨变。然而,高校的后勤体制改革停滞不前,根本上来讲,有关的政府部门和高校及其负责人的思想观念尚未与时俱进。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意味着后勤服务的市场化,目的是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体做法是全部或者部分后勤服务外包给社会上的企业或个人来经营。首先,有关政
府管理部门和高校管理层放不开手脚,顾虑市场化会带来食品安全、服务质量、营利与公益之间难平衡等问题;其次,高校后勤人员大部分不愿意参与到这场变革中,甚至部分后勤行政人员也担心因社会化带来失业问题;最后,后勤法人缺乏成熟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营模式,很难在企业营利性与高校公益性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2.2后勤法人權责不明
后勤法人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分关键的参与主体。只有从法律、政策或合同约定等层面明确后勤法人权责,才能有效提升其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也利于化解其与高校之间的利益纠纷,保障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到后勤法人与高校主体的剥离,牵扯到高校后勤资产的转移和分割问题,但公办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自身的财产属于国有财产,高校只对其享有管理和使用的权利,大量的后勤资产无法转移,更无法为高校分担经费压力。同时,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行政主导、政企不分仍然存在,从后勤管理的领导体制来看,后勤法人不可能完全脱离所服务高校的领导,自主经营和决策的权利受限,导致后勤法人难以实施真正的企业化自主经营。此外,后勤法人的民事责任也存在很大模糊地带,难以在法律和政策上找到参考标准。总之,高校原有后勤资产转移困难、校企难分、民事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很大程度阻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2.3改革配套条件不完备
高校数量决定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十分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具备相应的配套条件才能推动改革。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政策、制度和专业人才支撑。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不利于社会资本的进入和高校资产的有利转化;在高校和后勤实体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高校后勤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严重匮乏,不利于应用最新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
高校后勤不同于普通的社会后勤服务,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不能按照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化来简单处理。政府、高校和后勤法人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最为主要的三个责任主体,应遵循企业经营管理和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扎实联动协调,以共同的目标推进改革进程,努力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后勤服务,助力高校更好地专注于教育科研工作。
3.1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社会化改革
从长远发展来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需求。政府管理部门应正确认识这一现实,积极引导高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高校实施改革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主要是推进高校原有后勤资产向社会转化,既为高校减轻改革负担,又能盘活固有资产,实现物尽其用的价值发挥。高校应主动向国内外改革成功的院校学习经验措施,以简化自身机构、优化教育功能为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宜的后勤社会化模式;同时,高校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妥善解决好社会化改革带来的人事调整、下岗失业等具体问题。后勤实体应充分遵循高校教育科研的规律,健全企业管理机构和功能,建立起科学、合理、可靠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发展自身规模和运营能力,形成成熟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赢得高校的信任与青睐。高校后勤人员也应充分认识到未来的发展形势,主动更新思想观念,积极培养提升适应新发展环境的能力和素质。
3.2弘扬契约精神,明确后勤法人职权责
当前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层面缺乏专门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范文件,更多的需要依靠一些成熟的法律条文,如《高等教育法》《民法总则》《合同法》《公司法》等。其中,高校与后勤法人之间还是需要依靠合同来规范约束彼此是经营和管理行为。因此,大力弘扬契约精神十分必要。只有通过合同契约的形式,明确高校和后勤法人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双方的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承担,并严格遵守执行合同条款,高校才能安心放手让后勤法人自主经营,后勤法人才能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开展后勤工作。为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可通过合同引入独立第三方服务评估监督机构,构建完备的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同时,政府管理部门也要明确自身管理监督的职责范围,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增加服务质量的监控点。
3.3完善改革配套条件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具备相应的硬软条件。在硬件方面,一是政府和高校要辅助后勤法人完成相关后勤服务的设施建设,为其提供服务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强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发展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新机遇,通过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提高后勤资源开发利用共享的便捷度,提高高校后勤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同时,数字生活方式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加强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增加后勤服务的透明度才能真正提高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在软件方面,一是要推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后勤服务管理,有关部门要加紧建立健全具有高校特色的后勤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完善后勤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后勤法人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监事会在内的完整治理结构,其中董事会代表股东进行决策,经理层负责执行,监事会负责监督,监事会成员可通过民主选举若干教授、学生、职工代表组成,而高校可作为股东参与公司运营管理重大问题决策,但不直接干预后勤管理,不直接对后勤服务承担法律责任。
4.结语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诉求,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及其后勤人员、后勤实体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只有以更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崇高的契约精神、更完备的配套条件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让后勤服务更加专业化,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为高校专注于教育科研事业创造优良环境,扎实推动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雷.一流大学需要一流后勤[J].中国高等教育,2015(21):36-38.
[2]张慧.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比较与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1):106-107.
[3]张路雄.国外高校后勤体系的基本运作方式及其借鉴[J].红旗文稿,2006(8):30-32.
[4]陈礼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
[5]刁胜,党远鸿.基于新常态时代背景下探析高校后勤综合改革[J].高校后勤研究,2017(3):13-15.
[6]崔彬.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浅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1):3-5.
[7]白立士,刘凯.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与深化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7(7):29-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28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