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人为鉴”说与“镜中我”理论之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美国社会学家库利1909年在其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以他人为镜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中国古代“以人为鉴”说同样将他人作为认识自我的参照,提出了“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文章创造性地将中西两个不谋而合而又和而不同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认知过程的人际互动、认知前提的他人以及认知结果的自我呈现三方面的具体阐释,为媒体传播带来新的启迪与思考。
   关键词:以人为鉴 他人 人际互动
  
   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在其著作《人類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对自己的认识,而自我的认知又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① “镜中我”理论与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既能以“镜中我”理论为基础阐释社会现象也能以“镜中我”为指导提供建议。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经开始教导大家从他人的言行中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西方“镜中我“产生以前,古代中国已经有了“以人为鉴”的说法。在对“以人为鉴”的研究中,几乎不见将其上升到学理层面的研究,更多的是从“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历史典故出发,阐释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同时以该理论指导人们在日常社会实践中学会反思,充分发挥“以人为鉴”的正面效应。本文将中国本土的“以人为鉴”理论与西方广泛传播的“镜中我”理论进行比较,以期探索二者之间存在的广泛联系与不同。
  
  中西碰撞下的思想火花
   “以人为鉴”说和“镜中我”理论都将社会中广义的他人当作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鉴”更强调从他人的行为反思自己是否存在类似的好的或是坏的行为以进行相应的调整,而“镜中我”理论更强调在广泛的社会互动中以及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看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可以看到,虽然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但是在细微之处又略有差别。
   以何为鉴——镜子似的呈现与反馈。他人的概念在两个理论中处于中心位置,对于如何认识他人,更多的应是从社会广义的角度出发,将自我以外的人都看作他人。他人在这里担任着“镜子”的角色,无论是“以人为鉴”说中将他人作为自我的参照,还是“镜中我”中的他人直接参与的自我的呈现。在这两个概念中,自我的形成都与他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镜中我”里的他人是与自我有着社会联系进行广泛互动的他人,在自我与他人的这种关系中,他人逐渐形成了对自己的一种认识,他人会依据自己的认识对自我做出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当自我收到他人的评价后会进行自我的人内传播,通过内省式思考来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驳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看到,在这里,他人就是自我镜子似的呈现与互动。
   同样,在“以人为鉴”说中,他人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他人是自我行为的参照,也就是镜子似的呈现。人在对自己进行认识的过程中如果仅靠自我的反思很可能无法全面认识自己。例如就偶像王源公共场所吸烟一事来说,就其行为本身来看,他自我本身或许并不觉得这一行为会给社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但当社会各界纷纷站出来发声后,王源公开致歉,认识到自己这一行为存在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过于相信自我而忽视了他人对自己的建议,真正要做到“以人为鉴”除了要以别人作为镜子参照反思自身是否存在类似行为外,还需要理性思考他人给予自己的建议。
   “以人为鉴”说与“镜中我”理论都将社会中广义的他人作为自我“鉴”别的参照,从他人身上反思自我,从他人的评价和态度中认识自我,从他人的建议中重塑自我。
   何以为鉴——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人内传播是个体内部的信息活动,而人际传播则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以人为鉴”说与“镜中我”理论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存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这种社会互动又不仅仅限于人际传播中的两个行为主体之间,它可能存在着多个行为主体。如果没有人际互动行为的发生,个人的自我认识仅仅停留在对自我的感觉上,而这种自我的感觉很可能是假象的存在,不以人为“镜”,真的自我便很难呈现。因此,“以人为鉴”与“镜中我”都产生于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中,而人际互动的程度又决定了对自我把握的客观及准确度。
   “以人为镜”说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即可通过间接地观察也可通过直接的交往来呈现自我。作为间接的观察者可以旁观者的角度,即第三视角的角度认识他人。例如,前段时间在网络上传播的一男子在地铁上勇敢制止他人侵犯女性的行为,网民并没有与类似的他人直接接触,但在观察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反思自我在遇到类似事件时的表现。另一种是与他人的直接接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其言行作为一面镜子,透过他人来认识自己,反思自己。
   “镜中我”理论本身就强调人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镜中我”的认知程度取决于与他人的传播程度,可见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对“镜中我”的形成至关重要。不论是将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还是将他人作为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只要与他人发生联系,人际互动行为便会存在,正是在这种互动行为中,自我才越来越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
   认知他人与自我形成。认知他人是前提,认知的过程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和人际传播,认知的结果是更加清晰的呈现自我。鲁迅曾说过: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在以他人为镜的过程中存在着对他人言行的价值判断,当然,仅仅从他人的好坏去反思自我是远远不够的。自我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客观全面,这其中也包括归因他人,即将不好的事物归咎于他人,所以他人对自我的好坏判断及建议也是形成相对客观自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自我认知的程度也取决于与他人的交往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就越清晰。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一方面他人的画像更加清晰地供自我更加全面的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他人对自我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评价也更加多元。自我画像的呈现来自于自我的反思以及对他人态度与评价的认识。   
  思考启发
   将“镜中我”理论运用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为具体问题提供解局思路等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同样“以人为鉴”说从古至今都是行为准则。二者都以他人作为“镜子”和参照的对象,以期在交往中呈现清晰的自我。在对两个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后产生两点启发性的思考:
   不可绝对化的人际传播。“镜中我”理论强调人际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赋予人际传播重大意义与作用。不可否认,人际互动以及他人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的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除了人际传播外,自我的呈现也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式的人内传播呈现,例如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来反思自己,又如通过书本中文字的记录与传阅间接对其他人进行观察来进行自我呈现等。人际传播似乎更强调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的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不能将人际传播绝对化。
   网络时代的“镜中我”。“以人为鉴”说与“镜中我”理论都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社區中的人际交往发生了诸多变化,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心情、看法,包括自己的照片与视频。这种以自我呈现为主的网络时代,“镜中我”理论又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
   人们通过媒介的“自传式叙述”甚至是虚拟世界进行自主的“自我”认识和建构。原先的“镜中我”理论和其三个阶段, 已经不能完全阐述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自我认识。②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网络催生的虚拟人际互动也为“以人为鉴”说和“镜中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
   中国的“以人为鉴”说与西方的“镜中我”理论有不谋而合也有和而不同。二者在对如何更加清晰地呈现自我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又分别从不同视角切入看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镜中我”理论更强调在与他人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态度以及自我对这些评价态度的情感。而“以人为鉴”说更强调将广义的他人当作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己,反思自己。这对现代人际关系、自我呈现与认识、心理辅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注释: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徐莉程:《从被遗忘权现象重新思考“镜中我”理论》,《新闻传播》,201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7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