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追求的是教育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与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是想通过教育获得未来发展的本领和基本素养,是达到人人有学上的目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为了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从上世纪开始,对教育现代化进行了多次探索,最终提出了素质教育。本文从研究素质教育的优势出发,阐述了素质教育对推动、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育现代化 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154-02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应试为目的,中考、高考,甚至后来的小升初,使家长和学生不得不为了获得升学和高质量教育机会,被动接受传统教育,最终的教育结果是以升学论英雄。素质教育则以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为目标,与传统教育有所不同,更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一、传统应试教育的缺陷
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升学考试为根本目的,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老师为确保教学质量,不得不满堂灌知识点,学生只是作为听众,认真做笔记,认真听讲,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背离了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教育对象来看,传统应试教育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以升学为目的,必然产生淘汰和胜出两种结局,胜出的学生能够上一等学校,再通过竞争获得继续求学机会。而在考试竞争中失败的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帮助,有些学生的发展被限制。从教育的内容看,应试教育围绕考试内容开展教学,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不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觀点。从教育结构看,中学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是以升学为目的,学生在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教育,致使很多学生来到大学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生活和学习。学生课业负担重是应试教育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所有学生都深入题海,休息时间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挤掉了自身素质提升的时间。师生关系上,老师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要完成教学工作,督促学生完成升学任务就是好老师,很少有跟学生谈心、交流的机会;教育方法上单调枯燥,为了完成升学任务,老师会保守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敢随便创新教学方法,因为对结果的失败担忧远远高于成功,害怕创新失败不能完成升学任务;评价标准上以升学数量和质量论英雄,不管什么方法,只要升学就是成功,就是好老师、好学校、好学生,这种片面的评价标准抹杀了学生创造能力发展。
二、素质教育的优点
素质教育适应了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克服了应试教育的很多弊端。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实现了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但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习理论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知识。素质教育不是教给学生单纯的知识,而是主要教给学生怎样去学习更多知识的方法。人们通过素质教育的训练,掌握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技能,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审美的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鼓励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进一步钻研。在教育对象上,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材施教、平等对待、尊重差异等特点,是素质教育所彰显的魅力,避免了应试教育服务少数学生的弊端,人人能够享受教育,人人能够在教育的参与中获得相应的发展平台,而非应试教育中强调的少数人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德、智、体、美、劳”全部有所涉及,不是单纯的考什么教什么。在课程结构、教育途径、师生关系上都有所变化,优势明显。
三、素质教育的作用
1.指导思想上颠覆了传统应试教育,为教育现代化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利环境
传统应试教育在中国发展了一千多年,可谓根深蒂固,历史上也曾尝试进行改革,但都是未动根本的修补,主要问题依然存在。素质教育的提出,也曾受到了极大的反对和打压,思想保守的人是不能接受素质教育的;因此,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的过程,也是反复较量的过程。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从思想这一步敢于迈出,才能够有效地指导行动,才能够破旧立新。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看,发展了的新的事物必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敢于同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做斗争。应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要目标,培养的学生要坚决做到听党指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树立以培养新时代用得上、靠得住的时代青年为先进思想。因此素质教育指导思想的发展和变化,有利于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教师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久远和深刻的,且影响面广泛,一名优秀的教师会教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素养高、融入社会快,将来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贡献大。而一名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教师,紧紧围绕考试来施教,考什么教什么,教师不需要广泛的扩展知识面,只需要将考点研究透,教会考试内容就可以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过度扩展知识,反而会让学生感到知识无用,不能直接作用于考试;久而久之缩小了自身知识面,学生也无法得到更多更广的知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广大教师,不得不投身新的学习和深造中,只有让自己不断充电,补充新知识、新方法,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够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落伍、不掉队。因此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师资保障,有了教育现代化继续实施的人才基础。
3.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动力
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教务管理、激励原则、考试制度等方面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的开发和运用,让人们看到了素质教育的优势和生机,符合教育的特点,能够使教育现代化持续发展,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好,还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有五育考核要求,还有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特长发展符合自身条件的综合素质,参加各项活动比赛。而且第二课堂活动也纳入学分管理。教务管理中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师资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学生招收方面综合考虑学生具体的条件,不再以分数论英雄,使学生发展有了充足的空间和环境氛围。以往的师生关系是纯粹的教与学的关系,素质教育更加鼓励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有教无类,鼓励和批评相结合。尤其考试制度的改革,更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成果,为教育现代化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考试制度是传统应试教育的产物,在中国存在时间较长,影响深远,一考定乾坤的考核模式让很多学生止步于高考,既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更使中国的教育发展受到阻碍。应试教育不能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只有素质教育的实施,考试制度的改革,才能让更多学生有继续学习的机会,才能在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四、结语
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能为国家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性人才,更有利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相信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杰出人才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1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