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早教类手机应用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等移动客户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手机应用程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幼儿早教类手机应用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出现使用不当、欠缺专业性等不利于幼儿发展的问题。针对目前早教类手机应用的发展情况、使用现状等进行研究,试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早教 手机应用 使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217-02
  “手机应用”是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目前手机应用系统版本主要分为三类:IOS、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1]由于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早教类手机应用迅速成为教育用品首选。目前幼儿教育类手机应用从内容上可分为自然科学、语言与阅读、早期教育、艺术与创意、数学、综合益智等。早教类手机应用因极具吸引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性极受幼儿家长的喜爱,但在调查时发现,早教类手机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使用文献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并在开发者层面、家长层面、社会层面给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可行建议。
  一、早教类手机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开发者层面
  1.游戏趣味浓厚、过度游戏化
  由于开发一款手机应用软件的成本较高、耗时较长,所以设计者将重点放在应用软件的吸引力、流畅度、营销手段等能够直接获得商业利益的方面。通过对市面上20款较火的早教类手机应用(以下简称“应用”)进行试用,发现大多数应用为吸引幼儿注意力、提升幼儿对应用的兴趣,在界面设计和内容上都增加了大量的游戏化的元素,对幼儿的吸引力极强。但他们忽视了应用的使用群体——学龄前幼儿的特殊天性,好玩、缺少控制力,容易沉迷在游戏性过强的应用中,过量游戏化的设计会导致设计内容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脱节,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内容专业性不足,脱离实际生活
  早教类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和创业者大多是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的精英,但却是教育领域的“门外汉”。[2]他们缺少教育和培训的经验,再加上盈利目的的驱使,开发出来的应用难以体现“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应用的内容不专业,易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造成阻碍,引起情绪情感导向偏差等不利于幼儿发展的问题。
  (二)家长层面
  1.幼儿家长对于早教类手机应用的认识不清晰,使用缺乏选择判断
  超过47%的家长对早教类手机应用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在选择时容易倾向选择知识导向的应用软件,同时也缺乏对应用内容的把握。而市面上的手机应用五花八门,为吸引幼儿家长的目光,设计者往往会夸大应用的功能性的优势。在调查中发现,超过50%的家长在选择早教类手机应用产品时将目光集中在下载量、宣传度等营销噱头上,加之应用的使用对象含糊不清,大多数幼儿家长对应用的功能性和适应性缺乏考察,忽视幼儿的反馈。
  2.幼儿家长的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恰当,家长陪同使用参与度不高
  为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幼儿情感、言语、社会性、认知方式、行为习惯等健康全面发展,几乎所有的早教类产品都具有亲子互动功能,旨在改进幼儿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促进家庭和谐。但调查显示,仍有1/4的家长在使用早教类手机应用产品时仅仅只是让幼儿“自己玩自己的”,缺乏必要的陪伴,甚至还有家长只是将其作为能够让幼儿暂时安静下来的“安慰剂”,以换取自己片刻的“清静”。这些幼儿的家长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在教育幼儿时经常将手机当作玩具使用,并不会对幼儿加以限制或陪伴,而且经常在幼儿面前长时间使用手机。长此以往,会使幼儿的认知发展产生偏差,阻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社会层面
  早教类手机应用市场混乱,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发展,各类手机应用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一些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公司将目光投向早教市场,早教类手机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但由于市场门槛较低,各层次的应用产品皆可在市场上运行。同时对应用软件内容缺乏考察和明确的规定、限制,有不少恶意软件借此机会混入应用市场,致使早教类手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市场鱼龙混杂。
  二、反思与建议
  (一)开发者方面
  1.广泛吸收专业人才,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手机应用
  将设计建立在对幼儿心理、认知特点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核心是幼儿体验,充分考虑幼儿某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在其发展阶段的共性以及特殊性,在应用的内容设计上不超前,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发展能力。只有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设计的、与幼儿有“共同语言”的应用才能受到幼儿的喜爱,对幼儿的发展大有裨益。故建议应用内容偏向关注幼儿情感和社会领域的学习。
  2.增强交互设计,防止过度游戏化
  幼儿需要的是有趣好玩、又能学到东西的手机应用软件,而非生搬硬套地灌输知识,这就需要增强早教类手机应用界面元素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性。比如,在使用过程中设置不同的角色以增强幼儿体验;设置完成任务后的奖励机制或意外惊喜来吸引幼儿注意力;根据遗忘曲线规律设置复习计划;让幼儿在玩耍的同时了解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在游戏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在挑战中学习到知识。但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要互动适度,防止应用的过度游戏化,预防幼儿上瘾。
  (二)家长层面
  1.对早教类手机应用进行区分,避免盲目选择
  选择早教类手机应用时要注意它是否具有很强的游戏性。有些早教类手机应用的设计人员并不专业,他们对幼儿的了解少之又少,为了吸引眼球就会在应用中加入大量的游戏成分,家长们一定要避免选择此类应用,否则孩子不是在學习本领,而是在玩游戏了。   2.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合理使用
  在进行早期家庭教育时家长要了解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幼儿处在哪一发展阶段,选择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早教类手机应用。这样更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观察力、创造力与想象力。
  3.增加陪伴幼儿使用的频率,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家长决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使用早教类手机应用时,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使用,增加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有利于孩子在健康、幸福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增强孩子的责任感,提升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幼儿与成人的认知发展水平有所差距,家长在与幼儿使用应用软件时切不可替幼儿做决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三)社会层面
  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早教类手机应用市场进行监督和规范。有关部门应通过强有力的手段治理早教类手机应用市场的顽疾。主要在早教类手机应用的内容设计上加强游戏化程度检测,鼓励益智类应用程序的开发,限制知识灌输类应用比重;在使用对象上清晰分明;将学前教育专业人士参与设计的比重加入到早教类手机应用上市的参考条目中。鉴于以上观点,早教类手机应用的一系列问题已非常突出,亟待解决;多方面优化早教类手机应用程序,增强家长对其的辨别能力和使用效果,促进家园共育等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其解决之路还很漫长。要合理利用早教类手机应用进行教育,发挥其最大优势,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一起迎接早教类手机应用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王昕.基于幼儿心理、认知特点的教育类App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3.
  [2]郑静.以用户研究为基点的学前幼儿识字App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20-21.
  [3]杨丽军.“互联网+”视阈下学前教育区域教学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探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2):123-126.
  [4]王雪.学龄前幼儿对教育类App的需求分析[J].艺术科技,2018.
  [5]郝兆杰,梁芳芳,肖琼玉.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35-41.
  责任编輯: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1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