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新西部电影传播思路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冯娜 谢婷婷 张添瑜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传播的应用空间愈加广泛,中国新西部电影延续了传统西部电影的发展,曾经也有过骄人的成绩,但是近几年却处于低迷的态势,在国内外电影市场的影响力都较小。本文主要通过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新西部电影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传播困境,运用跨文化传播的知识,对新西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进行探索分析,得出新西部电影应打破文化定势,拓宽视野,培养新西部电影“把关人”,在文化对话中積极开拓电影题材。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新西部电影;传播思路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9-0133-03
一、引 言
中国西部电影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其概念最早由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于1984年提出。中国西部电影,有的专业著作上也称作“中国西部片”,“是一种以中国大西北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人文意蕴为底色的中国电影类型片。[1]”中国西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不仅使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获得认可,而且还引领了国内电影创作的走向,使得一大批中国电影人相继投身于西部电影的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红高粱》《菊豆》,陈凯歌的《黄土地》,吴天明的《老井》《人生》等,这些影片至今仍被中国电影人奉为经典。但由于20世纪90年代电影政策改革、财力不足、创作活力枯竭以及人才向发达地区转移等因素,西部电影逐步走向衰落。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两部“新西部电影”代表作品《美丽的大脚》与《图雅的婚事》相继在国内外获得大奖,更具探索精神与复杂身份的新西部电影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为新西部电影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2003年,西部电影集团制作的一部艺术纪录片《大话新西部电影》中首次提出了“新西部电影”的概念。2009年,时任西部电影集团总裁的延艺云在《新西部电影策》中对“新西部电影”进行阐释:“将时尚的审美潮流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将资金运作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塑造具有品牌效应和市场效应的集合性的文化品牌。其中的关键是将资金运作和市场运作相结合。[2]”新西部电影虽然沿袭了西部电影的精神内核,但是也有其独特的创新之处。“‘新西部电影’与传统西部电影的分野在于,它不再只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西部电影概念,而是彰显着新时代内涵的,兼具大众商业文化色彩并融合西部文化元素,进行跨地域合拍,着眼于泛亚、全球视野的民族电影文化形态。[3]”
在电影《图雅的婚事》获得第五十七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之后,国内许多电影人对新西部电影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近年来,新西部电影的发展却处于一种低迷的态势。在国内电影市场,新西部电影的影响力相对较小,艺术价值与商业成效两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不仅如此,中国新西部电影在国外市场更是无人问津,就连近几年观众最为期待的电影——《白鹿原》,也仅仅只是获得了第六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提名。由此可见,新西部电影在对外传播方面不及传统西部电影,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西部电影不再以宏大的历史变革为背景,叙述方式多为单线叙事,艺术风格也较为平淡,在娱乐至上的现代社会,情感起伏小、叙事节奏缓慢的影片很难吸引观众;其次,“新西部电影走类型化道路,这很容易使西部的地域特征、文化风貌沦为影片背景,失去独特而宝贵的艺术价值。[4]”新西部电影要想拓宽传播与发展之路,可以学习传统西部电影的传播思路,在遵守相关政策以及保证电影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先进入外国电影市场,在获得国际影坛的认可与良好口碑之后,以此作为宣传手段,再转入对国内的传播。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跨文化传播学在美国兴起,此后的半个多世纪,跨文化传播这一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西方国家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凸显,跨文化传播的应用空间也愈加广泛。新西部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与文化载体,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运用跨文化传播学科知识,来规避缺点,放大优势,使其在国外电影市场的传播更为有效和广泛。
二、打破文化定势,拓宽视野
“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一书中把定势引入了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在他看来,定势好比是‘我们头脑中的画面’,代表的是一种过分简化的意见、具有影响力的态度和不加鉴别的判断。 [5]”定势有两种类型,即社会定势和文化定势。
“文化定势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或跨文化实际交往中对不同背景的民族和国家成员的笼统的、简单的看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定势是由于文化熏陶、媒体、从众效应这三者的结合形成的[6]。由于人受到族群、教育、地理、语言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很容易对某一群体或事物形成文化定势,文化定势不仅存在于不同国家之间,它还存在于群体的各个方面。就新西部电影而言,关于“西部”的概念,从传统西部电影开始,就一直没有非常清晰的界定。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受地理条件的制约,中国的西部地区一直处于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状态。在传统西部电影的呈现中,它也一直是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如《黄土地》中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双旗镇刀客》中一望无际的大漠黄沙,《老井》中干旱贫瘠的西北山村,《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愚昧落后的封建制度等。这是因为“西部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演变,西北自身的特点符合了当时电影创作纪实主义潮流对纯朴自然的追求。[7]”这使得国内外的观众对西部电影产生了文化定势,不仅限制了新西部电影的题材发掘,而且也限制了新西部电影的对外传播。新西部电影的传播应该突破传统西部电影在地理与文化上的桎梏,展现“新西部”崭新的时代风貌。因为自西部电影诞生至今,已经过去三十多年,“西部”的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提到西部,第一时间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定势便是:贫穷落后。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青藏铁路等工程的成功运行,现在的西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的经济已经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西部人民不仅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并且其思想觉悟、价值理念等精神层面也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因此,新西部电影导演在进行创作时,应打破在传统意义上对西部地区的文化定势,要结合现今西部地区的发展,重新赋予“新西部”更为准确的定义,创造出更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西部电影,以此展现出中国西部的新风貌,使新西部电影的文化内涵更为准确丰富,以促进新西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三、 培养新西部电影“把关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于1947
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把关人”的概念。卢因的“把关”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决定信息的取舍,起着是否传递信息及如何传递信息的作用[8]。因此,在新西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對“把关人”的培养至关重要。就新西部电影而言,“把关人”指的是新西部电影的创作者,就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来看,高水平的专业电影人才较少。这是由于我国对电影人才的培养还只停留在高校阶段,影视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还很薄弱,尤其是在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缺少专业影视教师以及先进的观影设备,未形成浓厚的影视教育氛围,从而导致对电影人才的培养于基础环节就严重滞后,以致于新西部电影在国际传播方面失去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因此,想要进一步加强新西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就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影视方面的爱好和国际化视野,为新西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做好人才储备工作。2018年,我国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目的在于普及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9]。西部地区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做好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引进专门的影视专业教师,配置先进的观影设备,致力于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影视人才,为新西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奠定稳固基础。
四、立足文化对话,开拓电影题材
孙英春在《跨文化传播学》一书中提到:“每个文化都不是单独发生发展的,均受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创造过程的影响,并与其他文化进行持续不断的对话,才能得到继续前进的动力。[5]”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文化的影响,有效的文化交流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以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曾是前近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自古就是不同族群和文化交集的地区,彼此间的接触和交往从未停止。近代之前,中国文化长期处于优势地位,其他文化则是持续不断地受到中国文化的全面影响。[5]”尤其是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与韩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如日韩两国的文字、儒家思想、宗教习俗、茶文化等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移植而来,这意味着中、日、韩文化背景具有共同点,这样就更有利于中国新西部电影在日韩等国家的传播。就电影方面来看,尽管中日韩文化具有同质性,但是日韩两国电影的发展却领先于中国。因为韩国电影多以社会现实为题材,通过韩国大热的社会事件吸引观众,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往往具有教育意义和反思功能,能直击观众心灵并引起情感共鸣,比如《素媛》《七号房的礼物》《辩护人》等电影都是基于现实题材改编,并且在韩国民众之间引起轰动。而日本电影善于表现日本人性格中的双重性,一方面展现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手法温柔独特,代表作品如《小偷家族》《情书》等;另一方面,日本电影又善于揭发人性,用平静温和的镜头表现人性的残酷,让观众沉浸其中,并进行深刻反思,如《东京物语》《金色梦乡》等。新西部电影可以在中国与日韩国家的“文化对话”中,利用中、日、韩文化的同质性,在题材的选择上借鉴日韩电影,尽量开拓电影的题材,不拘泥于展现精神内核与文化反思,应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找到世界性的题材,这样更能引起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观众的情感共鸣,新西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才能更加畅通有效。
参考文献:
[1] 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72.
[2] 延艺云.新西部电影策[J].电影艺术,2009(1).
[3] 郭越.新西部电影类型片创建前瞻[J].西北大学学报,2012(5).
[4] 茹溪.“新西部电影”概念的形成[J].电影评介,2013(16).
[5]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 王瑛芳.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定势”[J].理论月刊,2008(5).
[7] 王海娟.中国西部电影简论[D].兰州大学,2006.
[8] 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9]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Z].2018-12-25.
[责任编辑:杨楚珺]
收稿日期:2019-06-10
作者简介:冯娜,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从事影视传播研究;谢婷婷,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从事电影学研究;张添瑜,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从事语言传播艺术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3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