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思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文章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能够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应用型创新人才严重缺乏,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人的应用创新能力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发展的背景下, 文章结合当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为如何创新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策略分析。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等全面发展,面向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形式。在国家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要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从1998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飞跃式发展,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精英式教育理念没能及时转变为大众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是高等教育发展选择的必然结果,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要为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培养一线高级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要能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应用人才主要从事和社会生产相关的社会经济效益工作。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首先需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需要能够为各个行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最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密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定位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紧紧围绕未来环保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能够服务于社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性学科,是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当前,教育领域将环境工程界定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但是从当前教学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没有摆脱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比如以化学专业为优势学科高校创建的环境工程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但是相关工程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以工程专业为优势学科高校创新的环境工程,所培养出的人才则是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实验能力比较薄弱。由此可见,当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实践操作能力薄弱、创新意识缺乏、社会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落后。当前,高校管理层和领导缺乏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深刻理解,没有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到整体教学体系中。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一般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将就业率确定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些高校为了扩招在培养人才方面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没有注重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在这样理念指导下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2)办学定位不明确,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不平衡。环境工程专业是在化工、材料、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不仅要开设化工、材料等课程,而且还需要开设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课程。基于环境工程专业教师是化工专业出身的教师,对化工领域的知识讲授具有较好的经验,但是却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最终导致培养出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3)实习基地的减少不满足于实践教学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推进和高等院校办学规模扩大下,高校教育的场地、经费、设施设备面临缺乏的问题,环境工程实践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削弱,特别对外实习普遍缺乏实践基地,导致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实践脱离,导致企业用工荒现象严重。
(4)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在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下,各个高校加强了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注,但是从当前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和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数课程是以模拟软件的方式进行的,在软件模拟的过程中无法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有一些课程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实验室内有限的教学环境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仅深受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而且还受专业教师指导的影响。但是一些高校受扩招和经费不充足的影响,从事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师不够充足,表现为:①缺乏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思维的专业教师。②在教师人员数量有限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开始从事应用创新课程的教学,没有多余的时间指导学生。
三、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确定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
正确的思想指导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取成功的关键,而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需要将素质教育作为发展根本,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理论联系实际。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实现理论、实践、工程应用技术的融合,具体采取“2+1+0.5+0.5”的培养模式。在1、2学年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具体包含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物理化学课程、工程制图和测量课程等。在第3学年的时候系统的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学习,具体包含大气控制工程、水资源污染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环境监测工程等。在第3学年暑假的时候还需要指导学生到企业开展生产实习和顶岗训练。在第4学年上学期的时候安排学生进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学生根据自己顶岗实习的经验来选择就业方向。第4学年下学期的时候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将毕业实习和论文写作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2+1+0.5+0.5”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专业未来学习方向。
(三)优化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其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在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凝聚多方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以平台结合模块为指导优化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具体设置如下:①“三平台”包含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创新创业课程平台。通识教育平台要注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教育平台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创新创业平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②“两模块”包含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在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培养的时候凸显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创新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要充分凸显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活性污泥膨胀”知识点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考核方式和教学管理的改革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考核需要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实施全过程考核,对学生的评价包含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评价、社会实践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等。课程考试可以采用笔试、口试、论文、实践操作能力等多种形式。考核评价可以应用分次累积的方法,各方面内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另外,学校还可以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对在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予以奖励一定的学分,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社会环境问题的突出,社会对环境工程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加大,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迫切需要改革,文章在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方法、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探讨了专业转型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旨在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应用创新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艾娇.专业转型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辽宁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
[2]翁仁贵,刘心中,林小英,等.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武夷学院学报,2017(6).
[3]刘亭亭,戴春雷,徐鑫.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办公自动化,2017,22(10):33-34.
[4]罗根华,付正莉,徐颖.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01).
[5]王珊珊,吴倩.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46(10):146-147.
[6]邹海明,王艳,李飞跃.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改革——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30(3):98-102.
作者简介:
蔡靖(1980-),女,河北廊坊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62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