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更好的进行融合,成为目前教师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互联网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平台,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高职课堂要紧紧抓住时代的需求,与“互联网+”融合构建新型教学课堂,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一、绪论
   2017 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全面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提升學习的自主、个性化学习,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实现信息应用常态化,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化能力。
   互联网中提供了包括网络学习平台、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微视频、动画、游戏、手机 app、微信公众号、在线活动(包括线上线下答题、测试、统计、互动讨论与交流、企业连线、在线游戏等)等新型教学和学习方式,这些网络资源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学习不在只是在课堂和图书馆,学习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加灵活智能。因此,一堂能满足学生需求的高效课堂就显得尤其重要,利用互联网来构建一个高效的高职教育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学课堂和本科研究生以及中小学课堂有着很大的差别,高职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目前在高职教学课堂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不够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许多老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互联网的中新事物的出现也很迅速,特别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教师,多年的黑板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信息化的应用也仅在PPT展示上,对于各种网络平台、手机APP以及新事物接受以及应用比较慢。
   (二)一些课程的教学软件和硬件设备不足
   高职院校中,一些非重点的专业,教学投入相对少,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还无法全面满足“互联网+”教学的需求。
   (三)学生之间协同作业难度大
   多数教学环境不能满足协同小组作业,教师依然是讲台和一排一排的座位,不利于分组团队协作。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一些课程还不具备网络协同作业的软件基础。
   (四)教师上课备课经验化
   一些教师长期上相同的课程,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堂教学,需重新梳理知识,备课上课都要做相当大的改变,这对教师要求很高。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更新教学理念
   要坚持教育为本,互联网为用的原则,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将教学课堂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教师要改变过去粉笔+黑板的授课思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丰富课堂活动,通过学生的在线学习,开拓视野。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强大统计功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二)设计教学活动
   在网络全面覆盖的校园,课堂的活动设计应该是多样化多元性的。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需要通过更好的学习方式来引导。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课堂应该拓展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堂教学进行前,提前预留足够的时间,根据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合理的课程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设计任务清单、制作微课幕课、收集媒体资源、制作预习测试题、建立课前讨论组,引导学生对新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网上交流,通过测试来检测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参与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和意见,实现个体认知到整体认知的转变。在恰当的时间给予学生指导,通过参与学生的讨论,提供指导意见,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鼓励学生抓住自我表现的机会。经过网络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课堂授课计划需做相应调整。
   在课堂中,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对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反馈给学生,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的情况,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对各小组学习的效果加以点评。在课堂中,不再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要和学生共同答疑解惑,小组之间共同学习、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课前和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复习资料,根据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发放课后习题和课后测试。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来统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学习平台对学习内容进行及时的提点以及交流,随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评价
   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建立学生电子数据档案,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都有记录,根据评分制度,自动打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根据系统和教师手动评价,最后形成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后在学习平台上的学习和交流都是通过程序来记录以及评价的,对学生来说很公平。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更新,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将单一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通过各种互联网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和能力的提升,大大的提高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满意度。
  
   作者简介:
  胡桂香,女,软件工程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
   基金项目:
   2018年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课题名称: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专业教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编号:ybzysc18-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62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