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系习得在生成音系学中的研究述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其首要任务是探索语言本能,回答“柏拉图问题”,也就是儿童语言获得的问题。如今,利用生成音系学理论来解释儿童音系的习得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以生成音系学的发展为主线,对儿童音系习得进行简要述评,揭示此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及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并得出结论:相对于SPE和非线性理论,优选论能够在相对统一的理论框架内探讨音段和韵律习得问题,为儿童音系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生成音系学 儿童 音系习得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060—02
儿童音系习得是指儿童逐渐掌握母语语音系统的过程,即儿童获得某有关语言词句如何发音的规律性知识的过程。儿童对音系结构的习得是儿童母语习得的关键性的一步。随着Chomsky和Halle于1968年合著的《英语音系》的发表,生成音系学的总体框架便由此奠定。近半个世纪以来,生成音系学不断发展,形成了三大主流理论,即SPE、非线性理论和优选论。本文在生成音系学主流理论框架下对儿童音系习得加以分析和比较,以揭示此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SPE)
上世纪60年代,生成音系学形成后,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利用“区别性特征”及其内在规则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儿童音系习得过程中遇到音位变体的问题。SPE理论下的儿童音系习得,可以归结为在一系列的规则作用下,底层形式(成人发音形式)过渡到表层语音形式(儿童发音形式)的过程。在儿童音系习得实证研究中,Smith通过对2—4岁儿童语音发展记录,发现很多杂乱无章的表层音段习得的错误都可以通过SPE规则来分析。然而,在某些音系现象的分析中,有的SPE规则显得繁琐且复杂。有研究表明,儿童11岁之前还没有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种复杂且强制性的规则运用有悖于儿童认知水平和心理现实的发展规律,底层形式和规则推导缺乏可学性基础,且表层过度形式化的表达也不符合儿童音系发展的自然性。因此,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没有充分解释儿童习得的音系。
二、非线性音系学理论
由于前SPE时期过于注重规则的公式化、规则的排序和应用,以及对底层表征的抽象研究,这使得对一些音系现的解释有很大的局限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者开始从非线性角度来探讨大于单个音段的音节结构的韵律问题。这段时期对音系表征形式的研究不再仅局限于各种音系的音段现象。超音段知识作为音系的重要组件,也应该是儿童音系习得中的重点研究对象。
自主音段理论是Goldsmith于1976年提出,他认为各类音段不是处于同一音层上的,声调也不再是某音段的固有属性或特征,而是位于音段层之外的另一独立音层上的自主音段。汉语是声调语言,根据自主音段理论,声调层和音节所在层面是相互独立且相互联结的,这有利于解释汉语中的一些声调现象,如重叠变调,儿话变调等。
继Goldsmith之后,1977年,Liberman和Prince又在音节和重音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提出了节律音系学理论。由于西方国家多为多音节的轻重音语言,因此重音的习得问题在西方广受关注。Liberman论证了重音并不是元音的固有特征,而是一种关系,并用节律树的结构模式来表示这种关系,而非区别性特征。Fikkert在对几名荷兰儿童进行节律模式习得的研究中发现,儿童早期为扬抑格音步的节律模式,这对儿童多音节词的习得意义重大。研究发现,在儿童音系系统中,并非所有的音段输入都能得以表现,早期扬抑格音步会使得词首弱读音段被删减。
CV音系学理论是自主音段理论和节律音系理论的发展。McCarthy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CV骨架层的概念,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CV骨架层是音节和音段层之间的一个音层,它的引入可以更加简明地对轻重音重新进行表征。在音系习得方面,利用CV音系学理论分析的儿童音系产出形式可以很好地描述韵律因素对儿童音系表层的影响,如词尾音或非重读音节的删除,词首复辅音丛的简化等,但是这些现象是如何反映儿童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却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非线性音系学理论将音流看成多线性结构,强调音系表征的丰富性。在儿童音系的习得中,它从非线性的角度分析与表征了韵律的习得过程,如音节、声调、重音等的习得,这对SPE在韵律习得研究上的缺失做了很好的补充。但是,它却不能充分解释儿童的韵律发展,以及在相对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同时讨论音段和韵律习得问题。
三、优选论
20世纪90年代初,音系学家Alan Prince和认知学家Paul Smolensky合著的《优选论——生成语法中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一书,标志着音系学一项全新的理论的形成。“制约条件”是优选论的核心概念,它否定了以SPE为代表的传统生成音系学的以音系规则为主体的音系描写模式,取而代之以两种“制约条件”:忠实性制约条件和标记性制约条件。制约条件具有普(下转第59页) (上接第60页)遍性,这有效避免了音系规则的描写任意性且缺乏普遍性等不足,减轻了语言处理过程中的负担。基于优选论相对于传统生成音系学理论的种种优势,将优选论运用于语言习得的研究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儿童音系习得领域。Smith提出用一系列規则可以解释儿童音系习得中的各种错误,他认为儿童表层语音的产出是受规则制约的。根据优选论,语言中普遍存在一套按等级排序的且相互矛盾的制约条件,同一制约条件在各种语言中的不同等级排列造成了语言之间的差异。因此,按照优选论的解释,儿童音系习得的过程就是在对制约条件进行等级排列的过程。
优选论认为,儿童的语法同成人语法都是由制约条件、生成器和评估器等内容构成,儿童具有一套与成人相同的制约条件。这一点同SPE理论所提倡的儿童与成人具备相同的音系结构的观点,有一定相似性。儿童音系中的制约条件的排序与成人不同,随着儿童对音系的不断习得,其建立起来的制约条件体系经过不断的调整和补充,逐渐同成人保持一致。Amalia认为,在儿童音系习得初期,标志性制约条件(M)高于忠实性制约条件(F),随着忠实性制约条件越来越接近成人(F>>M),习得过程才逐渐完成。另一方面,与SPE模式下的音系习得观不同的是,优选论抛弃了在音系规则作用下由底层到表层的推导过程,进而直接对语音的表层形式提出肯定性要求或否定性的限制。也就是说,优选论倡导所有语素的自由组合,用普遍可违反的制约条件解释或预知儿童音系习得中可能发生的错误,这更加接近于实际音系发展中现实性的要求。
相对于SPE和非线性理论下对儿童音系习得的讨论,优选论最大的优点是采用并行处理原则,这使得音段和超音段的习得问题在同一语法框架下进行成为可能。如在优选论的框架下可以很好地解释Smith在分析儿童鼻辅音群的简化现象中产生的“共谋问题”,同样是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下,Zonneveld 和Nouveau研究了荷兰儿童的重音习得机制。随着对优选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面对音系习得中的儿童底层输入的不透明问题,优选论仍不能给出充分的解释。尽管如此,优选论通过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确实避免的儿童额外的语言处理负担,因此,优选论在此领域的应用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四、结语
综上,相对于SPE和非线性理论,优选论能够在相对统一的理论框架内探讨音段和韵律习得问题,为儿童音系习得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随着对优选论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也发现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但在音系习得领域,优选论的运用仍是比较新的方法,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Chomsky,N.&Halle,M. 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M].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68.
[2]马秋武,,赵永刚.音系学、语音学与语音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77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