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口传心授到多媒体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学对象的改变,戏剧教育的原生语境发生变化,仅仅依靠传统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和多元化的教育目标。在将戏曲作为一种通识性教育进行普及时,出现一系列新问题,这与当前戏曲教育传播工具膨胀的媒介性有关,是戏曲教育跨媒介互动的结果。脱离开戏曲教育本体的固定范式进行研究,以解决目前我国戏曲教育所出现的一系列新形态和新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戏曲教育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戏曲教育;再媒介化;口传心授;多媒体教学
  口传心授作为传统戏曲教学最常用的方式,长期在戏曲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出现与长时间地流行有其历史必然性:戏曲表演形式的“活态性”使其不具备通过文本传承表演、唱腔等精髓的可能性;文字剧本的稀缺性使其丧失了以文本为主要传承媒介的前提。有学者将我国戏曲教育划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戏曲教育的组织结构、教学侧重点随时代变迁、社会环境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特点,但是口传心授始终贯穿其中。然而,当今的戏曲教育已经不仅局限于专业科班教育,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通识性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口传心授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再适应当今的教学环境。本文选择了媒介传播作为戏曲教育研究的新视角,通过对其所经历的“再媒介化”结构转型过程,总体把握戏曲教育流变的方式与此进程中的新特点。
  一、“再媒介化”:戏曲教育方式流变的新视角
  文化分期是针对不同时期文化特征的标志和区分。德国著名哲学家本雅明的技术演进式文化分期将人类文明形态划分为三个时期:以史诗、神话为代表的口承文化时期、以小说为代表的印刷文化时期以及以电视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文化时期。其观点将人类文明发展与传播媒介的演进状况相联系,站在媒介发展的角度审视人类文明史的进化与艺术的社会功能,对于研究戏曲教育传播媒介的流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由此看来,戏曲教育曾经最流行的手段是口传心授,这明显属于口承文化时期的艺术传承方式,戏曲教育历经千余年发展,媒介特质并未发生质的变化,直到近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对象的改变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戏曲教育的媒介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媒介形态更替视角下考察戏曲教育教学方式变化的可行性与可能形成的教学成果,可以引进当代传媒学者提出的“再媒介化”概念进行分析,对于“再媒介化”理论研究开始较早,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北美的媒介生态学研究理论中均有所涉及,但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出现在戴维·波特和理查德·格鲁辛二人合著的《Remediation:understandingnewmedia(再媒介化:理解新媒体)》一书中,在此书中他们提出再媒介化过程既包含“调和、修整、补充”含义,更是蕴含了“重塑、重构、改革”的意义,新媒介文化意义的产生离不开对于传统媒介的尊重和重构。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介的意义并不会完全被否定或者淘汰,传统媒介会在被改造的同时产生新的作用,并通过与新兴媒介的融合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如果说本雅明提出的技术演进式文化分期及“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理论对于理解20世纪后戏曲教学方式演变有深刻影响,那么“再媒介化”理论对于帮助我们在当代充实和完善戏曲艺术价值理念,建立更高效可行的教学体制无疑也有着重要帮助,在当下这个充斥着机械复制艺术作品的时代,无论何种门类的艺术形式都具有对媒介的高度依赖性,即便是静态的绘画、摄影、文学等艺术,抑或是舞台艺术如话剧、舞蹈等动态艺术,都脱离了传统艺术对于物质材料、艺术形式等范畴的约束,主动或者被动地经历着“再媒介化”过程。通过“再媒介化”的媒介进化过程,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从风格到流派、从创作到接受,艺术作品从构思到成型、从生产到消费,都与其原初语境即元媒介产生了分离,并通过新技术新方式重构了一个全新的语境,即重置语境。具体来说,戏曲教育的“再媒介化”是指传统的戏曲教育与数字媒体技术生成的新媒介结合后,新媒介对戏曲教育的原初语境进行重构,因而能够从传统戏曲教育的模式中吸收一定的内容和形式,也继承了传统戏曲教育的艺术、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特征;同时,戏曲教育的口传心授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旧媒介也会吸收、融合这些数码新媒介的内容和形式,重塑自身、更新形态,生成新的媒介文本。
  二、“口传心授”:戏曲教育的语境还原
  我国戏曲教育起步早,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和民族特性,师徒相承,将戏曲艺术薪火代代相传于后人之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成果。戏曲教育始于12世纪中叶,此时中国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同时宋杂剧、金院本等艺术形式也渐趋成熟,逐渐产生了专职艺人及商业演出组织,职业艺人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演出由公共化向商业化的转型。演出团体的商业化性质促使其必然要有一定的规模,包括演出团队中人员的数量、剧目的精彩程度、固定的观众群体等,因此以师授徒的戏曲教学模式由此开启,加之艺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和物态化文字剧本的稀缺,故“口传心授”就成为当时最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媒介并延续至20世纪。“西学东渐”思潮影响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开始迈向从单项技艺掌握到复合型戏剧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化转型,戏曲教育模式从传统师徒制到科班制再到新式戏校的建立,戏曲教育的观念和教学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是也从未脱离“师徒相承、口传心授”这一传统教学媒介。
  “口传心授”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文学家解缙《春雨杂述·评书》中:“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直到20世纪50年代,“口传心授”才成为戏曲教学中的专有名词。不仅是在我国古代,“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几乎适用于全世界范围内的非实物类文化传承于教育,而口传心授作为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情况相匹配的传统教育思想在戏曲教学方面的延伸和映射,经过千余年来艺人代代相传和不断完善下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也培养出了一批以高超演技名垂青史的表演艺术家们,形成了民族特色鮮明的教学方法,并始终贯穿于我国戏曲教育发展道路中,然而这一方法的具体实施并非亘古不变的,它伴随着时代进步,与当代及外来戏剧教育理论、体系不断融合,丰富着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革新、自我净化。   百余年前的“口传心授”,由于文学剧本等物质材料的匮乏,加上教师本身的个人修养、经验造诣、文化程度有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体罚、打骂等不良行为,传艺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而非以传承文化为目的,就很容易造成一些弊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野蛮残酷的教学方式得到改良,口传心授依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已经实在严谨科学的教育体制下进行,教师的权力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执行,粗暴的打骂、教师个人权力过大导致的滥用等一去不复返,教学计划稳中有序进行,无论是教学的教育观念还是教学实践,都是在一种秩序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这种整饬合理的教学体系下,戏曲学习者功法技艺的训练并未被弱化,表演水准没有因此下降,反而由于这种教学环境重视演员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加强演员艺术领悟力、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的培育。简而言之,即便都是“口传心授”,以人的声音、动作等作为传播媒介,在师生共存的“活态”场域中进行传习,这种方法也会由于时代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三、从多媒体教学到多元教学途径:戏曲教育的语境重置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戏曲进校园,对学生进行戏曲文化普及,这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国粹的戏曲艺术汇集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于其中,是民族艺术的表征。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倡“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这就意味着戏曲教育的对象不再是专业的演员和戏曲爱好者,全新的教学环境、进步的技术基础、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决定了戏曲教育的原初语境“口传心授”面临的挑战,戏曲教育必然要进行语境的重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戏曲教育的原生语境中,“口传心授”是最主要的授课手段,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文字性剧本的缺乏使戏曲丧失了以文本为主要传承媒介的前提,戏曲表演的活态性,决定了戏曲只能在双方在场的互动过程中进行,“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戏曲表演‘诀窍’的隐蔽性,否定了无师自通的纯观摩方式的学习;作为一门以角色扮演为本质的艺术,戏曲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使对角色的精微体会与传神体现成为非‘人’不可得传承核心。”因此,“口传心授”的教学形式能够一直延续传承,至今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剧团中还在沿用,直到这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戏曲作为通识教育进入校园面向全体学生,“口传心授”明显不能完全适应于当今一对多的教学环境,戏曲教育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形态的变化体现为从原初语境中的口传心授变为语境重置后的多媒体嵌入式教学。
  多媒体嵌入式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戏曲传播途径多元化密不可分,曾经完全依赖“面对面交流”的戏曲教学方式与新媒体结合,通过网络连接不同的数字媒体,克服了时空限制,可以把活灵活现的戏曲主人公“请”到教室中,也可以将戏曲中的经典唱段还原到学生面前,将这门融合了杂技、武术、演唱多门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完美展现给观众,让戏曲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让更多的年轻学习者爱上传统艺术。由于专业戏曲教师人数有限,很多学校的戏曲教学任务往往落到语文教师身上,这些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对于戏曲文本的解读和思想感情的把握,忽略了戏曲是“声”“色”结合的艺术,把戏曲课上成了语文课。借助多媒体展示,有助于各个年龄段学生认识到戏曲的本质属性,改变长久以来人们存在的对于戏曲艺术的一种曲解,即戏曲发展的过程只是戏曲文学发展的过程,戏曲属于文学艺术。总体而言,科技的融入增强了学生对于戏曲艺术的全方位感受,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以当下“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兴起的互联网数字课程“慕课”为例,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就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各类课程资源,学习到学校中可能由于师资不足而无法开设的戏曲课程,各高校之间也可以通过慕课体系打通各专业之间的课程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综上所述,戏曲教育从“媒介化”到“再媒介化”的进程中通过跨媒介的实践已经逐渐完成了从口传心授到多媒体授课的结构转型,但戏曲教育在“再媒介化”的进程中,“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并未被完全取代,在一些剧团和不发达地区仍在沿用这种教学方式。戏曲教育的“媒介化”是戏曲教育作为一种完整媒介的延伸,口传心授或其他戏曲片段的影响被数码设备记录下来,借助电子设备的移动性跨入剧场或戏曲教习场所以外的博物馆、课堂、录像厅等地,戏曲教育实现了媒介化,但记录了这些片段的影像本身仍然有清晰的戏曲教育的特征。戏曲教育的“再媒介化”是在“媒介化”的基础上转型发展的:一方面随着戏曲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深化和戏曲教育媒介化的发展,戏曲教育借助多媒体教学之势已不可逆转,戏曲教育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互动的程度;另一方面,数媒技术与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颠覆了戏曲教育的原初语境——口传心授,脱离了双方必须同时在场的束缚,自身具备了动态的可操作性,打破了与其他新兴媒体之间的壁垒,以戏曲影像本体为原点,实现了与新媒介之间的融洽互通。戏曲教育从“媒介化”到“再媒介化”的过程,也是戏曲教育边界逐渐模糊、溶解的过程,戏曲唱段或授课过程转化为数码影像,双向互动性与即时性的本源特征被打破,以影响本体的数码化为中心点,戏曲教育呈现出新的特征;戏曲教育走出剧场,走向各大中小学校园……所以,脱离开戏曲教育本体的固定范式进行研究,运用媒介融合的视角去考量戏曲教育的媒介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挖掘戏曲教育“再媒介化”进程中呈现出来的新特性,来解决近些年来戏曲教育所出现的一系列新形态和新问题,就成为当下戏曲教育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吕珍珍.戏曲艺术传承为何必须口传心授[J].戏曲艺术,2014,35(03):55-59+63.
  基金: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會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编号:2016-CXTD-02);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豫西北戏曲发展变迁研究”(项目编号:校研字[2017]4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65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