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背景下民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工科”已成为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热点。本文以民航类专业为例,论述了从培养理念、培养规格、师资队伍等方面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趋势,探索了“新工科”专业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民航人才
  一、新工科教育理解析
   新工科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工科建设理念。关于新工科专业的内涵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新工科建设理念催生了新专业的产生,主要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
   (2)新工科建设理念也包括对一些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主要包括:将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用于传统工科专业,实现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民航类本科专业中“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就具有上述性质,该专业顺应当前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工业制造4.0升级发展趋势,以智能制造、智能维修改造升级原有的航空器械维修专业,突出飞行器智能制造和智能维修特色,同时加强两者的融合,为航空制造业、机务维修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等工程应用型特色人才。
   (3)新工科建设理念还包括为适应我国新经济、新业态对专业人才的新要求,能够体现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跨界、融合”特征的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新兴专业。民航管理类专业、民航物流类专业都具有上述性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民航领域的岗位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一方面新型岗位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原来岗位之间的界线正逐渐变得模糊;原民航运营人才培养体系已逐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民航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开展“民航管理类”、“民航物流类”本科专业建设,培养具有“交叉、跨界、融合”特征的新工科人才符合国家民航业发展战略和建设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需要,符合实现从民航大国建设成为民航强国的总体目标。
  二、新工科教育理念与民航类专业培养体系的融合
   (1)在教学方面:为了响应新工科的建设,应积极进行专业的重新布局与调整,围绕民航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改造,顺应着新的经济形态下,航空运输业对人才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其人才目标是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在产学研协同方面:打造多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科研团队,并鼓励教师积极和民航企业对接,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3)在思政教育方面:航空运输业固有的“高风险、国际化、服务性”属性,这就决定了一名合格的航空运输从业者必须 “具备严格的纪律性和高度的安全意识”、“具有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性”和“关爱旅客的人文情怀”。民航类专业决定了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具有必然性。为此,应通过统一谋划,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将思政元素融合航空类专业课程,将航空专业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不仅极大的拓展了开展思政教育的领域;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清时代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航空报国”的志向。
  三、适应新工科需求的民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应对新经济形态下民航岗位发展新趋势及其对于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民航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方面应进行新探索。
   针对民航管理、民航物流類相关专业,应结合行业需求及国内外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重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针对上述专业重点开展了:“管-工”融合的航空学科基础通识教育的平台的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方向分支设计;“管-工”融合、“校-企”融合的专业师资队伍构建;基于多种教学方式融合的面向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飞行器制造类专业,以参与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为契机,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提升硬件条件,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式,推进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新工科建设。
  四、新工科背景下民航类专业师资队伍提升措施
  (1)制定师资建设规划和人才引进机制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每位老师的自身特长,制定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形成包括优秀青年教师选拔培养、骨干教师资助、出国研修项目资助、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实施等多层次、多类型的师资队伍养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国内外研修结合,在职为主,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着力推进教师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鼓励扶持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并到国内知名大学或赴境外著名高校访问交流。
  (2)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教学团队激励与约束机制
   组建教学团队,并通过一系列提升教师教学和服务专业发展能力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优化了师资队伍的学缘与结构,强化了团队的综合素质,形成了一支以教学团队负责人为龙头的专业师资队伍。
  (3)青年教师培养发展情况
   ① 落实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对新引进的年轻教师推行青年导师制,由资深教师具体指导1-2名年轻教师,开展一一对应的传、帮、带,以期快速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集体备课和教学准备活动向新教师讲述专业研究进展以及教学心得,不断促进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聘请一些知名院校的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的教授、学者,就相关专业问题对教师开展专题讲座,既丰富了学院文化,又开阔了专业视野。
   ② 青年教师的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增强青年教师对航空运输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加强与上海航空企业的合作与联系,航空运输学院定期派遣青年教师去航空公司各相关部门进行一定时间的挂职锻炼。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分类、定位、特点、质量[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2):34-37.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3]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4]郭兵,林秀珍,徐平如,等.OBE 思维导向的问题启发教学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5):104-106.
  [5]周萍,孙跃东,张振东,等.加强课程内涵建设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8):67-71.
  项目资助:本文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项目(X201808001)资助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09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