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旅游专业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其中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对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简单分析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这一新的模式,充分认识到其积极作用,并在实践中探讨建设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对策,促使高校旅游专业教学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旅游专业 教学基地 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6-0202-02
  高校旅游专业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各个环节都在不断调整和变化,需要对其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为高校旅游专业教学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实践教学基地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具体表现,对教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实践教学基地内涵
  实践教学基地是教学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具体实践之中,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义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在实践中发现,随着高校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可供教师选择,以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发展。
  2.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旅游专业与其他专业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联系比较密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学生不再是单一地学习理论知识,这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3.推动旅游专业教学新发展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高校旅游专业教学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其不断应用的过程中,为旅游专业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现状喜忧参半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新时期教学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开展现状而言可谓是喜忧参半。
  (一)发展方向
  高校旅游专业教学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旅游专业自身的发展和变革,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可行性条件。同时,在新时期,高校对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学校开展了多项举措推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高校与相关旅游单位合作在不断扩展,也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从整体上看,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在设施设备建设上的不完备,直接降低了教学效果。高校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决定了实践教学基地设施设备的建设情况。根据高校的性质,公办高等院校的这一经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的统筹拨款,且实现的周期很长;而高等民办院校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的经费则只能依赖于自身资金的投入。现实中,由于投入经费的不足、不及时,导致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在环境条件、配套硬件设备的质量、种类和数量等方面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更无法与时代和教学要求同步。例如,现有的模拟场所、设备等配套资源陈旧,已不能与旅游行业规范标准相匹配。专业实践教学设施仅可以用来进行基础性的技能训练和情景模式实训,旅游系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无法多方面、全角度得到培养和训练,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升有限。再如,具备现代高科技的旅游信息系统等实训室仍处于建设的短板状态。地理信息系统、旅游资源模拟规划系统等必要的旅游实践教学软件,对大学生在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受投资费用高、重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始终处于消极应对的状态。
  第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不到位,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其一,个别高等院校与企业建立的挂牌合作只是为了完成旅游专业的对外招生宣传,或者满足旅游专业评估的需要,学生没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实际的顶岗实习。其二,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不断扩招,使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其中部分高校为解决实践教学问题,选择了与一些实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合作,自降门槛;合作的企业仅限于酒店和旅行社两类,这给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其三,合作企业为适应市场要求和自身生存发展,时常会在经营内容和项目方面出现变动,这与高校旅游专业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需求产生冲突,从而影响了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合作企业的不断变动,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第三,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陈旧、不完善,规范化建设欠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设备操作缺乏标准规范,难以跟上企业实际的管理和操作,无法实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加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和时限,与高校学生实际需求状况不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和合作企业之间只是签订简单的合作协议,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内容条款。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加上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分身乏术,无法真正与学生一起完成在企业顶岗实习的任务,导致校外基地的实践教学指导和管理工作只能依赖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多数高校对学生的实训不管不问,而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主动学习能力差,遇到问题又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导致实践教學的效果不佳,还存在一定的管理和安全隐患。这其中固然有行业现状和区域限制的原因,但专业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同样有待加强。
  第四,实践教学基地强有力的硬件设备设施是培养和提高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必要保障。同时,教师团队作为重要的“软件”,可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保驾护航。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旅游专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灵活地开展教学与实践。而现实中,我国多数旅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人员数量少,经验不足,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不强,没有相关职业经历,来源结构单一;使实践教学这一环节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策略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对教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开展相关工作,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加大宣传力度,扫清思想障碍
  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紹新理念和新方法,使教师认识到新的发展形势,从而减少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为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扫清思想障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完善物质基础,引进信息技术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在具体实践中,学校要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训的机会。引进信息技术,如“VR”技术等,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节约学校资源。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开展多样的培训活动,针对具体教学需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教学开展提供更加专业的智力支撑。同时,高校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努力丰富个人综合素质,发挥引导作用。此外,要鼓励教师对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献言献策,让学校管理层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更加贴合教学发展现状要求。
  (四)尊重学生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教学发展的趋势,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要全面分析学生学习现状,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其融合在实践基地教学之中,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同时,要尊重学生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积极作用,提升高校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
  (五)完善相关制度,形成监督机制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和保障。高校应完善和补充学校规章制度,如激励制度,通过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基地建设,为其保驾护航。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保障政策的落实工作,防止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
  (六)加强校企联系,提升建设效率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学校与相关旅游单位的密切合作,一方面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吸引资金流,另一方面,利用旅游景区,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习、观摩的过程中切实掌握课堂知识。通过不断的历练,使学生具备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此外,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效率。
  (七)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资源,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弥补实训资源不足的问题,高效利用基地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等都得到全面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转变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在新时期,要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使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实现共享,提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为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保障。同时,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高校要结合本校自身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此外,要从多方面入手,让学校、教师、学生都参与教学,转变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的时代特征,实现高校旅游专业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李芸.科学发展观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1):157-158.
  [5]罗荣丰.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6]郑爱芳.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7]戴瑜.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
  [8]赵爱民.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10).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22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