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三贴近”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两轮课改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传续承接的关系,“三贴近”原则是上一轮课程改革中推进教师改进专业水平的重要抓手,本文从“三贴近”教学重要特征出发,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深入调研,了解到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整体上得到提升,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效果不断好转,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有了可喜的变化,但仍有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改进才能适应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 三贴近 主体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1.075
Abstract There must be a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rounds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principle of "three close" is an important grasp to promote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in the last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overall ability has been upgraded, the teaching concept has been updated, the teaching effect has been improved, th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the curriculum has been gratifying change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orthy of attention to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Three Closeness"; subject; curriculum reform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拉开序幕之际,对上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效进行调研和总结,有利于新课程的顺利推进。G省普通高中从2012年秋季学期进入课程改革至今已经历了6年,教学改革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应该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长新的知识经验。[1]当时对于广西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教学如何回归生活、回归实际、回到学生自身是一个新课题。为此广西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指导组通过集中培训、实践探索、成果展示、样本示范等方式致力于研究、示范、推广思想政治课“三贴近”教学。六年过去了,我们想了解思想政治课“三贴近”教学情况实施的效果如何,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打下了哪些基础。为此,我们做有针对性地做了问卷,并对有代表性的学校做开展调查。
1 调研情况概述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的高中,并抽取了不同类别的学生样本及所在学校的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针对“三贴近”教学的推广及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了解。
关于选取调查样本的情况说明:第一,从调研学校的选取上,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调研的范围受限,我们经过慎密分析,决定主要以具有一定典型意义A市不同层次的高中为样本。我们认为,要了解思想政治课“三贴近”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情况,应该主要考虑从教学水平层次、受训情况和推广力度三个维度去考量样本的适切度。A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水平在全省居中偏上,无论是教学层次、受训情况的、推广力度都具有较典型的代表性。我们选取了A市的三个层次的普通高中作为调研样本,包括实力强大的传统名校、有代表意义的普通高中和实力较弱的普通高中。第二,从调研学生样本的选取上,我们主要选取了有普遍代表意义的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当中既包括与学校性别比例对称的男生和女生,也包括在兴趣偏好不同的文科生和理科生。问卷调查的总体数据概况如下(表1):
总体上,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样本共计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26份,有效率为96.8%;同时对8位教师进行访谈。样本数量不大,但是经过精心设计,样本及其结构有一定代表性。
2 问卷的设计
我们根据思想政治课“三贴近”教学的重要理念在教学行为上的典型表现,设计相关调查问卷。
(1)“教育即生活”。思想政治课“三贴近”教学要求教学要走出单纯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在教学行为表现上体现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机对接,以及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成就感受。为此,我们针对学生设计如下调查问题:
你觉得学习思想政治课对你有哪些帮助?(可多选)
A.拓展知识 B.规范行为 C.提高道德素质
D.没有帮助 E.其他
您是否喜欢能紧密联系生活与实际的思想政治课?
A.是 B.否 C.无所谓
您的思想政治課中是否经常紧密联系生活与实际?
A.经常体现 B.偶尔体现 C.从不体现 D.没关注
您认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对您参加社会实践或者走进社会有哪些帮助?
(2)通过认同学习价值以调动学习兴趣,成长需要获得自主的支撑。开展思想政治课“三贴近”教学要求突破知识授受的教学传统,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主体身份。在教学行为表现上,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了解与信任,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并尽量满足,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喜爱。我们设计了以下调查问题: 您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否了解你们?
A.是 B.否
您认为政治教师关注学生的疑惑并予以回应的情况如何?
A.经常关注并经常回应 B.经常关注偶尔回应
C.偶尔关注偶尔回应 D.从未关注
您是否认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课堂更有助于你全面提升能力?
A.是 B.否
您是否喜欢能紧密联系生活与实际的思想政治课?
A.是 B.否 C.无所谓
您认为思想政治学科平时的作业量如何?
A.非常多 B.比较多 C.合适 D.较少
(3)教师身份角色的转变是落实“三贴近”的关键。思想政治课“三贴近”教学要求教师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身份,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新型教师角色,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能力是落实“三贴近”的抓手。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调查问题:
您的思想政治课中是否经常紧密联系生活与实际?
A.经常体现 B.偶尔体现 C.从不体现 D.没关注
您的思想政治教师上课素材主要来源于?
A.生活实践 B.课本 C.两者都有 D.没有素材照本宣科
请您为老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提出宝贵意见。
3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通过对726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课改6年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整体上得到提升,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好转,学生的认可度有了可喜的变化,但仍有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改进以适应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3.1 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1)“三贴近”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对教学行为的指导处于自发阶段。从表2可以看出,38.02%的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教学经常联系生活实际,53.31%则选择为偶尔体现,少数是从不体现或学生自己没关注。
从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感受数据表明,接受“三贴近”的教学理念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已占主流,课改理念深入人心,但是教师们运用“三贴近”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仍处于自发阶段,能自觉贯彻到教学行为上的不多。从对教师的访谈上,有一半的受访谈教师认为自己在落实“三贴近”教学理念中感觉困难。两方面的数据能相互印证,有内在的一致性,说明我们的统计数据有着较高的信度与效度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内在原因应该是教学行为的转变能力不足,教师们对教学水平的追求上,产生了欲求之而不得的情况。因此,重视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使其有能力实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达到一致,是值得今后关注和重视的。
(2)教学水平受资源开发能力制约明显。“三贴近”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接学生的生命经验,从而转变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的主体、发现知识的主体、对话交流的主体和自我反思的主体。[2]从表3可以看出,有72.59%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师上课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与课本,但是只有5.79%的学生认为上课素材來源于生活实践,意味着大部分教师在大部分教学当中仍以教材素材为主,甚至仍有少数教师是照本宣科。这组数据说明,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严重不足。这必定会影响到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优化。
(3)建立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机制——提升教学水平的突破口。把表2与表3的数据结合分析来看,两组数据是相互呼应,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能力薄弱,制约着他们对“三贴近”教学理念贯彻实施,影响个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提示我们,应该通过建立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机制,以资源开发为载体,把教学资源的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及区域共享结合起来,营造合作共赢、积极向上的教研文化,形成教师专业能力共同提升的氛围,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2 学生观的改进变化可喜
思想政治课“三贴近”教学要求改变学生被知识奴役的处境,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体验知识学习的价值,激发出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喜爱。从表4表5可以看出,有56.06%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了解自己,并有66.25%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师经常关注学生并予以回应。同时,大部分受访谈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经常关注学生、回应学生。
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的学生观符合课改的要求,符合“三贴近”教学理念的要求。这一情况也可以表6的数据中获得一个侧面的印证:表6表明,有69.2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学科的作业合适,认为作业多或非常多的学生占比较少,这与以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奴役、被填的鸭子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的,表4表5表6的数据也反映出有些问题的解决依然不够彻底,陈旧教学思想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依然顽固地存在着,要求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要更有智慧地找办法去解决。
3.3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得到极大改善
3.3.1 学生们广泛认同思想政治课对自己成长的积极作用
从表7可以看出,学生们普遍认同学习思想政治课对自己有帮助,有69.2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拓展了自己的知识,有48.21%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有66.53%的同学认同思想政治课提高了自己的道德素质,只有8.26%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对自己没有帮助。
表7的数据表明,学生们广泛认同思想政治课对自己成长的积极作用,彻底改变以往人们对思想政治课的不良印象,体现出课改后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社会价值得到不断提升。有8.26%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对自己没有帮助,占比虽小,但是仍值得我们重视。要通过更深入的访谈和调研找出问题的根源,努力改进。
3.3.2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普遍持积极态度 从表8可以看出,只有5.23%的学生持否定的消极态度,绝大部分学生持积极态度,只是在喜欢的程度上还有较大的努力空间。这需要全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改进教学效果,赢取更多学生喜爱。
3.4 从学生需要的角度,理念方向与目标具有一致性
一种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必须通过对客观情况如实考察,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针对“三贴近”的思想政治课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我们设计了如下两个调查内容。表9和表10的数据表明,思想政治教师们的努力方向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支持,这极大地鼓舞了坚定改革的决心。今后的努力应该是在现有方向深化,而非推倒重来、重新选择。
4 调查结论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则是学生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强调合作学习。[3]以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重视的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满足于对知识的抽象记忆,使得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的世界之中。这种脱离了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的课堂说教,忽视了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学生身边活生生的实际,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及自身实际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缺乏生命内涵,从而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三贴近”是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三贴近”教学是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首先要立足于世情、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发展动态,知晓国家的发展状况,把握自己的发展环境和存在价值,从而使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学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中去,使思想政治教学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再次,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深深扎根于学生之中,把握学生脉搏,了解学生愿望,使思想政治教学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通过多年的努力,以上调查研究表明,在广西推行的思想政治課“三贴近”教学理念取得了可喜成效: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较快,“三贴近”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获得学生的广泛认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拓展学生的体验渠道,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较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调研中,我们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抓紧建立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资源开发能力,重视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加强对陈旧教学思想的改造力度,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努力争取赢得更多学生喜爱。
参考文献
[1] 蒙宇.高中思想政治课组合式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8.
[2] 李松林.深度教学的四个基本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0):7-10
[3] 蒙宇,陶剑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建构主义课程思路[J].高教论坛,2017(08):51-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1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