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版基金对出版社品牌塑造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对于出版社而言,国家出版基金不僅仅是一种资金上的资助,更是一种对选题与发展方向的引导。在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与引导下,出版社能够有效地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判断,从而推进自身的品牌建设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文章首先探讨了国家出版基金对出版社品牌塑造的意义,进而简述了出版社品牌塑造工作困境,最后给出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下强化出版社品牌塑造工作的措施,以求为出版社更好的利用国家出版基金来塑造卓越品牌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国家出版基金;出版社;品牌塑造;资助;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6-0152-02
1 国家出版基金对出版社品牌塑造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国家出版基金通过加强出版资助与引导工作,能够对出版社品牌发展带来全方位的促进作用。基本看来,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提升出版社品牌塑造的科学化水平
通过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出版社当中的各部门构之间将产生更加高效的交流方式。例如,在以往的品牌塑造工作中,出版社多是借助制定规章制度、实施市场监督及明确责任主体等方式来有效处理品牌预期与实际发生的情况的不一致。尽管这些措施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也存在着效果不佳的情况。通过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品牌塑造工作会乐于实施创新变革,出版社在处理品牌塑造问题时就变得极为容易。这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通过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以前许多因为人为原因出现的品牌塑造问题可以被有效避免,不合理的市场规划会被及时发现与拒绝,从而使得品牌塑造工作更为科学化;二是通过加强品牌塑造建设,出版社的各项信息的透明度能够得到极大提升,这种透明度使得所有部门的行为都会得到很好的协调与监督,有效的避免了信息模糊与工作不协调的情况出现,也有利于厘清各个部门的互动关系。
1.2 提升品牌塑造经费保障能力
出版社品牌塑造工作的根本工作目标是有效保障品牌能够高质量地获得市场认可,从而极大提升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从这种根本工作目标来看,出版社品牌塑造工作必须实现“好钢用到刀刃上”的经费工作安排。这意味着,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下,加强品牌塑造工作,不仅仅有助于切实减轻市场工作人员的盲目性,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市场人员的工作态度与理念也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使得品牌塑造人员能够树立起更好与更准确的工作理念,不仅提升工作效率,更强调在信息透明化的基础上,对品牌建设经费的支取做严格的判断,让花的每一分钱都产生巨大效益。品牌塑造提供更为坚实的财务保障。
1.3 强化出版社市场监督效能
出版社市场监督以往通常是单方面的外部监督,而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下,出版社能够借助更先进的市场理念与技术有效提升市场监督的精细化程度。除了前述的市场信息透明化外,各类市场监督系统的建设是强化市场监督能力的更重要的方式。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下,通过建设市场系统、市场预警系统、市场信息流转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可以为出版社品牌塑造工作提供全方位的监督体系。这种监督体系是原有单方面监控体系的极大补充,缓解了市场监督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效提升了市场监督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对于出版社市场监督科学化发展具有显着推进作用。
2 出版社品牌塑造工作困境
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下,尽管加强出版社品牌塑造工作十分必要,也很有意义,但当前出版社在开展这项工作过程中,却也存在这一定的困境需要克服。主要来看,这些困境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整体来看,出版社品牌塑造信息化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主要包括:一方面,目前电脑软硬件的配置相对老化,不少软硬件系统尚有待更新,也缺乏专门针对出版社品牌塑造工作特性的设计软件,这不仅使得电脑运行速度慢,也导致了强行采用信息化模式甚至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品牌塑造人员仍较为热衷于传统的市场品牌开拓方式,虽然能够接受信息化的品牌设计软件、网络互动工具等信息化方式,但对于品牌塑造工作的信息化开展方式仍未引起重视。
二是出版社品牌塑造工作目前缺少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当前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笼统,没有对评价指标做详细分层,也没有针对不同的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这这些问题使得评价体系不能够对品牌塑造工作的效果做科学的评判,不利于品牌塑造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是相应的专业化管理人才较为稀缺。品牌塑造工作实际上是一项综合性非常高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既懂品牌塑造知识,又具备娴熟的设计技巧与能力。目前出版社品牌塑造人才存在短缺状况,导致虽然努力完善了各项品牌塑造建设的硬件设备,但却并没有充足的人才来利用这些设备开展工作,显然极大地约束着这项工作的工作效力。
3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下强化出版社品牌塑造工作的措施
3.1 优化出版单位选题结构,打造品牌书籍
从当前情况来看,在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不少出版社因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或者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致力于将出版业务精力放到了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成果来的项目上,直接导致项目的选题非常具有功利性质,严重使得自身已经创建起来的品牌逐步丢失。有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与引导,出版社能够在整个选题策划、项目申报及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都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色,这有助于让自身的品牌价值广泛体现出来。举例来说,人民出版社是非常鲜明的典型。它是一家综合型出版社,所出版的很多书籍都致力于为政党意识形态提供服务,并据此打造成了自身的鲜明品牌。在2018年的国家出版基金中,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党政书籍获得了三项资助,这又进一步肯定了自身的品牌。除了打造鲜明的品牌之外,人民出版社也努力围绕品牌来设计选题,从而进一步夯实品牌。因此,出版社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出版基金的选题方向,突出自己特色,打造自己品牌。 3.2 构建品牌塑造的信息化体系
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下,出版社应从制度层面规范品牌塑造信息化建设与推广的机制与体制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文件,这不仅包括针对品牌塑造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奖励与惩罚制度,更应出台系统性的品牌塑造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与治理流程文件,使得在开展品牌塑造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像与出版社整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密切结合,从而得到高效率处理。与此同时,还应当定期开展品牌塑造信息化建設的通报制度,将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取得的成果加以推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以防发生更为严重的系统性问题。
3.3 寻找合作伙伴,共创最大利益
对于出版社而言,每一部原创作品都是可贵的,蕴藏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能量,但是其所衍生出的版权利用与执行却势必涉及到不同的产业与专业。当小说要拍成电影,出版社其实不必亲自下海去投资拍摄电影,所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好的电影制作公司,并将该著作的衍生电影版权授予对方,同样的当要以某作品为基础提炼出舞蹈、音乐等不同形式的演出,出版社也完全没必要或几乎不可能亲力亲为。于是在知识产权的执行上到底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出版社最为有利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对于所有相关的事情出版社到底是要自己执行(内建inhouse)还是要授权于他人执行(外包outsourcing)?实际上,出版社的人确实不必多。以数字化图书地发展看,如果出版社想要在数字出版上有所获益,是完全可以不用自己投资的,因为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专业分工和交易规则明确的服务商。业务外包可以使自己有多样地选择,更无需对技术和硬件的升级做无止境的投资,使企业经营具有更大的弹性。因此,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引导下,如果要参与数字出版的市场,现在的出版社所要做的其实只需寻找一个诚信的合作伙伴而已。但也因此,出版社和其所需劳动力的关系将有所转变,劳资的关系将更多的从过去的内聘雇佣关系转为外包的合约关系,管理的方式将通过合同彼此制约,而不是传统公司所施行的控制手段。
4 结论
总体而言,对于出版社来说,国家出版基金所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资助,更是一种出版方向的引导。因此,出版社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优势,努力打造起符合时发展要求的品牌,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与人民需求。
参考文献
[1]琚颖.近十年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数据分析[J].出版广角,2018(12).
[2]张一梅.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与管理经验初探[J].传播力研究,2018(29).
[3]姚慧敏,刘彦龙.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经费使用、核算及验收时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出版,2018(5).
[4]汪凡云,李寅.国家出版基金成立十年(2008—2018)资助项目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73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