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教育在学制压缩时期,数学由于内容陈旧、学生素质下降、考核方式呆板等原因而面临被一再削减甚至取消的境地,只有明确现状,根据自身特点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断改革和实践探索,才能重新体现出数学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数学教学 高职 专业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b)-0111-03
高等数学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个人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在现有高职教育的大多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工具课,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据笔者在相关院校调查,本应为学生能力培养重点科目的数学被许多高职院校一再削减课时甚至在多个专业面临取消的风险,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数学这种尴尬的现状?怎样才能让数学教学走出困境,重新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笔者从实践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原因分析
1.1 数学课程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教学内容没有完全适应“必需、够用”的原则
由于教育观念上存在错位和偏差,过去许多学校和教师把高等职业教育当成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的同时,只认识到二者的共同之处,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高校思维定式,造成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教材多是编写得结构严谨,偏重学科体系逻辑性,忽视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和方法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忽视与专业的整合,割裂了数学理论、数学方法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不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造成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差,出现学无所用的情况。而随着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数学课程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强调数学的“工具性”,教材几乎成了“案例说明书”,只教授专业课用到的数学知识,推理、证明一概略去,全部是公式配例子。此外,现有的教材多注重统一性,不考虑高职院校学生有直接就业、专科升本科、参加研究生考试等不同需求,规定各专业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考核标准,这必然造成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无法被满足,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几乎一个专业一种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伴随着数学课时的不断减少,这种不加区别的做法带来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不爱阅读数学教材,对学习数学丧失兴趣和信心。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实际数学学习效果与高职数学教育目的相脱节,最终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1.2 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对当前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差
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来源比较多,有参加高考的三年制高职生,有各院校单独招考的学生,有初中直升的五年一体化学生,还有对口入学的中职生等,但整体而言生源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知识基础差异大,这影响了高职阶段理論课的学习。对于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往往对数学学习有畏惧感,加之在高职院校中数学反而成了次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就更不重视数学学习,由此导致数学学习的兴趣下降。而从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来看,如今的高职数学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没有灵活利用课外时间开设选修课或使用网络教学、现场实践等形式,同时缺少现代化和专业化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没有明显改变,限于课时和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师多只能滔滔不绝地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师生良性互动,学生难以感受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而统一的授课方法和内容也没有过多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出路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由于数学课教师多属于公共课系部,和学生的沟通渠道并不顺畅,更加剧了这一矛盾,这严重制约了数学教育所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现有的高职数学考核方式仍然以闭卷考试为主,试题内容多取材于教材中的习题或例题,缺乏实用性和创造性,这也促使学生满足于对一般公式定理和计算技巧的掌握,对真正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偏离了高职数学教育的目的。
1.3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要求,缺乏专业发展环境
通过访谈调查,笔者发现高职院校数学教师队伍的结构比较合理,年龄在30~45岁的教师占多数,男女比例适当,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但多数教师毕业于综合类大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比较欠缺,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较单一,讲授式仍占较大比重;所授教学内容实践性不够,数学的理论和专业整合方面较差,与学生专业和职业需求没有实现衔接;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不够,特别是数学建模能力欠缺;现代信息技术缺乏,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不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不足;学术科研专注于本专业,参与课题、项目研究较少,欠缺与专业应用接轨的项目,对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少,对数学与其他专业的整合意识差,学术研究协作能力不强,缺乏能力突出的学科带头人,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应有的科研特色;数学教师的培训学习较少,缺乏对外沟通交流,知识更新较慢。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高职院校的资源相对较少,数学课程相对受重视程度低,各校普遍对数学课程的建设投入不足,数学教学在软硬件的环境上都比较落后。比如在平时教学多媒体教室的安排上的限制、数学实验室建设上的滞后等。从整个大环境来看,高职数学教师的培训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
2 对克服数学面临困境的思考
当前高职数学教育正处于转折时期,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要想摆脱困境,重新树立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必须围绕培养目标,从多方入手探索和实践,加大改革力度,发挥数学应有的作用。
2.1 重视数学与专业的结合,加强知识的现代化
高职教育是培养第一线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其核心内容。高职数学课程应定位于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不能以学科自身的特点去追求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数学课程内容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这就要求数学知识尽可能在各专业、生活实际中体现应用,突出数学工具的运用,在教学内容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应用实例。以必需够用为取材原则,深入各专业实际调研,及时了解专业应用上的最新资料,尽可能选取专业案例展现数学应用,为后继专业课程铺路搭桥。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高等教育的教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程体系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享受现代科学的成果。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人们学习数学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可以将所研究的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进一步转换成计算机能运算的形式,由计算机高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证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修正,这将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增大数学的实用价值。因此,熟练应用数学软件进行计算是将来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2 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同时兼顾必要的理论性
高职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尽可能用几何直观、经济背景、物理意义等来揭示和展示概念知识内容的内涵和意义,适当减弱或避开复杂的理论、证明及计算,使之符合高职学生的現状和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数学教师应自觉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形成常态化的沟通渠道。在对专业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数学知识体系,对所授课程内容重新设计整合,构建适合相应专业需求的数学课程框架。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基本内容,并能在专业上学以致用。教学中淡化严密形式,尽可能地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和直观的动态效果来演绎抽象的数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灌输建模思想、介绍建模方法,引导学生去用数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高职数学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背景和具体知识,否则任何层面上的应用离开理论的支持都将成为空谈。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一定系统的前提下,按照不同专业的需求对课程内容加以精选,做出适当的整合和处理,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整体功能和作用。
2.3 兼顾服务专业的眼前利益和今后发展的长远利益
高职数学课程是为专业应用服务的,其重点是培养数学素质,但数学素质是一个多元复合结构,包含有多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学生不仅需要数学知识作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工具”,而且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岗位轮换以致后继学习、考学深造上都需要相当的素质,这其中当然包含以数学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数学素质。因此,仅仅将数学作为工具来学习,而忽略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就失去了数学课程本质的特点和要求,失去了开设数学课程的意义。作为高职数学教育,其着眼点应该放在对学生数学文化修养的塑造上,应该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理解力、学习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学生拥有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可能的激发。如果我们认识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就能充分理解和研究数学文化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意义,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数学素质,以及如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学生在数学文化的教育之中,就能充分感受和体验到数学文化的魅力,自觉地接受数学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最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过于功利化的操作只能适得其反,需要教师能沉下心来认真感悟、体会,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职能。
由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涉及的范围广,且是众多专业的基础课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的实践和验证。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找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改革的路子,实现把高职生造就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丰富教学模式,提高职业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生榴.西部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152-153.
[2] 吴波,韩雪.浅谈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187-188.
[3] 原新生,牛晓奇,李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5(1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5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