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条件,更是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内部动力。因此,了解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和变化,并掌握高校师生关系的规律,寻找到改善和优化师生关系的对策,对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3-009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3.041
【Abstract】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 basic prerequisite for norm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also is an in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each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growth of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grasp the law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in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ountermeasures
师生关系指的是以老师“教”和学生“学”为中介,并体现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各自的地位、作用、价值与活动的联结及其相互作用的状态。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对于高校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学实践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也是促进高校教学创新改革实践的驱动力。在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高校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现状分析和成因探究,在此基础上,学习探求改善、优化,进而建立良好高校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了解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探寻改善现有不良高校师生关系发生的对策。
1 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1.1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师生关系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发展及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高校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日趋平等,管理方式更为民主等,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教师的不规范行为等。由于高校师生的交往时间较少,缺乏相互理解和关心,所以高校师生关系较为疏远和冷漠。高校师生局限于教学环节有沟通,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十分欠缺。即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也缺少必要的互动,传统教学手段多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为主,较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然而,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却对高校教师普遍具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了解甚至参与到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教师常认为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些不仅阻碍了高校师生的了解和交流,也给高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带来了阻碍。由于高校师生关系存在上述种种问题,最终也导致了高校师生关系的对立和冲突,总体而言可以归结为两类:公开的对立和冲突,表现为直接的语言或行为上的对抗或攻击;隐性的对立和冲突,表现为间接的心理或思想上的对抗。
1.2 影响高校不良师生关系的因素
高校师生关系间的疏远和冷漠,既有其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的原因。教师与学生间客观存在年龄差距,进而导致了师生间的心理差距甚至代沟,并体现为高校师生间缺少必要的心灵沟通。高校教师忙于科研,学生忙于新的大学生活,同样也使得师生之间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的机会更少。如果高校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关注程度低,且选择的教学方式不当或过于陈旧,往往是导致高校不良师生关系的开始。因为学生对老师的接触和了解多开始于,且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有激情,擅于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外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并关心,将会比较容易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反之,则较容易形成不良的师生关系。高校师生间的互信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高校教师的期望值和教师内涵存在差距导致的。学生自身的努力方向明确,成才目标清晰,但教师在培养目标中显示出知识储备的不足和人格魅力的缺乏。通过网络,学生能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但传统教学如果仅通过教材传播知识,则会滞后于最新知识进展。如果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更新及最新专业进展的跟进,那么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将會受到严重的威胁,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意程度增高。上述这些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及学生自身的矛盾和问题,都是阻碍高校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高校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学实践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也是促进高校教学创新改革实践的驱动力。具体而言良好师生关系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关系、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三者间形成良性的正反馈;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营造的教学氛围,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生品德,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高校教师对学生起到道德示范作用。第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只有在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敏捷,想象力更加丰富,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肥沃土壤。 3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认真解析新形势下高效师生关系的特点并进行成因探究后,应探求改善、优化和建立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对策。
首先,应为高校师生创造交流平台。由于高校师生的关系疏远,因此高校教学实践活动应探究多途径开展。例如利用线上学习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采用慕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服务,发挥高校教师在课余时间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同时,高校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地参加学生活动,了解和关心学生的生活、思想现状。纠正学生错误的世界观,以正常的心态对待世间权势和名利,使师生关系在和谐、团结、共勉的氛围得到升华。
其次,高校教师应热爱学生。高校教师在师生关系起主导作用,一位全身心地热爱每个学生,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老师,一定也深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教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将会对大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了解,高校教师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高校师生关系良性发展。
第三,高校教师应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学生作为个体,高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不是简单地强制学习。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高校教师同样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
第四,对待学生既严格又公平和全面。对待学生严格,也是高校教师对学生热爱的表现,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造就高质量的高校人才。此外,因为在高等学校的学习中,公平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因素。所以,无论是在教学活动和思想教育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公平問题。这不仅有助于师生间友好、融洽和平等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
第五,应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高校教师因明确在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过程中,高校教师本身发挥的独特作用,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在良好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承担着更多的义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既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总之,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要运用真诚、理解、平等、互信及宽容的新型师生关系来实施素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致谢:
感谢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农业高校分会研究项目、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2018007、JY2017032)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邢永富,吕秋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勇,范海燕.基于相互承认的高校思政课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析论[J].高教论坛,2019,232(02):78-81.
[4]梁浩,王英杰.高校生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主体缺位与救济之道[J].现代教育管理,2016(2):120-123.
[5]冯宗侠.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与思考[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3(4):10-11.
[6]王林,陈向军.如何建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0(28):238-239.
[7]张雄坤,李琛,张晗,等.高校师生关系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7):305-3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09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