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至县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存在的隐患及原因,提出进一步做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以期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现状;事故隐患;对策;安徽东至
中图分类号 S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15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tatus quo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 Dongzhi County, analyzed the hiddendangers and caus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afety production accidents,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status;hidden danger;countermeasure;Dongzhi Anhui
東至县是安徽省南部中心县域之一,地处皖赣交界,面积为3 256.72 km2,人口55万人。截至2018年底,全县拥有各类农机具达33 061台。已纳入牌证管理的各类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11 672台,挂牌率达89%,全县农机驾驶员领证总数为6 566人,持证率达85.5%,全年检验各类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7 931台,检验率为67.94%,农机“三率”始终处于全省领先水平。2012年度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2013年6月荣获全国农机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称号。
近年来,东至县农业机械在保有量快速增加和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给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新的考验。虽然通过健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规范农机牌证管理,突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农机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东至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但农机生产安全隐患时刻存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人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1 现状
1.1 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理长效机制
在开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县)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行使执法权。同时,积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制定农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择时进行应急演练应对突发性农机事故,保证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时能够有组织、有程序地进行处理;二是积极推行“24 h长效值班制度”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每月5日、15日、25日为机手接待日),全面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与公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县农机监理站定期向公安交警大队通报拖拉机注册登记、安全检验和驾驶证发放、农机事故处理等情况,每季度召开1次协调会议,互通信息;四是积极做好农机事故报告制度,每月定期向县安监局报送农机事故报表和农机安全生产情况,数据真实准确,不瞒报不漏报;五是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县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农机户之间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全社会、多部门参与的格局,共同创建平安农机的良好氛围。
1.2 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为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营造“平安农机”良好舆论氛围,东至县结合一次性年度检审、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年、“春耕、春运、三夏、三秋”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报纸、拉横幅、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和农机安全知识,不断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1.3 严格落实岗位职责,立足规范化业务管理
东至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牌证发放和驾驶证申领考试的管理严格按照《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拖拉机驾驶证申领使用规定》《拖拉机登记规定》的要求执行,坚持牌证核发和驾驶证申领属地管理原则。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安全技术检验,按照《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的标准严格执行,同时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把入户关、检验关、审核关、考试关,做到农机注册登记、驾驶证考试申领等程序公开、公正、便民。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建立健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台账和档案,做到一人一档、一机一档,实行计算机互联网管理,做到电子材料和文字材料完全相符;二是制定岗位责任制,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检验过程中必须有2名以上具备检验员资格的工作人员实施,做到人车见面、车证同行、检验合格,签字确认,明确要求谁签字谁负责,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另外,要求进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考试时,需有2名以上考试员进行考试和签字确认,积极做到申报必考、考必从严,坚决杜绝农机安全事故隐患。 1.4 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强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1.4.1 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针对东至县联合收割机及大中型拖拉机近几年发展较快,联合收割机及大拖违章操作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为方便机手参加年度检验,东至县农机安全监理部门派员上门到户,积极开展对联合收割机及大中型拖机专项安全宣传教育和机械检验工作,凡达不到检验标准要求的,一律不予审验合格,防止机械带病作业,全力消除事故隐患。同时在“春耕、三夏、三秋”期间,县农机局组织成立4个技术应急服务队,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平安农机”示范乡、村等平台,大力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和机具检修,积极改善农机安全使用状况,从源头上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1.4.2 强化田检路查,加大农机违章查处力度。积极组织全县农机行政执法人员,深入农机集中作业场所、田间场院、乡村道路,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查处拖拉机、收割机的“黑车非驾”、违章载人、酒后开车、超速超载、异地登记注册等违法违规行为,常抓不懈,消除事故隐患。同时结合“安全生产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农机安全生产年”等活动,在“双抢、三秋、三夏”等重要时段,积极开展农机专项治理,针对“三率”偏低的和“黑车非驾”现象严重的乡(镇),坚决实行部门协作,联合查处,切实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提升监管水平。
1.4.3 强化落实农机事故责任追究不放过。对已发生的农机安全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事故查处,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认定,及时上报处理结果,同时进行认真总结分析,针对典型问题,举一反三,坚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效预防。
2 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及因素分析
东至县从2004年《道交法》实施后,便将道路一块农机事故处理权划归到公安交警部门,现主要是针对田间作业农机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从多起事故的总结分析来看,农田作业农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包括农机手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操作不当、机械保养不够等。这些原因的背后,主要是驾驶操作员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操作不够重视,轻安全、重效益,对机械维修保养不够,以致机械常“带病”使用。
3 对策
3.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一是改变农机监理机构财政供给模式。从法律、法规的规定看,农机监理部门与公安交警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基本相似,都是国家行政执法机构,农机监理部门理应享受财政全额供给,而不是现在的差额预算管理。财政部门应充分保障农机监理部门的执法经费,切实改变现有的靠收费罚款来维持工作的运转模式。二是加大财政收入。《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农机监理执法空间为田间、场院等场所[1]。农机田间作业多集中在“三夏”“三秋”等农忙时节,此时开展田间检查,如果遇到无牌无证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正在田间忙于收获时,要阻止其作业十分困难,大多只能进行安全教育,虽约定待农忙后进行维修检验、登记上牌,但大多不能及时兑现。而且,“三夏”“三秋”进行田间检查处罚会影响农民收获时间及作业收入,也与农业抢收抢种相违背。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安排专项经费,在农闲时段对农用机具实行免费检验,对安全保险实行定额补助,有效化解农民不愿意花钱办理注册登记、年度检验等问题,切实提高东至县农机“三率”水平,从源头上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
3.2 加强“警监” 联合执法
自从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对拖拉机的监管从委托管理转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授权管理以来,虽明确了农机管理部门执法主体,但同时也取消了农机部门在县、乡道路的执法检查权,造成执法手段弱化[2]。因此,各级农机部门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执法方向,“警监”信息共享、联合执法便应运而生,它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机监理部门无权上路执法检查问题,也可以解决公安交警人员不足、县乡道路成为执法盲区的问题。
3.3 加强农机安全互助
利用东至县现有的农机安全互济协会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机手充分了解农机安全互助的意义和章程,依托农机监理执法服务资源,正确引导农机手积极加入农机安全互济协会,把农机安全互助与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有效结合,使其互相促进[3]。同时,扩大互助范围,增加互助机具种类,为机手办好事、办实事,切实提高抗风险保障能力,降低东至县农机手因事故返贫、返困的安全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
3.4 积极探索农机合作组织监管新模式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农机专业合作社一般都拥有较多的农机具,文化素质和农机安全意识也相对较高[5-6]。因此,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操作教育培训管理,应利用秋后、冬初等农闲时节,积极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场院,举办各类农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班,组织社员参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让社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意识,使其严格遵守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操作保养技能,增强防患意识,从根本上保障农机作业安全[7-9]。
4 参考文献
[1] 李之友.肥东县农机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18):173.
[2] 霍凤贤.四平市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装备技术,2017,43(6):61.
[3] 边蕊,党静.兰州市城关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8):66-67.
[4] 王建峰.探究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問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6(8):223.
[5] 郭晓娥,陆林娜.浅谈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机监理,2014(1):40.
[6] 王选柱,苏晓杰.当前农机安全监管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中国农机监理,2009(7):31-32.
[7] 郭丽艳.农机安全管理方式转变的探讨[J].中国农机监理,2018(9):21-25.
[8] 王荣秀.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8,49(17):66.
[9] 杨发荣.浅谈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南方农机,2018,49(11):58-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6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