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教赛相融”教学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健

  摘要:在高职学校推行“教赛相融”教学模式,应本着客观、科学、可量化、可操作和动态的原则,构建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检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决策。本文从大赛获奖数量与级别、学生升学人数与成绩分布、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及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评价指标的构成。希望通过客观分析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效,为了进一步地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学科竞赛;教赛相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6-0159-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学科竞赛辅导,扩大辅导受益面的“教赛相融”教学模式,有利于走出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困境。学生团结合作以解决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指标。在高职学校推行“教赛相融”教学模式,应本着客观、科学、可量化、可操作和动态的原则,构建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客观检验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效,从而为进一步地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1 大赛获奖数量与级别——人才培养质量的直观性指标
  学科竞赛是学校公开展现人才培养成果的平台,大赛获奖数量与级别也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直观指标。
  (1)获奖量的年度统计
  首先应按年度分别对组队参加学科竞赛的团队数及学科竞赛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奖项的项目数进行统计,计算院系和学校参赛团队数与获奖量的年度增幅或降幅。参赛团队数,尤其是校级学科竞赛的参赛团队数,反映了“教赛相融”教学模式惠及学生的面;获奖量,尤其是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数则反映了“教赛相融”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成效。
  不同院系、不同专业间学科竞赛发展的不平衡,也反映出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态度和方法上的差异。学校可以依据不同院系、不同专业推行“教赛相融”教学模式的情况引强扶弱。对情况较好的院系和专业,进一步提高竞赛辅导的质量,选拔和培养尖端人才,扩大自身影响力;对情况较弱的院系和专业,则进一步地加强基础性工作,规范教学竞赛辅导工作,扩大受益面。总之积极调整策略,提高学科竞赛的导向性和辐射面。
  (2)参赛学生的年级分布统计
  从竞赛辅导的延续性和效果出发,应形成包含各年级学生的学科竞赛训练队伍,保证竞赛经验的传递,主力队员的延续。应重视组团参加竞赛时,低年级学生“搭便车”获奖后随即退出后续竞赛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功利性,与“教赛相融”教学模式“以赛促教”的理念相违背。在分析参赛学生年级分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不以获得参赛荣誉、成绩额外加分、增加就业筹码等为参赛的直接目标,而是追求参加学科竞赛对提升自身能力和培养个性品质的积极作用,强调不论竞赛成败都能从中获益。
  2 学生升学人数与成绩分布——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性指标
  衡量“教赛相融”教学模式的成效,不能单看竞赛获奖情况,还应对学生升学和学业成绩分布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
  (1)对升学人数的分析
  学生是否选择本专业继续深造,反映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及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实践与专业认同高度相关。高质量的实习经历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职业认同水平 [1]。“教赛相融”搭建综合实践平台,将竞赛项目转化为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乃至职业认同起到积极作用。学生是否有能力升学,提升学历、学位,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效果。
  (2)对成绩分布的分析
  学业评价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反馈机制。职业素质导向下的学业评价,不仅倡导从知识和实操进行评价,还从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角度进行更长远、更立体的评价 [2]。“教赛相融”教学模式下的学业成绩,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评价,能够从更贴合工作实际的角度评价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可持续发展性。学科竞赛以完成项目的情况对参赛学生的岗位能力进行评分,也拓宽了学业评价的思路,考核形式从针对理论进行笔试为主,发展为多种形式考核。学业评价也更加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性。
  总之,学生升学人数与成绩分布,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过程,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性监督。
  3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指标
  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赛相融”教学模式强调校企合作,搭建了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学生走进企业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业了解学生提供了便利,从而促进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是民众眼中判断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
  (1)就业率统计
  就业率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主要指标。就业率统计不是简单地统计学生就业比率。从时间上,需要统计学生毕业时的初次就业率和毕业当年年底的最终就业率。有条件的,还可以统计更多时间节点的就业率,反映学生就业的动态过程。广义上就业率统计时包括学生找到工作、自主创业、升学等各类情形,从就业类别上,应对这些情况分别统计。还应计算出学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选择相同或相近专业深造的比率。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时分类统计,由此对就业率的分析,可以掌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为“教赛相融”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2)就业质量追踪
  学生的职业发展是一个过程,教学效果的显现也不是立竿见影,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教赛相融”教学模式讲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合作共赢,这些也都将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继续影响学生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发展。学生毕业之后,对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追踪,可以更好地反映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有针对性地反作用于教学改革。就业质量追踪包括专业对口情况、职业的稳定性、薪酬水平、岗位变动和升遷、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等。必要时可以采取访谈,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4 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间接性指标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虽不能直接等同于人才培养情况,却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水平。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应重点围绕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
  (1)教学能力评估
  教学能力的评估包括教学和教研两方面。除了对教学相关工作的客观分析,也包括上级、同行和学生的主观评价。“教赛相融”教学模式围绕工作实践,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教学。项目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引导、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3]。
  (2)岗位实践能力评估
  双能型教师的能力还体现在岗位实践上。一方面从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承担相应基地建设的情况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要评估教师自身参加岗位锻炼,在相应职业领域取得成就的情况。
  5 结语
  基于“教赛相融”教学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以上评价指标按逻辑和权重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初步分析了评价指标的构成,还应在进一步实践过程中征求专家学者、专兼职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见,明确各指标的权重,使人才培养评价更加精确。促进人才培养评价常态化,以评价结果指导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艳华,乔志宏.大学生职业认同、实习经历与求职结果的关系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1 (6):67-68.
  [2] 高维春,谭旭,黄双龙,等.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7):58-61.
  [3] 潘亚儿.基于项目课程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2(11):75-76.
  【通联编辑:朱宝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43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