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微课的多元化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迅
摘 要:在改革开放的引领下,国内经济水平不断攀升,为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职业教育在取得突破的同时,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优秀的实用性人才,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全球范围内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工业崭露头角,尤其是机电技术已深入到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比如加工制造产业。所以,我国的职业教育应注重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方法,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机电一体化 微课 多元化教学 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TH-39;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a)-0103-02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职业院校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能灵活处理教学重难点,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顺利达到学习目标。微课模式很好地体现了这点,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微课深入发展创造了条件。在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开展微课多元化教学,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效率的提高,该文从微课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作用、基本原则及实践对策等方面开展分析。
1 微课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逐步深入,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新颖化。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整合知识点,实现知识的情景化、形象化,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1]。
机电一体化专业为高职院校中实用性强、涉及面广的热门专业,内容主要涵盖机电设备的一般理论和设备安装维修、使用、维护保养等,对应的专业课程有电机电气控制、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PLC应用等,其内容关联性强、专业程度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的难度。微课的引进,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使其能自主地安排学习的时间,具体而言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导入新课
在开展课堂的导入时,职业院校的教师能借助多媒体工具,给学生展示一些与教学相关联的视频,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保证学习的专注和效率[2]。开课前,教师可应用微课模式提升学生的兴趣,或者巧用设问的方式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在课堂上,随着互动的深入,学生充满获得感,教学内容又使学生回味无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1.2 示范引导
通过对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分析,教师可把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微课的形式突出强调,提醒学生注意掌握,还可以提供清晰的示范,更能辅助学生明晰课程的重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敢于实践的品质,提升思考的主动性,增强操作的自信心。
1.3 教学模式高效
作为信息化、现代化的产物,微课可以给学生直观地展示学习的全部内容,通过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形成师生的良好互动[3]。采用微课模式,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给学生选择学习地点、时间、方式、内容的空间,有助于增强其自主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教研模式、考核评价等,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1.4 教材解读更科学
在机电专业教材中,通常会涉及不少情境编排,教材每个章节的内容一般提供了一个中心线索,但在常规教学中不太容易能被学生注意。采用微课模式,能够把知识点按逻辑结构制作成微课课件,以便于学生随时开展学习,有助于将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分解,使学生理解教材更容易,把握住知识要点,最终实现操作的专业和熟练。
2 微课设计原则
2.1 遵循学习记忆特点
微课多元化教学开展的前提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在设计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一般学习记忆周期的特征。研究发现,人们获得知识的周期大致在6~7min,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容易出现精神不集中、记忆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在开展微课的教学设计时,首先就要注重对微课本身时长的控制。
2.2 精选教学内容,拓展表达方式
传统教学普遍存在内容繁杂、表达单一等问题,这在微课設计时要注意改变,这也是微课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比如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应当挑选内容丰富同时制作简捷、易操作的方法,并且依照具体的知识内容设计差异化的场景,这无疑会加深学生对其中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把复杂抽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转换成生动可感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微课设计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众所周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应当处于知识学习的主体地位,对教师而言授之以渔是最终的目的,而不是授之以鱼,针对具体问题阐述解决的办法。所以,在开展微课多元化内容设置时,需要注重微课自身内容的系统性及完整性,便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积极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拓展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知识。经验表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课程组,分别指定多位老师共同协作完成教学资源的制作编辑,同时使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习惯相贴合。另外,在设计教学资源时,要注意添加对学习过程开展干预的内容,这对学生高效地开展专业自主学习有很大帮助。
3 微课设计实践对策
3.1 打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人才队伍
要想培养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人才队伍。这并非是所有学科队伍知识技能的简单拼凑。实际上,该专业的教师队伍本质上就应该是一个有底蕴的、多元化的技术团体,对涉及到的学科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同时也能剖析该学科的特征,具有细致及精湛的专业能力,能够借助相关政策及逐步引导,使教育工作者拥有双师资质,既为高学历又具备专业技术技能,同时能成为机电行业的指导专家、学科带头人以及专业名师。给予在校教师更多深入到企业内部工作实践的机会,使教师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去,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转变为企业的技术脊梁,把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过程中,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和总结,把实践所得经验转化为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向学生传授实践及应变的能力[5]。除此之外,学校日常应做好教师的定期培训,逐步提升教师工程技术方面的操作能力。其最终的目标是使授课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成为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水平高的名师,并能灵活选用工业应用的实例开展教学,创造性地设计多种类型的项目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2 更新微课教学方法,提升知识学习主动性
以微课为基础的多元化专业教学在安排学时应有别于传统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充足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所以,可以把一些课时进行缩减或更换形式,比如采用自习的方式使学生灵活安排学习的时间。一般而言,需要在课程学习早期适当设置课堂教学,这样既能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尽可能地消化学习的知识点,又不会由于不能领会所学知识造成学习效率和成绩的下降[6]。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开展时,应依照课程的知识板块确立具有标志意义的课程节点,借助当堂测试及练习评讲开展阶段性的学习成绩检查,鞭策学生及时注意自己的学习进度。
3.3 引导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方向
一般而言,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必须以相关联的教学理论策略为基础,它是进行教学的重要前提,同时确保了教学过程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程序框架内。在决定选择何种教学模式时,语言环境是一个重要方面,要按照教学内容的差异进行选择。
具体到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教学,针对概念性强、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依照初步感知—思路提示—理解—判断的教学方式。对拓展性强的板块,也可采用先准备,再提示,进而融合、总结,最终获得应用的教学模式。若是针对实践要求较高的内容模块,在开展微课教学时,需要借助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资料搜索、假设以及假设验证来完成。此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新颖模式,能够从根本上巩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3.4 建立多元评价考核体系
微课教学模式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评价考核应当更加多元化。具体而言,开展多元化评价可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测试结果、课后作业等多方面进行,确保评价更加真实有效。
此外,针对评价模式及主体的选择,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开展:首先,教师个人的评价仍然是当前高职学校评价的主要模式,对在校学生开展一定的表扬或肯定可以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其次,学生互评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采用该种方式能使学生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互补不足之处,完善个人的发展。最后,采用学生自评。借助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表现优秀的地方还能开展自我赏识,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7]。
上述微课教学对策均应以学生为中心,所选课程内容、组织设计及评价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详细分析其学习阶段性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持较高水准的学习动机。
4 结语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伴随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更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被引入到职教课堂中,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而言,引进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获得突出的教学效果。在开展微课多元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从教学手段、内容、评价考核等多方面进行变革和管理,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敦促教师做好引路者的工作,启发学生不断创新和思考,使教学效果能得到显著发挥。
参考文献
[1] 杨国先.微课视角下中高职自考衔接教学模式建构——以机电一体化(自)专业为例[J].才智,2017(6):211-212.
[2] 秦溱.高职微课教学价值及多元化建设思路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42):238-239.
[3] 党丽峰,左文艳.高职“机电一体化概论”微课教学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7,30(2):98-100.
[4] 周湘梅,郑捷,吴建善.微课视角下中高职自考衔接教学模式建构——以机电一体化(自)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5,14(4):32-38.
[5] 张帆.基于微课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翻转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4):4-6.
[6] 孔庆梅.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43-44.
[7] 祖炬雄,万能,祖智涛.高职微课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8):24-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4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