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红英
摘 要:该研究旨在明确“互联网+”的内涵及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互联网+”背景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与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纳税实务课程中的问题及原因,据此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纳税实务课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为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 纳税实务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078-02
从国家“十三五规划”以来,“互联网+”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而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明确“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发展方向。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技〔2018〕6号文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做出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精神。该文通过对“互联网+”内涵的阐述和目前高职纳税实务课程教学课程中“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高职纳税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背景下新兴的技术手段,创新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税收核算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税收征管及税务稽查能力,以应对日趋复杂且不断变革的税务体制,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税收工作的需要。
1 “互联网+”内涵
“互联网+”的内涵是一种新经济形态,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相结合及融合,形成新的生产要素、业务体系和新型的商业模式,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改革。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互联网+教育”是把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加入互联网因素,形成在课程前对社会教育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做好课程准备;课程中通过网络学习、互联网演示增进教学促成;课程后通过网络互动,辅助学习,促进知识成型。
2 “互联网+”应用于高职纳税实务课程教学的意义
2.1 “互联网+”使高职纳税实务课程教学形象化
互联网+课程,不仅仅产生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在互联网上可以寻找到海量的纳税实务相关课程和网络资源可以随时供给学生进行课程学习,而且种类繁多,能够符合各层次、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由于纳税实务课程传统的讲解方式都比较枯燥,课堂展示也仅仅是冰山一角。通过把互联网技术引入课堂,可以通过视频、图形、3D视图等方式展现纳税实务操作的应用和过程。并且由于互联网技术对课程内容创新的包容更强,很多教师可以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从某些特色切入点进行课程教授,这也促进原先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课程成为现实。
2.2 “互联网+”使高职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发生变化
“互联网+”给教学引入了更多的互联网的东西。从教学方式上来講互联网使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拓展为网络视频教学、网络直播教学等方式,使学生不仅仅通过唯一的课堂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来源。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学与教之间的沟通障碍通过互联网完美的解决了,学生和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网络留言、直播互动等线上活动,使课程融入到了生活的每时每刻。从教学理念上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安排课前通过互联网资料进行提前预习,而在课上与教师的沟通就是单纯地解决问题的沟通,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对于教师,更多是要改变角色,可以做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通过向学生分享学习链接、引导学生目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这些都能够使高职纳税实务课程向更高效、更自主的方向发展。
3 纳税实务课程在高职院校开设的现状
3.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纳税实务课程种类繁多,但是各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模型方面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定位,其原因一方面源于社会大发展使纳税实务人才要求标准不断的变化,社会中对于纳税实务人员尚无形成一个清晰的需求定位,故各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统一的方向。另一方面高校自身的教学调节能力滞后,高职学校的课程设计与社会的需求脱节,不能根据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确定教学目标,导致高职院校纳税实务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3.2 教学方法落后,实践操作缺乏
纳税实务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一般是以理论学习为主,故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就是根据教材进行理论传授,而辅之部分税务软件的实操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中所要求的就是想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但是在实际社会应用中,这种原理性的知识往往应用范围不广,更多实操性的技术还得在社会中二次学习。所以造成高职院校中纳税实务课程教学资源的浪费,未形成教学成果。
3.3 教材和教学资源滞后
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更新换代的压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种更新换代意味着: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教学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求高校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设备和软件设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但是在现实中无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设备的更新换代,都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很多高校都无法承担。这就导致了高校在纳税实务课程中还是应用过时的教材和硬件系统,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就会与社会脱节。
3.4 学生积极性不高
纳税实务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偏多、内容枯燥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非常的枯燥乏味。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在课堂就能把整个的课程内容理解透,同时又缺乏实操实践,学生不容易把这门课程掌握明白。而课下的学习中缺乏相应的辅助资料,很难加深印象。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进步很小,积极性不高。 4 “互联网+”背景下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4.1 做好资源整合
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色就是资源的整合,互联网的便捷使很多以前不可能的资源整合途径变为现实。而教育行业在“互联网+”下也是一样,通过“互联网+”可以重新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课程的优化设计。对于高职院校纳税实务的学生而言,如果一味地要求其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是不现实,但是如果占用一些闲暇零散的时间,要求学生阅读一些简短的信息还是可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教师应该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设置,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短小的单元内容,采用微课、慕课等形式,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还能够实现对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应该做好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确保资源内容能够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避免出现脱节问题。
4.2 推进课程融合
针对高职院校纳税实务课程体系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需求的情况,应该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在纳税实务课程中的融合,构建起能够与“互联网+”的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结构,借助互联网在信息收集和信息更新方面的优势,促进高职纳税实务课程体系的调整创新。例如,可以在传统纳税实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入“互联网+”的内涵,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全新模式,实现课程的高度融合,以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纳税实务教学需求。
4.3 创新课程体系
教师应当积极创新课程体系,提升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水平,在充分掌握教材內容主旨的前提下,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社会发展现状,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并制定出科学的互联网教学计划。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纳税实务课程教师大部分都是依赖于统一的教材进行备考教学,虽然在部分高职院校会加入校本教材和自编教材,但是其应用的范围较窄,效果也不够明显。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对互联网教学的理解积极创新教材内容,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形成,也能够群策群力共同促进“互联网+”背景下纳税实务课程体系在高校中的建立
4.4 改进教学模式
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再现时考察学习效率的3个方面,纳税实务学科的基础是记忆,传统教学中课堂学习的重点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加强学生的理解,然后通过背诵来记忆这个知识点,但是这个教学方式效率不高。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知识点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展现出每个知识点都有不同的记忆技巧。培养学生自行设计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掌握记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形象的展示技术在过去无法实现但是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就能够很容易展现出来,让这种教学方式得到了实现。这种方式下,一方面教师通过经验总结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开拓自己思维,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4.5 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学习外增加实操和实践课程,纳税实务其实一种实操课程。通过信息系统建立一种网络实践平台,建立类似于企业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在信息化平台上让学生模拟实际操作,让学生快速理解课程内容,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产生乐趣,提高学习能力。
5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于我国高职纳税实务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机会,互联网技术应用教学中能够方便教学活动、扩展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各高校所需要做的就是勇于接纳新的教学方式及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把纳税实务这门课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和海,戴濛濛.“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学习实践路径:从“因材施教”走向“可因材施教”[J].中国电化教育,2019(7):46-53.
[2] 李阳,曾祥翊,李静.互联网+安全教育:减灾防灾教育社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9(7):60-66,106.
[3] 沈羽,李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客教育实践与发展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9(20):200-201.
[4] 陈玉梅.“互联网+”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探索——以企业纳税实务课程为例[J].商讯,2019(3):97-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401.htm